聚焦关键问题 持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时间:2022-05-11 01:39:37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王一杰 字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聚焦农民问题

  提升农民现代化水平

  农民问题是三农最核心的问题,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侧重于农民的现代化。农民的现代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民应该享受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福利;二是帮助农民适应现代化的制度安排和生产生活方式。第一点解决好将极大地促进第二点的实现。让农民享受国家现代化发展福利,在于增强农民保障能力。多数农民的收入曲线是倒U型,农民年老后的收入会随着劳动能力下降而下降,养老保障格外重要。而现实是,虽然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广覆盖,但保障能力较低,与城市保障体系的保障能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因此,60岁以上农民不得不自己承担养老功能,仍然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挣钱。60岁以上农民被作为就业者来设计,保障他们养老的社会功能主要在于土地,养老保障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阻碍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另外,在低水平的保障下,大范围的农民消费升级也难以实现。正式工作单位人员大都能享受健康体检福利,而农民长期不体检,这就导致农民往往查出重大疾病时多已是晚期,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考核标准中应纳入农民真正关心、真正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标准。要关注农民基本养老金数及其增长情况,继续推动现有农村免费“两癌”筛查升级为免费癌症筛查,进而升级为农民免费健康体检。

  聚焦地域特色

  推动差异化和多样化

  中国疆域辽阔,浅表地理资源多样,导致了生存方式的多样性。由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很大,人文、经济、生产生活方式也各有特点。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必然也是多样化,这就要求我们对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定考核应该是弹性和分层的,应该用多种现代化的标准来评判,而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

  现有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评价中,北京、上海、天津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都名列前茅,但实际上这些超大城市的农业产业地位较为弱势,大部分农民已经退出农业生产,属于“只吃肉,不养猪”。这些地区的农村超常规发展恰恰是得益于城市化而不是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这些地区农业农村发展的经验对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参考价值较低,甚至可以说这里是叫着“村”的“城”。而黑龙江大农场、新疆兵团农场等,很多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现代化耕种收、无人机作业,但因为农村发展的滞后导致排名靠后。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评价上,要考虑农业地位的问题。从全国层面上,农村的现代化与农业的现代化出现了分离现象,这对统筹农业农村现代化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此种情况下应该适合则合,适分则分,适合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就发展农业,适合发展农村现代化就发展农村,适合统筹力度大的就统筹,统筹难度大的就侧重一方。

  聚焦宜机化改造

  提高土地利用率

  耕地宜机化改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阡陌田埂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面积加总起来,仍然十分可观。如广西的阡陌占地比重达10%,有较大的挖掘利用潜力。丘陵山区乃至部分平原地区农田的宜机化改造对于开展农业机械化、信息化,乃至数字化作业都具有基础性作用。

  做好宜机化改造,一是将农田阡陌田埂用地平整,特别是可以通过开发平原和丘陵山区内较平整的地块来增加耕地面积。二是加大对丘陵山区耕地的宜机化改造。中国丘陵山区县耕地面积4668.60万公顷,占全国的34.62%;播种面积5673.10万公顷,占全国的34.2%。要将丘陵山区耕地做筛选,对于符合坡度等要求的进行宜机化改造,兼顾改造中的水利、交通等设施配套,以适应机械化作业需要;不适合改造的,要做耕地转化使用的准备,可作发展特色种养的后备用地,也可做生态等公益用地,适当加以规划利用。要注重纠正部分地区开展的所谓“土地整治”活动,用大量的石块垒起田垄以追求成方连片,片面追求增加耕地面积来置换城市建设用地,导致以次充好甚至出现极端的铺土造田情况。三是土地的宜机化改造要做好规划,坚持短中长期分步走和逐步推进的思路,先易后难,时间服从质量。

  聚焦社会化服务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支撑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以下几点可作考虑。

  农业社会化服务不仅要考虑覆盖面,同时要考虑农机作业的效率。以山东莒南县嘉禾农机合作社为例,其已经由单纯机械销售点发展成为集销售、维修、服务联络为一体的服务性组织。合作社形成了以农机销售老板为核心的服务组织,老板在全县范围内统筹协调农机作业手,有大的工程时,农机销售老板会就近发布作业通知,运作模式已经非常接近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的现代化。以小麦收割为例,即便县域内小麦的成熟收割最佳时机仍然有1~3天的间隔,但如果能够精细化地调动农机作业,完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实现联合作业,优化资源配置,达到区域内的更高效率。

  推动农机补贴向农机作业补贴转变。国家农机补贴的效果是突出的,对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推动非常明显。当前,农机存量较多,农机补贴扩增量的空间在变小。如何提高现有农机使用效率要提上日程,推动农机补贴转向农机作业补贴的时机大体成熟。农机作业补贴最直接的体现在于降低小农户采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缴费标准,在当前阶段有利于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覆盖范围。农机作业手补贴能够较为显著地增加农机手队伍的稳定性,也有利于农机作业手转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机作业补贴的政策导向意义将是突出的。

  注重把农机作业手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点群体培养。笔者调研中发现,农机作业手是现有从事农业生产中较为年轻和有文化的群体。由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业范围整体有限,农机手多在同一区域作业,基本上服务两次以上便大体掌握当地的地形情况,逐渐形成“当地优势”。在农业人口继续退出农业生产和城镇人口返乡意愿不高的现实下,农机手或所在合作社等组织会逐渐由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到全面的农业生产托管,进而转型为新型农业主体,开展与小农户多种形式的合作。总体上,现有的农机作业手队伍是作为新型经营主体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合适的群体,应该给予重点培养。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