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实施乡村振兴的逻辑关联
时间:2022-12-26 03:21:1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杨贵庆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同时,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蕴含着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关联性。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纲领指引乡村振兴,将进一步全面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实践。

  坚持党建引领实施乡村组织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本质要求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中组织振兴是保障。因此,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乡村现代化,在组织振兴方面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逻辑是一致的。

  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就是要坚持党建引领、推进组织振兴。一方面,要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通过自上而下的传导,把党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和规划措施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全国一盘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另一方面,要扎实做好乡村基层党建组织建设,确保发挥好村一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自下而上的实践探索,形成各地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实施机制。一个村的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好坏,是这个村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凡是乡村振兴做得好的村庄,都有一个强有力的村党委或支部,都有一个村民信得过的带头人、“领头羊”。

  当前我国各地乡村,特别需要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挥组织振兴保障作用。一方面要发掘、培养、感召和鼓励来源于本村的青壮年党员加入到村委会,夯实基层党组织力量。另一方面,从体制机制上持续组织建设好一支有志向、有梦想、有责任、能创业的青年党员队伍,深入乡村基层一线。近年来的“大学生村官”是一种积极的机制探索,既锻炼了有志青年,也为党的事业培育了一批后备力量。

  实现共同富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意味着发展任务繁重艰巨,而且还意味着要克服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巨大挑战。对照乡村振兴战略,五大振兴中就提出要“产业振兴”,并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因此,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乡村现代化,在产业振兴方面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逻辑是一致的。

  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就是要加快发展乡村现代生产力。一方面,当前,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历史性地迈上了1万美元的台阶,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大,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特别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大。我国全面完成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之后,需要加快和全面对接乡村振兴,大力发展产业经济,培育好乡村自身的就业造血机能,防止返贫,从而实现全国各地乡村农民收入水平的稳步

  提升。

  我国乡村发展的历史方位,标识了乡村现代化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式乡村现代化,就是要对照实施乡村振兴的分阶段战略目标。当前,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已胜利完成了第一步,即“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接下来第二步战略目标“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就是要“系统解决城乡关系的重塑、集体经济的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衔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实现从传统生产力向现代生产力的动能转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

  高质量发展亟需乡村人才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中,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支撑。因此,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乡村现代化,在人才振兴方面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逻辑是一致的。

  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就是要全面提升村民现代化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乡村要全面振兴,必然需要大量各方面人才。不论是科学技术赋能乡村生产力以带动农业生产率提升,还是数字乡村助力打破城乡壁垒,促进城乡要素双向平等流动;也不论是乡村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赓续,还是乡村治理和社会建设,都亟需人才。

  乡村人才振兴不仅需要靠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提升,而且需要积极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需要靠广大乡贤积极帮扶,同时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各方“新村民”到乡村创业。当前,城乡要素双向平等流动的条件正逐步形成。一方面,乡村应创造条件吸引人才创业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另一方面,通过顶层设计创造政策供给,进一步加大各方面人才下乡支农的政策力度。今后还需要特别为青年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大展宏图创造条件,持续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呼唤乡村文化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乡村振兴战略五大振兴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因此,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乡村现代化,在文化振兴方面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逻辑是一致的。

  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就是要努力推进我国乡村文明进程,实现乡风文明。一方面,要在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升村民收入水平,通过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品质,努力实现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方面城乡之间无差别,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差距,为实现乡村物质文明现代化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要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文化定桩”,赋予物质空间以文化灵魂,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合,把优秀乡土文化内化为村民的精神风貌,从而实现乡村精神文明现代化。

  我国农耕文明积淀的地域乡土文化,凝练成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组成。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国传统村落,是祖国大地上一颗颗璀璨的文化明珠,是中国式乡村现代化的魅力底色。在大力发展乡村现代生产力、提升村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必须积极保护、赓续传承好乡村文化遗产,对乡村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和古树名木等心存敬畏。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双创”,把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宜居生活有机结合,让村民拥有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孕育乡村生态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振兴战略五大振兴中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乡村现代化,在生态振兴方面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逻辑是一致的。

  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就是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乡村生态振兴。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环境好了,生活才能更好。良好的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如果没有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其他的发展到头来就缺乏了根基、没有了支撑,也必定难以持续。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处理好乡村的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坚持绿色发展。在涉及乡村地域的国土空间规划的决策过程中,须谨慎思考并区分所“需”和所“要”。作为人的发展基础保障之“需”,对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所“需”,应当予以充分满足;而对于在纯粹发展欲望的引导下规模数量增长和盲目扩大之所“要”,应慎重避免,转而应考虑发展动能的转型,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总之,应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下,尊重和敬畏乡村的生态环境。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乡村振兴样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基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其成功经验必将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发展提供宝贵经验。中国的乡村现代化,就是要充分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组织、产业、人才、文化和生态”五大振兴内涵,为构建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样本和中国经验。因此,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我国乡村现代化,在创新实践方面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的逻辑是一致的。

  以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乡村振兴,就是要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中国乡村的文明新形态。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高百分比特点不同,中国面对“人口规模巨大”的国情,加上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征显著,再加上中国文化中的乡土观念、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丰富深厚等多种特征,中国城镇化的道路和方式具有中国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面临严峻挑战,又充满了创新实践的机遇。中国乡村的现代化景观,必将成为一种独特的人居文化新景观。中国乡村人居文明新形态将是中国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之一,也必将对人类文明新形态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