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悦来镇灯塔村的蔬菜种植基地,白菜、儿菜等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着采摘蔬菜,将蔬菜打包装箱,准备运往枣山园区临港大市场,满足市民蔬菜供应需求。
“现在正是白菜上市的季节,一天的总销售量约5吨,主要在广安本地销售。再过一周,儿菜将大量上市,主要销往重庆。”广安惠民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晓凌说。
杨晓凌在广安区小有名气,他不仅是“四川省十大回乡创业明星”“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今年还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杨晓凌带领20余人的核心团队,将惠民合作社一步步做强,用新技术带领乡亲们种地种出了“新名堂”。现在,合作社发展辣椒种植8000余亩、儿菜1万余亩,发展水稻、油菜种植3万余亩,为14万亩农田提供机耕、育秧、植保、收割、烘干作业等托管服务。先后建成3个育苗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和3个粮经复合示范基地,总面积6500亩。示范基地承担着重要的“孵化器”功能,在水稻、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水土不服”到“抱团发展”
“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我们从国外带来的技术和生产方式在广安市都经历了‘磨合’期。”杨晓凌说。
1999年,杨晓凌从日本研修回国后,就职于四川职工对外交流中心,其间杨晓凌多次赴日本农协学习工作。2009年,杨晓凌带着学到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生产理念回乡创办惠民合作社。
然而,合作社成立第一年就严重亏损。当时,杨晓凌带着团队利用学到的技术进行有机菠菜种植但屡次失败。“我们想了又想,终于找到原因:与在日本用地下水浇菜地不同,我们在广安用地表水浇地,水温高了。”杨晓凌介绍,团队随后在附近打深井来浇菠菜地,终于解决难题。但生产出的菠菜在市场又遇到滞销难题。
如何破局?杨晓凌发现,是经营模式和品种选择“水土不服”。“以菠菜为例,当地人吃惯小菠菜,不认这种叶子大的品种。后来,我们对本地市场进行研判分析,选择种植无公害儿菜和辣椒,还与重庆的一家连锁超市合作,终于走出困境。”杨晓凌说。随后,合作社积极引进适合广安地区的苦瓜、西红柿、黄瓜等各类蔬菜新品种,采用嫁接、电加热育苗等新技术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现在,合作社生产的蔬菜销售量逐年增加。
“农超对接”肯定要规模化生产,杨晓凌又开始绞尽脑汁,创新生产模式。为满足市场需求,合作社自2011年开始,通过统一提供种子、种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的模式,先后发展广安区大安、悦来镇和前锋观阁镇等20多个乡镇,种植辣椒8000余亩,儿菜10000余亩。同时,结合广安地区农村现状,借鉴日本农协经验,合作社积极开展农机作业与现代农业技术相融合的探索,2012年开始,合作社在广安区大安镇流转土地2000余亩,进行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和早熟儿菜种植技术的试验示范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从日本农协得到了启发,他们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共同购买农资、分享技术、出售农产品,就像一个大型企业。我觉得这样的模式在广安也能实现。”杨晓凌表示。
新技术的“孵化器”
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只是第一步。杨晓凌深知,农业产业要做大做强,还离不开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以标准的示范基地引领产业发展,杨晓凌找准了路子。近年来,合作社先后建成3个育苗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和3个粮经复合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承担着重要的‘孵化器’功能,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杨晓凌说。在水稻实验示范过程中,积极引进川优6203、Y两优系列水稻品种,进行水稻直播、抛秧和机插秧的试验示范,结合秸秆还田、诱捕器和太阳能杀虫灯安装等绿色增产模式并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合作社主推的线椒品种、早熟儿菜品种已成为广安的主打蔬菜。在四川农大水稻专家教授的指导下,合作社实现水稻在丘陵地区的机育、机插等全程机械化种植方式,现已在广安市大力推广。
如何保证产出的农产品安全、优质?杨晓凌为此煞费苦心。惠民合作社一方面向农户下种植订单,一方面广泛吸收农机手和农户以“注册会员”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对于订单制合作,惠民合作社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规,推行“四有”(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标识、基地有认证、销售有追溯)“五统一”(统一集中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订单收购、统一品牌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做到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保证农户稳定收益。对于会员,惠民合作社按照“良种良法合作共赢”的原则进行管理。在保证了产出的农产品安全、优质,做到农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的同时,保证了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户的稳定收益。
惠民合作社真“惠民”
今年49岁的脱贫户李梅英,在广安惠民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一干就是9年。“老板对我们很好,在这儿每年可以挣1万多元。”李梅英说。
致富不忘回馈社会。杨晓凌始终没有忘记创办合作社的初心,发展壮大的合作社坚持以“惠民”为己任,不断创新机制助农增收、帮扶济困、回报社会。近年来,累计为5000余户贫困户无偿提供育苗、嫁接、施肥等专业技术指导。至2021年,为全市4000余户贫困户无偿供应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折合65万元。此外,通过合作社市场渠道帮助2000余户贫困户与经销商进行订单收购,借助“邮乐购”等电商平台,对贫困户农产品实行统一品牌包装、统一线上销售,帮助贫困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此外,合作社借助农业机械的优势,开展农机作业服务,2021年完成机耕、育秧、植保、收割、烘干作业等土地托管面积达到14万亩。积极参与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项目,2015年至今,合作社参与集中育秧、机插秧、植保等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项目共30.5万亩。在助农增收的同时,有效解决了“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的问题。
如今,在惠民合作社的发展带动下,当地老百姓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干劲也更足了。目前已有上万户农户与惠民合作社签约,301户农户注册为会员,辐射带动当地5万余农户共同进行生产。2021年,惠民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2643万元。杨晓凌介绍,下一步合作社将在现有机械化服务的基础上,依托北斗系统、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设现代农业信息化平台,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本刊综合整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