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保供韧性 推动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行动纪实
时间:2022-12-26 03:19:1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许雅 字号:【

  9月下旬,收割过半的广东省韶关市南雄珠玑镇古田垦造水田基地里,一边是收割机加足马力驰骋阡陌,另一边的稻田还未收割,一株株禾秆被饱满的稻穗压弯了腰,金黄的丰收景象令人欣喜。

  “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略有增加,每亩大概有850斤的产量。”南雄市古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富喜滋滋地表示,丰收得益于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加强巩固。今年7月,全国首批100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公布,南雄市古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位列其中。

  “基地的绿色防控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发病少了,虫害少了,打药也少了,大大提升了粮食品质,同时也降低了种植成本。”刘富喜指着水田基地田埂上安装的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介绍。

  水田基地的景象只是全国秋粮收获画卷的一个缩影。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向好,夏粮、早稻丰收到手,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结构持续优化,效益稳步提升,全年粮食生产有望再夺好收成。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推动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的深入推进。

  关注重点领域 助力粮食安全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时,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谈到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时,又一次点明要“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努力实现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首先,就是要牢牢把住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稳住农业基本盘,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提供坚实支撑。

  数据显示,我国病虫疫情多发重发频发,重大农作物病虫疫情发生达100多种,常年发生面积60亿亩次以上,特别是草地贪夜蛾、粘虫、水稻“两迁”害虫等迁飞性、暴发性、流行性、检疫性病虫害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今年为了实现“虫口夺粮”促丰收,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压实责任、突出重点,做好年度农作物重大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印发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和动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农情调度,采取各种强力措施,及时答疑解惑,总结生产经验,季季紧抓、科学指导,充分发挥病虫防控在防灾减灾、“稳粮保供”和“稳粮增油”方面的支撑保障作用。

  年初,全国农技中心便计划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治关键时期开展重大病虫害防控“百千万”技术指导行动,力争全年有针对性组织部级、省级和地县级植保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防治技术指导100、1000和10000人次以上,组织举办防治技术观摩与农民田间学校5000场次,培训农民技术带头人50万人次以上。

  9月27-28日,2022年全国小麦秋冬种生产技术培训班在河南许昌举办,系统总结了今年夏收小麦来之不易的丰收经验,尤其是因时因苗提出“四补一促”“一早四促”“一喷三防”等关键技术措施,结合小麦促弱转壮夺夏粮丰收培训月、科技壮苗、下沉一线包省包片指导等行动,有效提高了技术措施普及率和到位率。

  “真是不容易,迟种一个月,平均亩产竟然还能超过1100斤!真是多亏了北京来的专家组!”河南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雷河村种植大户雷贯强对强力的技术指导记忆犹新。春节一过,农业农村部下沉一线的30多个科技小分队就带着300多万份技术挂图、“明白纸”来到田间地头,今年也是自2016年以来国家第一次启动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

  在守好“粮袋子”的同时,国家也注重扶稳老百姓的“菜篮子”“肉盘子”“油瓶子”。据了解,今年我国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特别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超过1500万亩。

  9月19-20日,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发生与防治专家指导活动在山东德州展开,要求农业植保部门充分认识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在植保上面临的新课题,加强产学研用协作,明确复合种植条件下病虫种类的发生变化,推广高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不断完善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10月10日,云南省植保植检站邀请省、市、县有关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对昆明市寻甸县塘子街道办石板河村实施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进行测产验收。寻甸县2022年实施绿色防控示范面积10000亩,平均单产比不防区亩增产量56.1公斤,增加7.9%,通过了测产验收。

  据介绍,早在6月底7月初,昆明市植保植检站、寻甸县植保植检站便到寻甸县塘子街道石板河村开展玉米、大豆病虫害实地调查,并布放了害虫性诱捕器。此后,植保技术人员定期对示范区内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和除草剂筛选试验后续防效等进行了监测,为进一步提高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和旱稻除草剂的有效性安全性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构筑系统工程 增强产业韧性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增强产业韧性,还需要实现病虫害绿色防控这一系统工程的深化发展,充分从法规标准、人才建设、示范带动等方面进行赋能。我国近5年农作物病虫害年均防治面积80亿亩次,2021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46%,建成了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病虫疫情监测站点,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组织蓬勃发展。

  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植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先后出台修订了《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化体系不断得到完善。

  “必须抓紧抓好宣传和普及植保植检法律法规和条例办法,依法推进各项工作。”2021年12月15日,农业农村部举办了全国植保植检法律法规宣贯视频培训班。该培训重点宣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解读了《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帮助相关人员做法律法规的“明白人”“宣传员”“践行者”,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植保机构近1.3万人参加了培训。

  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组织开展2023年种植业行业标准立项项目推荐工作,其中也包括了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监测预报与防治、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规范和规程等植保植检类标准,有望对提高种植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起到积极影响。

  法规标准“网”越织越密,监测技术“网”布控全国,同时,这也需要更多能将两张“网”充分运用的“治虫专家”。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植保植检专业机构,拥有农业植保植检专业人员约1.6万人,同时,越来越多的“乡村植保员”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也在为“虫口夺粮”保驾护航。

  “俺地里的玉米亩产在1400斤到1500斤,多亏了全丰!”看着金灿灿的玉米装满运输车,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安丰镇稻田村的种粮大户岳金鹏嘿嘿一笑,“全丰公司除了给我做飞防,还帮助我管田,啥时候浇水、施肥,啥时候打药,都不用我操心,人工费节省不少,还增加了粮食产量,让我对种地更有信心了!”

  岳金鹏说的“全丰”正是全丰航空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安阳本土成长起来的一家集农用无人机研发、生产、培训、社会化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现代企业,曾开创了千人千机大规模航空植保统防统治服务先河。今年8月,农业农村部以购买服务方式,依托全丰公司的专业化统防统治力量组建了首支部属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控飞防大队,拥有应急运输车30辆、无人机200架(套)、应急作业队员300人、日作业能力20万亩以上。

  据悉,为提高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应急防治能力,农业农村部今年在河北、江苏、山东、河南、湖南、四川6个粮食主产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应急防控队建设试点工作,越来越多的防控“土专家”加入了“国家队”。

  另一方面,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技术的进步,也得益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逐渐自立自强。截至202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为提升展示功能,建设一批全国性高水平的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和展示推广基地,加速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2022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双百创建”活动,即在全国100个绿色防控示范县中遴选建立100个国家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推广基地,实行省部共建、打造样板。

  全国农技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强化示范区建设、推进技术集成创新和实施全程管理,使示范县总体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区化学农药用量减少30%以上,病虫害综合防控效果达到80%以上,危害损失率粮食控制在5%以下,果菜等经济作物控制在10%以下,农户接受绿色防控培训的比例达到30%以上,并有效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发展。

  实现提质增效 推动绿色发展

  党的二十大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推进农业绿色全面转型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需要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以绿色优质为导向,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

  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我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多年负增长,其种植业使用量2015年、2020年下降比例分别为12%和17.2%;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明显增加,认定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超过5.8万个。《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1》显示,2012年-2020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3.46提升至76.9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在不断得到满足。

  今年6月6日,2022年全国科学安全用药培训启动视频会举办,会上介绍,仅1-4月份,围绕粮食高产、大豆油料扩种、“菜篮子”安全生产等主题,共组织开展科学安全用药线上线下累计培训约8000场,培训人员130万人次。

  “我们通过改善种植经营模式,大力推行‘稻—菜’一年二熟水旱轮作种植模式,既减少病虫害,又改良了土壤,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经济效益。”走进广西百色市田阳区田州镇兴城村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基地,一片片红彤彤的番茄挂满枝头,兴城村党总支部书记、主任黄飞易介绍,目前该基地种植番茄达4000余亩,年产量1500万公斤,平均亩产值3万元左右,是田阳区种植番茄起步最早、品种最新、产量最高、质量最好、效益最佳的“五最”农业示范区。

  田阳兴城番茄专业合作社也是广西4个入选首批100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的基地之一,田阳区则获评了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

  据了解,广西在重点县(市、区)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示范,大力示范推广主要作物病虫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2018年以来累计建设各类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3384个;结合各地产业优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绿色防控,涵盖各种蔬菜、果树、甘蔗、中草药等50多种作物,仅放蜂治螟项目在甘蔗、水稻、玉米上的应用,便实现农民增收7.07亿元、减少化学农药18.40吨。

  乡村承载着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重要功能。为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以绿色化引领带动农业现代化,9月22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促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提出集成推广农业绿色技术、加快培育农业绿色主体、探索构建农业绿色政策支持体系和积极创新农业绿色发展机制4项重点任务。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处理好农产品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说。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