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省南京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五村共建、五美融合,整合资源、统筹推进,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描绘出城乡融合发展的都市田园乡村新画卷,谱写出具有南京特色的乡村振兴新篇章。
五村共建:田园乡村新画卷
系统谋划乡村建设行动,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富强美高”新南京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因地制宜、特色立村,串点成线、连线拓面,全域化打造都市田园乡村,形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金陵村韵”品牌形象。到今年底,全市将累计建成各类美丽乡村2300多个,美丽宜居乡村建成率、覆盖率保持全省第一。
宜居村——环境提升更宜居。坚持以人为本、压茬推进,始终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大的民生实事工程。2011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以垃圾污水整治为重点的村庄环境综合整治,2015年原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在南京召开全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现场会,充分肯定了南京“六整治、六提升”经验。2018年以来,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和“五年提升”行动,分类规划、分层实施,创新机制、注重长效,全面实现污水处理、垃圾分类、厕所改造“三个全覆盖”,村庄清洁行动长效常态开展。溧水区晶桥镇村口、门口、塘口综合整治和村庄洁化、绿化、美化“三口三化”纵深推进,村民主动积极参与、从“要我干”变成“我要干”。江宁区采取“国企特许经营+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维一体化,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示范村——盆景变成百花园。党的十八大提出美丽中国建设目标,2012年南京市迅即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十年来,美丽乡村建设由点上示范向全域整体展开,建成500多个集优美生态、新型业态、宜居宜业宜游的精品示范村,形成点上有特色、线上有风景、面上百花园的总体格局。突出村口节点、通达路网、特色建筑风貌、垃圾污水处理体系、便民服务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对所有规划发展村进行高质量综合性打造。充分挖掘村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产业发展、建筑风貌等方面的特色,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经营、高效能治理。依托江南山水村林资源,到年底将累计建成193个水流清畅、坡整岸绿的水美乡村,打造出村口公共绿地、道路庭院绿化和围村林并重的绿美乡村1098个。江宁黄龙岘、浦口水墨大埝等20多个村获评中国最美乡村、最美田园等荣誉称号。
田园综合体——三位一体重融合。充分发挥乡村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突出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打造“示范村+农业园+旅游点”三位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片区。组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保护规划一张蓝图落地,形成乡村生产生活和乡村文旅康养的综合承载平台。通过财政引导,充分发挥国资平台和社会资本投入主体作用,鼓励村集体和农民参投,形成多元投入、合力共建新机制,田园综合体民资投入占比达70%。江宁溪田田园综合体与民资投建的七仙大福村联动发展,初步建成了现代农业新高地、农民幸福乐居地、美丽乡愁承载地、全域旅游目的地。溧水石湫田园综合体紧紧围绕“健康、活力”的发展定位,建成以“互联网+农业”和艺术科普为特色的农旅融合示范片区。高淳漆桥小茅山田园综合体突出绿色本底、强化功能配套,打造成国内首个“国际慢城”的靓丽门户。
民宿村——美丽经济有温度。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全市已建成7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继江宁区创成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后,高淳、溧水、浦口、六合区也全面建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20年以来,适应旅游市场本地化、城郊化、乡村化新常态,南京市加大民宿村扶持力度,以“小民宿”撬动美丽经济大发展。坚持农民自建自管自营“三自”导向,对部分闲置农房统一提档升级,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民宿村,探索“民宿+民风民俗、教育研学、运动度假旅居、养生养老”等跨产业融合发展路径,推动形成乡村游深度体验消费市场。将符合条件的民宿村纳入政府会议定点采购目录,全面启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乡村民宿疗休养活动。目前全市乡村民宿平台上线230家,床位7000余张,今年1-8月,全市乡村民宿共接待17万余人,实现总营收8400万元,民宿村十一黄金周平均入住率达64.8%。
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展新颜。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7年在时任省委书记李强同志现场指导下,南京市率先在全省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重塑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充分发挥都市型现代农业优势,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响了江宁黄龙岘“金陵茶文化休闲旅游第一村”等产村融合品牌。进一步优化山水、田园、村落等空间要素,立足宁镇扬丘陵岗地及河湖圩区地貌,打造田园风光,提升绿色生态。注重保护村庄肌理和传统建筑,形成以江宁湖熟杨柳村为代表的苏式金陵民居特色建筑风貌。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农耕文化,加大非遗和传统民俗保护,传承高淳“跳五猖”、浦口“手狮舞”、六合农民画等特色乡愁记忆。溧水李巷村活化新四军抗战史料,突出红色文化教育,打响“苏南小延安”品牌,年接待游客达20万人次。颜值气质兼具的60多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已成为南京乡村全面振兴的标杆和样板。
五美融合:乡村振兴新篇章
南京市准确把握“重中之重”的三农工作定位,充分认识并显著激活郊区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坚持产业、生活、生态、形态、人文“五美融合”,打造有形态、有韵味、有温度、有质感、有活力的都市田园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产业美打响特色品牌。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构建以优质农产品为基础、衍生加工业为重点、都市休闲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优质稻米、绿色蔬菜、精品蟹虾等八大特色产业全链条发展格局。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524个,“金陵味稻”“食礼秦淮”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固城湖螃蟹”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南京农业嘉年华”成功举办18届,累计吸引游客超8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约15亿元,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三大品牌之一。南京国家农高区、农创中心两大“国字号”载体联动发展,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1%、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建成创意休闲农业景点(区)500多个,浦口星甸街道九华村滑翔伞飞行基地广邀市民游客共赴蓝天之约,成为美丽田园乡村新晋网红打卡地。2021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331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25.8亿元。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已真正成为“有奔头的产业”。
生态美擦亮乡村底色。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聚焦乡村道路、水体、公共公益设施及活动空间,大力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推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注重村庄绿化美化,加强村庄片林和道路、水系、农田林网建设,推进水旁、路旁、村旁、宅旁绿化,着力打造美丽村景、美丽庭院、美丽菜园、美丽田园,建成美丽庭院7000户。美丽乡村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为全市提供了更多的生态产品,成为精美的城市名片和靓丽的城市风景线,成为南京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颜值担当。溧水区率先探索地表水水权机制改革,获批全省首个碳达峰目标下绿色城乡建设试点。高淳区以“绿色标尺”为引导,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布了全国首个县区级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成为唯一参与GEP核算国家标准制定的区县。
生活美实现富裕富足。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不断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帮扶五大增收渠道。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1000多名大学生和城市创客到农村创新创业、十多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美丽乡村示范村农民收入高于全市平均7000多元,农家乐和民宿经营户户均年收入超过25万元。随着美丽田园乡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村居民享受的福利红利逐年增长。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房大幅升值,农民财富积累跃上新平台,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同步增长。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46:1下降到2.25:1。日趋富裕富足的农民群体,正是南京连续12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底气和支撑。
形态美展现金陵村韵。优化村域布局,延续乡村和自然有机融合的空间关系,强化村庄形态和特色风貌塑造,打造江南特色的水村山郭,进一步彰显乡村形态之美。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建筑组群和历史遗存,保持富有传统意境的乡村景观和历史文化格局,保护农业开敞空间、乡村传统肌理和空间形态,凸显乡村个性。推广农民住房建筑设计成果,打造特色金陵民居,注重农民住房翻新与村庄环境和建筑风格相适应。江宁区东山街道佘村聚焦历史遗存,对村落“全景式”保护,在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下,加大对传统建筑、历史遗存的保护修缮,让曾经蒙尘的历史古建筑焕发时代新活力。
人文美彰显治理效能。深入开展城乡一体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累计创建全国文明村镇21个。创新“大数据+网格化+铁板脚”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引领、四治融合,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仙林模式”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推广高淳“和事佬”、浦口“乡贤会”等经验做法,完善农村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95%以上矛盾纠纷化解在镇村。深入推进“万村善治”工程,溧水区上方村、高淳区和睦涧村等10个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江宁区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县,一张党员“先锋网”关联全村大小事、“小点位”落实“大治理”、“蚂蚁治家”村民议事等做法成为典型案例。文明淳朴的乡风和高效能乡村治理,为平安南京建设增光添彩,高淳区武家嘴村等12个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夯实了南京市近三年连续入选“中国最有安全感城市”的基层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农业农村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