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共七章50条,包括总则、电信治理、金融治理、互联网治理、综合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立足各环节、全链条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人员的惩戒力度,并对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职责予以强化。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8月31日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较2021年12月提升1.2个百分点,达到58.8%。
农村“触网”人群的不断壮大,也在提醒我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别轻视这一头。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教育行政、市场监管、民政等有关部门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结合电信网络诈骗受害群体的分布等特征,加强对老年人、青少年等群体的宣传教育,增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等活动。
关注重点人群。因为安全防范意识不强、对海量信息辨别能力偏弱、智能通讯器材操作不熟练、家庭“顶梁柱”不在身边等问题,农村“留守”的“一老一小”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手段,加强以案释法,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特征、常见手法和防范知识,帮助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关注官方反诈公众号,增强他们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免疫力”。
建强联动机制。所谓“上医治未病”,反诈要从源头发力、加强治理,各级政府、公安、金融、电信、互联网等不同部门机构要协同配合、织密防御网络,加强行业监管,堵住信息泄露漏洞,充分运用反制技术,做好预警劝阻、跟踪回访等工作,最大限度避免或减少当事人财产损失。
落实维权帮扶。一方面,相关部门应积极帮助受害人解决在维权方面遇到的问题,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处力度,尽力追回并及时返还涉案赃款。另一方面,如果受害人因电信网络诈骗遭受重大生活困难,有关方面应当按照规定给予救助。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还规定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有关部门、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作为一次快速精准的专门立法,我们期待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能够针对性地解决更多“难点”和“痛点”问题,切实提升城乡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