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四川遂宁作为丘区传统农业大市,今年前三季度,小春粮食总产量增长1.86%、居全省粮食重点产区第3位;累计出栏生猪增长6.96%、居全省第4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居全省第5位;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58.41亿、增长3.6%。
面对新一轮发展,立足建设农业强市,争创川中丘区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区,必须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更多的遂宁力量。
坚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打好扩面、挖潜、政策激励“组合拳”,稳面积增产量,用新担当新作为守护“天府粮仓”。引导和扶持传统养殖场改造提升,推广“楼房式”智能化养猪模式,提升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稳定生猪产能。推广稻渔综合种养等健康养殖模式,整区域打造“鱼米之乡”。
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坚决守牢耕地红线。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示范建设和“五良”融合宜机化改造,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加强数字乡村建设,培养农业人才,夯实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
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大力推广全程标准化生产和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积极推行种养结合、粮经轮作、林下生产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畜禽粪污处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病虫害绿色防控,降低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不合理过量使用形成的面源污染。
加快构建精致农业体系
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市场需求与质量要求为导向,精准定位选优产业品种,精细生产提升产品品质,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精明经营拓展销售市场,努力构建凸显精致特色、全产业链融合的“6+3”现代农业体系,推进“一环两区六带多园”融合
发展。
突出“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精准配置资源要素,做强主导产业、做优产业链条、做实园区保障,梯次建设国、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园区,打造精致农业样板区。加快产业融合发展。聚焦“3+3+3”特色优势农产品体系,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工程,做优做亮“遂字号”农产品品牌,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动农产品提质增效。围绕乡村休闲旅游业、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打造173公里农文旅融合产业大环线,不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联合重庆市潼南区共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重点打造渝遂绵优质蔬菜生产带遂宁核心示范区,建设粮油、生猪、蔬菜、柠檬、中药材五大特色产业带,打造成渝优质农产品生产直供基地和现代农业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区。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做到一盘棋、一体化推进。
以家庭为单位对全体农户进行常态化摸排,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杜绝漏测失帮。强化产业项目支撑,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引导脱贫群众发展到户产业,持续推进消费帮扶,确保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稳定外出务工、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安置公益岗位,确保有劳动力脱贫家庭应就业尽就业,多渠道促进脱贫劳动力就业增收。
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1151”示范工程,加快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的乡镇级和村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建设以蓬红路常乐至红江沿线、涪江沱牌至红江沿岸行政村为核心的市级乡村振兴重点示范片,聚力打造10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50个“美丽遂宁·宜居乡村”精品村、10个省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打造一批省级以上乡村振兴先进单位,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
范市。
全域化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开展乡村绿化、村庄洁化、水体净化、杆线序化、庭院靓化“五大专项治理”,严管农房建设,推动村庄“一时美”变“持久美”、“局部美”变“全域美”。标准化提升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农村路、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实现设施设备齐全、布局合理,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管理运行机制健全,设施得到有效利用。
做深做实镇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和平安法治清廉乡村建设,打造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活力
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合作社,通过土地平整和互换并地等方式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依法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增加农民财产性收益。强化乡村发展用地保障,稳步推进全域土地整合整治。
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积极拓宽发展渠道,通过承包、租赁、参股、联营、股份合作等方式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多形式有效增加集体经济收益,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支持发展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龙头的农事服务实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进一步实施涉农资金整合保障重点项目投入的五条措施,落实区域主导产业和品种“正面清单”约束机制,设立乡村振兴资金专户,土地出让收益重点投入乡村振兴,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完善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机制,构建乡村振兴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作者系四川省遂宁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