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启示——基于对上海的调研
时间:2022-12-29 07:28:15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张永江 张爱民 字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18年以来,上海市各相关部门,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三项工作为主要抓手,形成一批可推广、可示范的乡村建设和发展模式,对于全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近期,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调研组赴上海市开展美丽宜居乡村调研,系统了解上海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做法及成效,为实现美丽宜居乡村创建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有效衔接奠定了经验基础。

  “四个机制”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上海市把美丽宜居乡村创建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不断强化措施、探索模式。2018年印发了《上海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提出实施“十百千”行动计划。到2022年,全市建设9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2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实现1577个行政村人居环境整治全覆盖。

  探索工作协作机制,实现高位推动、部门协同。2018年上海市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时任市委书记李强强调,要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保留保护村庄肌理、自然水系,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枕水而居,体现江南特色,同年印发的《上海市乡村振兴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实施“十百千”行动计划,对美丽宜居乡村进行了总体安排。在工作层面上,上海建立协作配套的推进机构,市级成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十余个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同频共振推进任务完成。各涉农区和镇也都建立了领导小组、指挥部、工作组三级组织构架。

  探索梯次实施机制,推动试点示范、成片实施。上海以推进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三园”工程为抓手,通过示范村建设、支持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美化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等有力举措,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乡村建设和发展模式。全市1500余个行政村分两年完成整治,每年下发整治村名单、整治任务清单两张清单,明确实施内容、责任部门和实施区域,确保落地落实。

  探索资金投入机制,实现资金整合、专项奖励。上海市及相关区人民政府建立了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优化资金配置,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印发《上海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建立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给予每户3万元财政补贴;对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分别按照每村200万元、2000万元给予市级财政奖励,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财力支持。

  探索督察激励机制,推动责任落实、对标建设。上海市坚持每一项任务都有目标、有内容、有要求、有时间节点。在推进过程中,市层面各委办部门主要加强协调,着力解决推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区镇是责任主体,重点是聚焦责任落实、模式创新、资金投入、监督考核。将示范创建三项工作纳入“乡村振兴目标管理系统”,工作节点目标细化到月,对标建设。对滞后事项进行红灯警示,以目标倒逼责任,以时间倒逼进度,推进各项任务销项式完成。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带来多重效应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十百千”行动计划的总体部署,围绕“三园工程”重点任务落实落地,市级各相关部门会同九个涉农区,如期完成了三批共6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任务,覆盖面积242平方公里,涉及7.42万农户,19.64万乡村人口。

  江南水乡风貌得到了充分彰显。上海市通过以项目化建设带动美丽宜居乡村核心区发展,农村环境风貌水平显著提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示范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据统计,三批示范村共完成1098个建设项目,至2021年底,三批示范村年内新改建公共服务设施面积9.18万平方米;91.3%实现了安防监控全覆盖;累计提升农房建筑风貌1.3万户,累计整治架空线329.6公里,“小三园”建设覆盖率的平均值达到73%,95%的示范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农村环境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乡村的经济价值实现了激活。上海市积极挖掘乡村资源,探索乡村潜在功能,不断擦亮美丽宜居乡村底色,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的经济价值不断凸显。一是社会资本深度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截至2021年底,三批示范村中81%引入了社会主体,2021年内引入社会资本投资金额约达到9.4亿元。二是全产业链发展业态初步形成。三批示范村中新业态不断涌现,据统计,三批示范村2021年产业总产值达62亿元,较2020年增长3.5%;三批示范村共计接待休闲旅游观光377万人次,吸引各类创业创新人员1212人。

  乡村共同富裕的基础不断夯实。上海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注重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水平,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乡村逐步迈向共同富裕。一是村集体造血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三批示范村村集体总资产共计51.95亿元,50.7%的示范村村集体总资产较2020年有所增长,涨幅中位数为9.3%;村级总收入共计2.92亿元,60.9%的示范村村总收入较上年有所增长,涨幅中位数为22.8%。二是农民增收途径不断拓展。据统计,2021年内,三批示范村的村民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宅获得收入共计7304万元,较2020年增长59.5%;通过村集体分红获得的收入共计5625万元,较2020年增长23.7%;通过参与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及产业项目务工获得的总收入达6179万元,较2020年增长3.7%。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启示

  上海市立足特大城市的实际,围绕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创建进行了探索,在乡村形态加快演变的形势下,对于全国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

  注重体制机制建设。一是建立组织构架,农业农村部门全面落实牵头抓总工作职责,牵头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优惠政策等引导企业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形成全社会支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合力。三是注重政策、规范标准带动作用,通过出台政策措施、行动方案、建设指南等不断引领和规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注重多元投入体系构建。一是政府部门出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成立相应的美丽乡村建设基金,明确各级部门财政支持数额;二是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资金,使市场不断深入参与乡村振兴;三是加强村集体及农民投入,不断提升村集体经济,并设置专项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增强农民主体作用,使农民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投工投劳,形成推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多元投入体系。

  注重提升农民收入水平。一方面,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等模式促进农村土地高效配置,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做好农村产业体系规划,注重资源集约共享,产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注重产业组团发展、功能错位布局。另一方面,不断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促进休闲旅游观光、乡居康养、餐饮民宿、亲子研学、总部经济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实现要素合理配置,不断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宅,促进农村集体经济与农民的增收,积极引导农户通过参与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及产业项目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

  注重项目化建设带动。一方面,以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现代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社会治理等领域项目为抓手,以项目化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另一方面,发挥项目是支撑有效投资主载体的作用,通过项目投资拉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成为推动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动力源”,通过采取“分类推进、挂图作战”“特事特办、绿色通道”“一事一议、集中突破”等多种措施,打出项目建设“组合拳”。

  上海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对全国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建议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推介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典型。在各地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遴选的基础上集中推介一批典型。国家和地方分别设置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评价指标体系,参照指标内容对各评比村进行打分,根据评分结果确定不同等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按不同等级进行资金及项目倾斜支持,同时作为创建国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依据,激励各地建设积极性。

  二是分类分级开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创建。第一,以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为抓手普遍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宜居村建设1.0版。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基础上,推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优化工程,实施村容村貌、美丽田园建设、农村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水体环境、农村公路、长效管护机制等七大类重点任务,巩固成果、提升水平。第二,以宜居宜业和美为导向打造精品村落升级版。以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为基础,以推进保留村全覆盖为抓手,以发挥精品村引领作用为动力,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连点成线、串珠成链。

  三是深化新形势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进一步深化新形势下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研究,厘清建设内容、发展内涵、预期目标、动力机制是当前较为紧迫的任务,要进一步研判趋势、规避风险、激发活力,为中国美丽乡村发展提供智力参考。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