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涌现出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1%,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自主选育品种占95%,粮食单产提高对总产增加的贡献率超过66%,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2%,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
全链条、一盘棋,拓宽科技创新领域。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着力打造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联合体和产业科技要素融合平台,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主导构建了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打通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推动建设了74个专业性、产业性和区域性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搭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平台载体。扎实推进72个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建设,打造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县域样板。
全覆盖、多领域,实现创新成果量质双赢。2014-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明专利申请量始终位居全球第一。生物育种与作物基因组学研究迈入世界先进行列,精准农业航空植保技术引领智慧农业发展方向。在生物育种领域,我国主导完成了水稻、小麦等重要农作物的全基因组序列框架图,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大豆图形结构泛基因组、杂合二倍体马铃薯基因组图谱,发现并克隆了一批具有重大育种价值的新基因。2021年,我国科学家自主开发的两把属于中国的“基因剪刀”获得专利授权,实现了我国基因编辑工具“零的突破”。在畜禽水产养殖领域,畜禽水产品种良种化、国产化比重逐年提升。我国培育出京红、京粉系列自主蛋鸡品种和京海黄鸡等自主肉鸡品种;改良云岭牛等地方品种,培育出高品质杂交组合等。目前,我国主要畜种核心种源自给率达75%,奶牛良种覆盖率达60%,90%以上种猪可自主繁育。
多平台、深层次,促进创新主体快速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和科技创新联合体在商业化育种、农业投入品研发、农机装备研制等领域蓬勃发展。按照全国资源共建共享“一盘棋”、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一体化”、产业上中下游融合互促“一条龙”的建设思路,集聚上千家科研院校、企业参与联盟建设,目前共认定联盟60个,其中标杆联盟22个、企业牵头成立的联盟12个,基本形成了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上中下游有机衔接的协同协作格局。
全方位、全要素发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加快推动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要素集聚、关联企业集中、优势产业集群,将科创中心打造成为探索政产学研用金一体化、农业科技赋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载体。布局建设南京、太谷、成都等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共引进389个高水平科研团队、420家高科技企业、30支高质量基金,建设了一批区域性农业农村科技研发平台、孵化平台、转化平台、人才培育平台和科技体制机制模式创新平台,催生了生物种业、智慧农业、功能农业、绿色投入品等一批产业集群。
全流程、标准化探索,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逐步建立。农业农村部大力推广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水产品健康养殖模式,集成推广“畜-沼-果”“果-菜-茶”等生态种养循环技术模式,建立了集多项新技术为一体的工业化高效养殖工艺以及多种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模式,通过专家大院、科技小院等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示范。“高效、安全、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逐步建立,化肥、农药连续实现零增长,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和化学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6%,实现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