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丘陵山区农村新型合作发展之路——来自湖南怀化市“三社合一”改革的调查
时间:2022-11-16 00:54:16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湖南省怀化市委课题组 字号:【

  构建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保持乡村长期繁荣稳定的有效途径。2020年以来,湖南省怀化市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社合一”综合改革试点,围绕“为什么要合、合什么、如何合”等现实问题进行探索,初步走出了一条丘陵山区农村新型合作发展之路。

  “形”“神”兼备,推动农业农村生产、供销、信用“三社合一”

  聚焦“怎么合”,创新“三社合一”组织形态。突破传统农民专业合作社、村级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服务社制度藩篱,探索建立由村集体主导的“三社合一”综合社,整合“三社”资源,实现合署办公,从村支“两委”干部或从“三社”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参与管理,实现机构、人员“三社合一”。全市13个县市区共建立农业生产、供销、信用“三社合一”综合社55个,入社社员4.38万人。

  聚焦“合什么”,拓展“三社合一”服务领域。针对农民群众对高效、便捷、优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迫切需求,55个村级“三社合一”综合社着力创新服务产品、改进服务方式,广泛开展科技指导、生产经营、农资供应、品牌营销、金融信贷、便民生活等六大服务,推动“三社”功能合一、服务合一。

  聚焦“合得牢”,创新“三社合一”运营模式。注重运用法制、市场和经济手段,广泛发扬民主,强化“三社合一”内在机制建设。引导“三社合一”综合社依法制定“三社合一”综合社章程及入社协议,成立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服务内容、业务流程等相关规章制度,引导农业企业、村集体、社员以资产、资金、资源或技术服务等要素入股,允许合作社以申请的财政项目资金及补贴资金作为村集体股本金入股量化到合作社,拓宽“三社合一”综合社经济收入来源。“三社合一”综合社盈利资金60%用于股东分红,20%用于产业发展积累资金,20%用于全体社员的二次分红。村集体作为股东,社员按入股比例参与分红,分红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分红收入50%用于村“两委”干部奖金支出,50%用于村集体公共支出和村民临时救助,较好地解决了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

  “内”“外”兼修,找准“三社合一”体制机制障碍突破点

  建立部门联结机制。“三社合一”综合改革主要涉及到农业农村局、供销合作社、农村信用社等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业务上的联通,协调配合默契度不够,必须建立健全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村集体、农业企业、农户共建共生共享共荣。

  夯实产业基础。怀化乡村产业基础差、底子薄,农业企业大多是中小微企业,行业领军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收入来源不稳定,必须进一步发展相关支撑产业。

  发动群众参与。“三社合一”需要市场主体和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从怀化试点来看,虽然一些企业、家庭农场、农户等经营主体加入了村集体主导的综合服务社,但入社会员局限于本村经营主体,组织化、联合化程度低,作用发挥受到一定局限。

  强化制度供给。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步伐滞后,法人财产积累、民主决策、经营服务、财务核算、激励约束等机制还不完善,需要克服重分配轻积累、运行管理效率低下、激励约束不足等弊病。

  “破”“立”并举,打造农村新型合作“怀化样本”

  完善治理体系,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农合联组织架构。一是建立部门联动协作机制。进一步理顺农业农村、供销、农商行等相关部门职责,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形成联动协作、共同推进的体制机制。二是以区域为单位,建立纵向合作体系。自上而下构建市、县、乡三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简称“农合联”),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理事长、农办主任任监事长、供销社主任任常务副理事长,依托供销部门成立执行委员会,建立健全覆盖市、县、乡三级农合联组织体系,进一步拓展抱团联合范围。三是以产业为单位,建立横向服务体系。坚持“一业一联”,依托产业优势和区位特点,聚焦碣滩茶、冰糖橙等特色种养业,组建跨行政区域、同行业联合的特色产业农合联,健全完善“1+10”产业农合联服务机制,即一个产业农合联+一个组织机构、一套品控标准、一个公用品牌、一支专家队伍、一个示范基地、一直营销队伍、一个信贷产品、一个节庆活动、一个服务平台和一套考核办法,全力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完善联合体系,让利益联结得更紧密、更科学、更有效。一是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社有企业和基层社加入或领办参办产业农合联,健全完善农合联会员、村经济合作社、小微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合作资金投入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强化“农合联+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构建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二是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鼓励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健全完善农业保险政策,进一步扩大保险品种和覆盖面,创新推出农产品气象指数保险、收购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等金融产品,同时按照社员出一点、合作社贴一点、政府补一点相结合的思路,探索推进合作社发展互助保险。三是建立健全互助贷款机制。吸纳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社员等共同参与,以财政资金为引导,合法合规筹集和调剂会员的闲余资金,组建农民资金互助会联合会,开展资金余缺调剂、运行安全监管、资金保值增值、风险防范救助等互助服务,缓解农业生产经营资金短缺的矛盾。

  完善服务体系,既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是全覆盖设立乡镇农合联农事服务中心。引导各类农业服务组织到乡镇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农事服务中心“摆摊设点”,建立健全农事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整合优化服务资源,使之成为区域内的农业服务“大超市”。二是建立农业服务合作联社。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管理机制,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产业和农业服务为纽带开展合作与联合,整合各合作社资金、技术、人才、品牌,促进合作社强强联合、抱团发展。三是将信息化智慧化融入综合改革。探索建立农合联数字化服务平台,开发和推广手机APP,引导会员下载、注册使用,提供线上农技服务、病虫害咨询服务、农资供应服务、农产品销售信息服务和助农贷款服务等,提高农民生活、农业生产便利度。四是坚持将综合改革与乡村治理相结合。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三社合一”综合改革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基层治理工作融合机制。依托农村“三社合一”服务站对农民信用实行积分管理,将农民遵守村规民约、整治环境卫生、调处矛盾纠纷等行为纳入信用积分,根据信用积分情况,开展贷款发放、集体经济收益分红、产业扶持奖补,让农民直接获得信用收益。

  完善保障体系,为深化农村“三社合一”综合改革提供强大支撑。一是设立农民合作基金。由财政出资通过农合联设立农民合作基金,作为为农服务专项资金,并将“三社合一”服务站部分收入注入基金,出台基金管理办法,强化资金监管和使用评估,确保每一分钱发挥效益。二是强化人才支撑。建立“三社合一”改革人才库,将试点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等经营主体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纳入县市区农村经营管理人才重点培养对象,发展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实行跟踪指导培育。三是坚持线上线下宣传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报纸等传统媒介以及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向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宣传“三社合一”综合改革,以浓厚的改革氛围激发群众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四是健全完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三社合一”综合社法人财产积累、民主决策、经营服务、财务核算、激励约束等机制,加大示范社创建力度,推进综合社规范化建设。

  (课题组成员:王建球、刘美祖、粟定先、全开仕、王志刚、黄泽海、刘成)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