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是鲁迅先生来到北京之后的第四个住处,也是最后一个。他于1912年来到北京,在这里生活了将近15年。院中两棵白丁香在寒风中摇曳,这是鲁迅在1925年4月亲手种植的,它们与后人一同见证着近百年来的时代变革。
近日,《农村工作通讯》《农民文摘》编辑部的全体党员来到这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了解鲁迅先生用短短56年的生命,创作近300万字、翻译近300万字的文学成就,感受鲁迅先生“与民族同在,与人民同在”的悠悠“民族魂”,走近他披荆斩棘、艰难跋涉、愤然前行的一生。
“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浙江绍兴人,生于1881年,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鲁迅说:“母亲是乡下人以自修能够得到看书的学力,所以自己能够和许多农民相亲近”。他从不愁吃穿的“少爷”变为寄人篱下的“乞食者”的经历,让他看农村的视角和感受农民的心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写出了“逐渐知道他们毕生受着压迫,很多痛苦和花鸟并不一样了。”他深入了解当时人民的生活现状,为日后创作中国农村题材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笔下曾流淌出闰土、阿Q等一个个鲜活的农村人物。
一张拍摄于1903年的鲁迅剪辫断发照,面容稚嫩却目光坚定,一时间引起了很多年轻人的驻足。“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他在赠与好友许寿裳的断发照背面的诗句,也是他发自内心的誓言。身在异国的鲁迅,剪掉象征民族压迫的辫子,决心将自己的生命和热血献给祖国,需要极大的勇气。在他以后三十多年的生涯中,至少手书此诗四次。“我以我血荐轩辕”成为他毕生不变的格言和照亮自己与别人的精神火炬。
“唯一的救济方法是革命。”放眼当时世界大势,回首黯然故园,鲁迅忧思窃愤,国民性问题成为他一再思考的问题。他为《浙江潮》等刊物撰写数篇文章,把年轻的热情和睿智融入文字中,化作精神力量,挽救衰落的祖国。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鲁迅的话仿佛一直回荡在博物馆的大厅中,也回荡在每个参观者的心里。著名学者胡适评价说,“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绝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在旧中国,农民这个庞大的群体长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是被剥削、被压迫、被遗忘着的群体,也是最需要声音的群体。19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农村工作通讯》《农民文摘》编辑部的党员同志勇担时代重任,曾冒着近40度的酷暑,走访山东省莘县尹营等19个村,为村民的利益发声;2021年春节期间,迅速行动,分别赴北京东城、海淀、门头沟、房山等区,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京过节的商贩进行走访,了解物资供应和商贩的经营情况等。凭借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精神力量,编辑部的同志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立足新形势新任务,勇挑重担,写出一篇篇生动鲜活的报道,说出农民的所思、所盼、所忧。
“于无声处听惊雷”
二楼展厅内泛黄的《新青年》杂志首页,吸引了各位编辑记者的目光,也正是在这本杂志里,曾传出“铁屋里”的“呐喊”。1918年,鲁迅听从《新青年》同仁的召唤,加入新文化阵营,发表了《狂人日记》,随后不断发表小说、随感录、新诗,以高亢激越的心声,向沉郁千年、令人窒息的“铁屋子”,发出有力的冲击,“狂人”形象刀刻斧凿般地留在了读者心中。
“我早就很希望中国的青年站出来,对于中国的社会、文明,都毫无忌惮地加以批评,因此勇编印《莽原》周刊,作为发言之地。”简短而有力的几行文字,映照出每一位编辑记者心中的新闻理想。《农村工作通讯》《农民文摘》编辑部记者围绕三农领域的大事要事、新事鲜事、急事难事,撰写了一篇篇有态度、有力量的评论文章,在关键时刻发出最有力的声音。大家表示将为担起“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责任与使命不懈努力。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作为新时代的三农评论员,脚下有泥土,心中才有故事。站在“国之大者”的角度推动三农工作,要与时俱进提高本领,学深悟透用好用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践行四力,敢于讲真话,敢于说出农民的急难愁盼,用好评论员身份,做好农民的执笔人,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三农新闻。
“像自己又像一切人”
继续向展厅深处走去,看到了展厅中心透明玻璃柜中展出的《阿Q正传》手稿。《阿Q正传》问世之前,《狂人日记》《故乡》等脍炙人口小说都已发表,但体现中国现代小说最高水平并列入世界名著之列的仍是《阿Q正传》。阿Q是鲁迅先生笔下最典型的农民形象,愚昧保守、麻木不仁、逆来顺受。毛泽东说:“阿Q是个落后的农民,缺点很多,但他要求革命。看不到或者不理会这个要求是错误的。鲁迅对群众力量有估计不足的地方,但他看到农民的要求,毫不留情地批评阿Q身上的弱点,满腔热情地将阿Q的革命要求写出来。我们共产党人和红军干部,很多人看不到,对群众的要求不理会,不支持。应该读一读《阿Q正传》。”
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作为三农工作者要坚持为农民鼓与呼。纵观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贯穿始终的工作路线。通讯文摘支部主动担当作为,打造了联系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平台,创建了“1+N”战斗堡垒微信群,记者们和农民交朋友,拜农民为师,建立长期联系,寻找深耕三农事业的初心,努力做到以人为本谋三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讲好三农故事,就是要用农民的话讲农民的事。”编辑部的年轻党员纷纷表示,要努力用手中的笔杆子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将青春和热血挥洒在三农这片沃土上,鼓起为农奋斗的“精气神”!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