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新时代光彩——访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长隋斌研究员
时间:2022-02-17 09:51:1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刘月姣 字号:【

  编者按:2016年,在原农业部和文化部的有力指导下,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时间指针走过5个年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进展得如何?2021年12月18日,中国农业博物馆组织召开“2021年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暨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会”,共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大计。会上,记者专访了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长隋斌研究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怎样的丰富内涵?

  隋斌:二十四节气起源于观天察地的生产生活经验,是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我国先民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包括从立春到大寒共计24个节气,也就是咱们所说的“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哲学思想和文化价值。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形成基于对日影的科学观测和对四季变化规律的准确把握。我们的先辈通过“立竿见影”的方式,逐步掌握了日影长短与寒来暑往的关系,总结出一年四季的时间转换规律,并将其与北斗的运行、月亮的运转、二十八星宿、十二律、十二月令等天文现象联系起来,与农事活动和气候变化联系起来,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又将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划分为三候,形成了七十二候。比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讲的是清明节气,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小满节气,就意味着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进入成熟期。再比如,霜降节气所包含的三候,一候豺乃祭兽,动物捕猎食物,存储起来用于度过寒冷冬季;二候草木黄落,植物的叶子变黄凋落;三候蛰虫咸俯,昆虫钻入洞穴准备冬眠。总之,二十四节气是我们的先民在长期“仰观天宇”和“俯察大地”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认知,蕴含着丰富的天文学、气象学、生物学和农学知识,对我们今天的生产生活仍然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彰显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核心理念。二十四节气是咱们中国人特有的一种太阳历,它把时间的流转直接与季节、物候、气候的变化相关联,体现了顺天应时的思想理念。二十四个节气建构了一个四季轮转、周而复始的时间系统,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圆”,各个节气的交替推动着阴阳的流转。《管子》云:“故春仁,夏忠,秋急,冬闭,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意思是说,时间推迁的标志性时刻也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点,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生命节律来谋事治世、修身养心。这种“因时而动、顺势而为”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对阴阳流转现象的生命体悟,深刻影响着千百年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事准则。比如,古人云,冬至“日短至”,是白天最短的一天,既是阴气至盛之日,又是阳气升动之时,是阴阳之变的关键节点,体现了中国人“福祸相依”“否极泰来”的辩证思维和人生智慧。

  二十四节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二十四节气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共识,通过口头文学、民俗节庆、人生礼仪等多种文化表现方式世代传承。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有些节气还演变成全国性的重大节日,文化内涵愈加丰富。比如,清明节气本意指该节气期间天气的澄澈景象,即“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故谓之清明”。这一节气后来又演变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文化涵义变得更加丰富,涉及郊游踏青、插柳戴柳、祭扫坟茔、禁火寒食、放风筝、荡秋千、拔河、蹴鞠等众多习俗活动,蕴含着中国人报功修先、慎终追远、回归自然、追求和谐等思想观念,成为广泛的文化认同。

  总之,二十四节气兼具自然和人文两大属性,承载着中华民族敬重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内核,形塑着勤勉自持、睦邻友群的文化特质,引导和规束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成效显著

  记者: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范。做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有助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请问在推进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隋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二十四节气列为人类非遗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精神,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的高度重视下,中国农业博物馆较好地发挥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牵头作用,与中国民俗学会、10个代表性社区、联盟成员单位以及相关方面一道,加强统筹谋划、协作配合,推动各项工作有力、有效开展,社会各界对节气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开创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新局面,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样板,进一步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6年以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中国农业博物馆与有关方面共同首创并积极践行“3+N”保护行动工作模式,即一年一个计划,一年一次会议,一年一份报告,以及一年多个开创性的保护传承活动,统筹推进并确保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有序开展。一年一度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年会和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理事会已经成为重要的经验交流和学术探讨平台,专家学者和各代表性社区、理事单位的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共同建言献策。通过观摩、交流及研讨等形式,相互启发学习,加强了保护传承工作的组织性和联动性。

  为有效提升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能力水平,各有关方面都在搭建研究平台上发力突破。经农业农村部批准,中国农业博物馆设立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歌华集团,以及各代表性社区等方面陆续建立二十四节气相关研究平台,进一步实现了二十四节气研究工作的制度化保障,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学术研究体系,确保了保护传承工作的深入开展。

  2020年,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联合52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具有里程碑意义。联盟集聚农业、文化、旅游、历史、天文、气象、传媒、创意等多方资源,构建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全新的体制机制。对此,时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予以充分肯定,作出“传承农耕文明,不辱使命;弘扬中华文化,尽显担当”的重要批示。

  二是加强田野调查与数据库建设,全面深化学术研究。五年来,文博机构、代表性社区、专家学者等都广泛参与到二十四节气当代存续状况的田野调查中,并以多种形式全面记录与建档,形成一批面向社会的可视化成果,进一步推动了节气文化的当代传承。

  中国农业博物馆陆续开展相关社区活动的调研和数字化采集工作,建立二十四节气资料数据库;中国民俗学会在全国20多个地方进行清明节保护传承工作专项调查,形成80多万字的清明节志书;各地社区对本地节气活动情况开展系统普查,有的还借助高校力量,对节气文化进行深入挖掘,通过文字、音视频等方式进行全面记录,发行一系列图书和纪录片等;一些摄影家、媒体及文化公司以适当方式记录传承情况。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摸清了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现状,极大丰富了田野调查成果,有力推动了各地节气文化的传承弘扬。

  学术研究是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的理论基石和实践依据。初步统计,2017年以来各地举办相关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会和论坛50余次,这些交流研讨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研究热情,推动了研究水平的提升。2020年,中国农业博物馆在秋分节气主办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国内外首次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国际学术会议。围绕“弘扬节气文化,促进合作交流”主题,联合国粮农组织、教科文组织代表在会上分别致辞和作学术报告,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31位学者,以及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9位学者,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有力提升了二十四节气的国际影响力。

  2021年,为进一步调动各方面研究力量,提升二十四节气研究水平,培养节气文化研究人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和中国农业博物馆联合设立并发布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开放课题,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共有35家单位提交66项申报书,经专家评审立项15个课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华风气象传媒集团等机构也都设立了相应的节气文化研究课题和项目。

  二十四节气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五年来各地出版二十四节气图书百余部,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内容涵盖天文历法、气象气候、饮食养生、文学艺术、农业生产和节庆民俗等方面。中国农业博物馆主持的“二十四节气传承”项目获得2018—2019年度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普一等奖。中国民俗学会等机构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论坛》等相关学术期刊上推出“二十四节气”研究专栏。可以说,二十四节气研究的丰硕成果为保护传承工作奠定了牢固的学术基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气文化活动,有力助推代际传承。节气文化植根于民间社会,社区或社群是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的主体。近年来,各代表性社区精心筹办,持续开展异彩纷呈的节气民俗活动,鲜活生动地传承传播二十四节气文化。例如浙江衢州柯城区九华立春祭、贵州石阡说春和浙江三门县“三门祭冬”系列文化活动等。湖南安仁在每年春分节气举办的“赶分社”活动,既是当地的大型民俗文化展演,又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中草药交易市场,交易量数百吨,20多万人参加,影响力可观。在各代表性社区的带动下,其他很多社区都开展了如火如荼、各具特色的节气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是二十四节气文化活态传承的展现,也成为各地一张张靓丽的“名片”,助推了农文旅融合,促进了文化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2021年,在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半山立夏习俗”“送大暑船”“梅源芒种开犁节”和“内乡打春牛习俗”等四个项目被列入“二十四节气”国家级非遗扩展名录。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家级节气类非遗项目达50多项,省级达60多项。

  让青少年了解、学习和感知二十四节气文化,意义深远。各种节气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科普讲座、知识竞赛、专题征文、演讲比赛、摄影绘画,以及非遗体验活动等异彩纷呈,节气知识纳入教材,成为必学知识点。2017年以来,仅中国农业博物馆就组织开展了50余场节气文化进校园科普活动。各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进校园活动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为推进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代际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创新展览宣教,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过去五年,各地举办的节气主题展览和宣教活动达数百场。展览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专题展览、非遗技艺展、文化艺术展、创意设计展和摄影作品展等,展览形式既有线下也有线上。相关文化机构围绕展览组织精彩讲解,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节气文化讲堂及各种体验活动,还通过积极走进社区、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努力做好节气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这些展览和宣教活动从不同角度传播了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二十四节气的魅力,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创新传播方式,通过不同领域机构或企业的参与,让公众在更加多元的场景中体会二十四节气的文化魅力。中国农业博物馆与中国邮政先后四年联合举办二十四节气邮票首发活动,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呈现出的独特文化性和艺术性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增强了公众对节气文化的认知。

  媒体宣传营造了浓厚氛围,各有关方面纷纷利用电视、报纸、杂志、专题网页、微博、微信及各类融媒体传播二十四节气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大地提高了节气文化的认知度和可见度,这与列为人类非遗前相比产生了质的飞跃。近年来,中国农业博物馆广泛借助各类媒体平台提升公众对节气文化的认知,组织研究人员撰写专题文章,参与制作广播影视专题节目,取得良好效果。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成立以来,在每个节气编发《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简报》,被多个主流媒体转载,形成了持续的影响力和良好的社会效应。

  围绕节气开展的文化艺术创作和创意产品开发层出不穷,受众数以亿计,是一个新兴的传播领域。2020年,中国农业博物馆和北京市文物局联合策划创办二十四节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共有4363件(套)作品参赛。2021年,第二届大赛的参赛人员和作品数量均比首届增加一倍以上,作品质量整体上有很大提升。文创大赛的火爆是二十四节气文化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开发文创产品也成为实现节气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几年来,每到一个节气,大家都会关注、谈论与之相关的物候现象、农事活动、饮食养生、传统习俗,形成了社会各界广泛传播节气文化的浓厚氛围,并向世界传递着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中国故事,有力提升了中华文化软实力。

  加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六大体系建设

  记者:二十四节气成功列为人类非遗后,中国农业博物馆牵头制定并实施了五年保护计划。请您介绍一下,下一个五年将从哪些方面开展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

  隋斌:我们将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指导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二十四节气弘扬发展的工作体系、保护体系、传承体系、传播体系、应用体系和研究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新格局。

  一是加强工作体系建设。强化“3+N”工作模式,不断壮大并发挥好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的功能作用,努力构建持续稳定且富有活力的工作体系,推动全社会形成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的强大合力。

  二是加强保护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二十四节气资源普查工作,形成记录成果索引或目录汇编,实现对二十四节气活态传承状况的全面建档记录,建设二十四节气数据库和开放共享平台。

  三是加强传承体系建设。积极推动代表性社区持续开展好活态传承,创建一批示范基地,建设好传承人队伍,构建多方主体积极参与的传承体系,发挥好带动辐射作用,确保在社区当中做好节气文化传承。

  四是加强传播体系建设。加强二十四节气文化的推广普及,做好展览展示、媒体宣传和网络传播,实现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认知认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节气文化的国际传播,有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人类文明成果的交流互鉴。

  五是加强应用体系建设。把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推动节气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使节气文化元素融入生产生活,助力文化产品品牌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六是加强研究体系建设。围绕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研究,努力产出更多高质量的学术研究成果。着力构建二十四节气学科体系,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持续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共享的宝贵财富。在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论述,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共同推动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人类文明成果的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