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打实地算好耕地保护账
时间:2022-02-17 09:57:5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本刊评论员 字号:【

  2021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发出强烈信号:耕地红线决不能逾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耕地就是保住老百姓的饭碗。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耕地资源的重要性和战略性,决定了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必须要算好“数量账”“质量账”“保护账”。

  算好“数量账”,守住耕地红线。“农民可以非农化,但耕地不能非农化。如果耕地都非农化了,我们赖以吃饭的家底就没有了。”保障粮食安全,首先就得保证有地种粮。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工作,早在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保护耕地是我们的重大国策”,1986年《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制止乱占耕地”,1998年《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对基本农田划定和保护作出详细规定。

  我国以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创造了伟大的中国奇迹。但我们人多地少水缺,人均1.4亩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成,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深,耕地数量还在继续减少,形势令人忧心。从2021年国土“三调”结果来看,全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与十年前的“二调”数据相比,耕地减少了1.13亿亩。目前,近三分之二的省份耕地保有量突破了耕地红线,近三分之一的省份已低于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面积。

  今天的耕地就是明天的饭碗。我们既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也须守住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底线。这是吃饭的家底,必须把有限的耕地资源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那些肆意占用或破坏永久基本农田的“砸饭碗”行为,必须惩一警百,让违法者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算好“质量账”,稳住粮食产能。“耕地红线不仅是数量上的,也是质量上的”,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告诫,“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还要持续提升耕地质量,保证“农田必须是良田”。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只有精打细算耕地“质量账”,才能确保粮食产得出、供得上、供得优。截至2021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9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还将新建1亿亩。但我国耕地质量总体上仍然不高,利用好盐碱地、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的任务还很重。北方地区盐碱化耕地面积比20世纪80年代增加了30%左右,全国盐碱地总面积约15亿亩,占国土面积10%左右,其中5亿亩左右是可利用的。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显示,耕地质量由高到低共分为十等,平均等级为4.76等,一至三等的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31.24%。现有耕地中,47.87%位于光温条件较差的一年一熟地区;9.35%位于地形条件较差的坡度为15度以上地区;50.33%为利用条件较差的旱地。

  各地要摸清耕地质量底数,加强耕地土壤改良、地力培肥和治理修复,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合纵连横”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的作用。第三次土壤普查和全国盐碱地专项普查即将启动,摸清耕地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不仅是关系到吃得饱、吃得好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福祉保障问题。

  算好“保护账”,要立军令状。“建设18亿亩耕地红线,大家立下军令状,必须做到,没有一点点讨价还价的余地!”2021年底,四川省出台全国首个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省级考评细则,压紧压实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责任,他们的做法值得肯定。各地要在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上下功夫,真正严起来,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承担起耕地保护责任,推行党政同责,失职追责。要全面开展耕地保护检查,严肃查处违法占用和破坏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的行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耕地保护的监督,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及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农田就是农田,不能挪作他用。不能为了经济发展搞变通,把耕地转为建设用地,用良田建养殖场或种花卉果木。非农建设不得“未批先建”,那些违法侵占的耕地,必须“完璧归赵”。要严格实行耕地用途管制,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以“两区”为重点,采取过硬的措施、管用的办法,确保耕地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菜和饲草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新建高标准农田全部用来种粮食。要坚决防止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数量不到位、质量不到位的问题。

  耕地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像保护文物、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好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成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坚强基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