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如何变“凤凰”——记中原学者、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康相涛
时间:2022-02-17 09:43:5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 字号:【

  中原学者、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康相涛,36年如一日致力于地方鸡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为维护畜禽遗传多样性、打造中国“鸡芯”不舍昼夜、不已于行。

  20世纪90年代,大量国外鸡品种进入中国市场,康相涛敏锐地察觉到这种情况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毅然开启了漫长的地方鸡种保护利用研究之路。他提出“单流向”利用保护理念,创新分领域保护技术与多重保护模式,构建系统保护利用技术体系,破解了地方鸡保护与利用兼顾难题。他提出“通用核心系”培育理念,利用国内外优良品种素材,分领域培育出系列“核心系”。创新“快速平衡”育种技术,破解高产、优质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建立繁育制种技术模式,实现低成本、简捷化制种。主持培育两个国审新品种,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32项,为实现“十四五”我国畜禽种业振兴、破解“卡脖子”问题提供了科技创新支撑。

  时刻不忘自己是农民之子的康相涛长年奔走基层,努力探索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长效途径。他将创新资源和专利技术无偿转化,使藏在深山人未知的土鸡蝶变为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金凤凰”。他深入国家深度贫困县淅川县、卢氏县等,将在南水北调丹江水库深山中发现的淅川乌骨鸡成功申报国家遗传资源,将仅有1%产绿壳蛋的卢氏鸡系统选育成知名的绿壳蛋鸡。他与三高集团签订长达20年技术合同,打造出了“固始鸡”这一著名品牌。他在河南、贵州、云南等地建成多个保种基地,先后使30余家企业和8万多养殖场户节本增效、脱贫致富奔小康。他对“校地企农多赢”机制的新探索,使固始鸡和三黄鸡的创新性研究步入了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轨道。他与三高集团“零距离”合作,打造了产学研结合的成功典范。

  康相涛以“忘我之心做事,感恩之心做人”的人格魅力,为地方鸡研究聚拢了一流团队。他带领团队与企业合作共建13个国家、省部级平台,先后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80名,创建的校内“三结合”基地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为行业、产业亟需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先后被国务院、中国科协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来源: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