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幼有所育”作为七大民生工程之首。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多渠道增加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多渠道加快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建设”,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农村学前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高度重视。当前,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发展要求,秉持新发展理念,我们迫切需要遵循系统思维,以文化为切入点构想乡村学前教育振兴的新路径。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进行了大量投资和建设,学前教育发展迅速。但面广量大的农村学前教育仍是当前教育体系中薄弱的环节,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面对存在的问题与新的发展要求,需要遵循系统思维,以文化为切入点构建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路径。
乡村学前教育应该沿循怎样的发展方向?乡村幼儿园如何成为适合乡村儿童发展、乡村家庭需要与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笔者认为,应该更加关注系统性、本土性,发展更多样态、更可持续的乡村学前教育。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需要重新定位乡村学前教育功能,重新认识学前教育的乡村价值和乡村主体性,研究教育发展与乡村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将城乡关系转化为“融合”,强调在“合”的前提下形成兼具城市和乡村之美的新型农村生产生活共同体。
创建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文化
乡村治理力求在实现生活富裕、基层民主、乡风文明、生态良好、村容整洁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完善农村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长期以来,乡村治理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是在“物”的建设上做文章,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乡村学前教育发展也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
“慈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核之一,不仅饱含了成人对年幼一代的保护和慈爱,还体现了人们保护和延续文化的意识,并在发展中扩展为“人和”。“人和”主要是指人事和谐、人心和乐,人与人、人与万物的共生,是新时代乡村既有守护又有创造,既有生态更有情怀的文化内核,意味着乡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重构。在乡村学前教育发展中,则是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人际关联与自然联结,以及童心、童真、童趣对成人文化的反哺,进而通过儿童去影响家人、村民。
从“慈幼”到“人和”,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文化建设,在恢复并重建乡村情感纽带的同时,要创新既有生态更有情怀的乡村学前教育发展路径。
一方面,秉持“慈幼人和,万物共生”的生态智慧,开展文化追寻,创新乡村学前教育发展路径。将“人和”视为乡村社会文化的内核,恢复并重建乡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纽带,明确乡村学前教育发展路径的逻辑框架。另一方面,将学前教育发展路径视为嵌入社会系统脉络的过程。注重乡村各要素共生关系的构建:其一,在促进乡村教育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同时保持与乡土社会共生;其二,将幼儿园、教师、儿童、乡村观念、制度文化等作为相互依存的关系,探明乡村学前教育与乡村“共生模式”的新样态。将乡村幼儿园的发展模式与乡村振兴目标紧密契合、相互交织,凸显“乡村的学前教育”。办园模式和理念上要浸润乡土气息,以促进乡村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
创新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多种样态
乡村建设加速、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向城市转移等社会情景对乡村学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发展多样式、多样态的乡村学前教育。全国各地乡村的具体实际不同,不存在一个完全一致的乡村,“一刀切”的治理理念可能给乡村学前教育发展带来伤害。因此,需要建立并践行乡村学前教育分层发展样式。在县域范围内,乡村居住环境基本分为“留驻村落”“城乡结合”和“整体变迁”三种区域类型。这三种区域类型呈现出三种样态:远离城镇的田园样态,新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结合样态与城镇化后的社区样态,不同的样态也分别对应不同的实践模式。
经典田园式幼儿园。此类幼儿园分布在距离城镇较远的传统村落,规模不大,却是学前教育的托底保障。其发展重点在于保留传统村落的文化发展样态,保障低成本的绿色环保条件,基于乡村的实际居住方式与人口数量,实行托育、幼儿园和小学的一体化整合发展,允许主要养育者、村民志愿者的介入。建设乡村文化与社区活动基地联合体,用新的乡村价值体系以及新的大自然实践开发农耕文化体验等活动课程,充分利用村史馆、农田、树林、健康步道、野外小路等重要的课程场所,吸引城市的孩子参与进来,推动城乡学前教育双向流动与联动。
城乡结合式幼儿园。此类幼儿园位于城乡结合区域,规模较大,占比也较大,其发展应着眼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与共同富裕。开展基于自然的教育实践活动,挖掘运用乡村发生的美人、美事与美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共存共依的教育生态循环。乡土文化作为特色内容与教育内容融合,与儿童生活经验相关联,体现农业现代化的时代意蕴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培育新时代的乡村儿童,繁荣兴盛乡村文化,描绘乡风文明新图景,大棚基地、现代农场、大学城、湿地公园、农耕劳作均能成为担起重任的课程资源,而学前儿童可以成为不同家庭或隔代农民间交流、协同和信任重构的关键点。
中心社区式幼儿园。此类幼儿园随着整体搬迁,开办在社区中心区域,但仍保留着乡村烙印。城乡人口迁移与流动成为常态,幼儿园品质成为人口迁移的核心前提因素,是半熟人半陌生社区的联结纽带。社区式幼儿园承担着一定范围的教育示范与辐射功能,旨在打破壁垒在为周边社区提供优质学前教育服务的同时,也成为美好社区建设的文化与文明基地。此类幼儿园应更多关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关注文化融合、社区融入,尊崇儿童亲近自然的身心发展规律。
创构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机制
在促进乡村教育与时代精神相融合的同时,保持与乡土社会的共契,建构学前教育与乡村互融互促的“共生关系”与“共生模式”,不仅仅强调内容样式上的枝枝相通,更重视在文化深处的根根相连。实现新样态的乡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关键在于机制支撑,机制创构的重点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
支点机制。提升质量、追求公平,使乡村学前教育朝着优质、均衡的方向发展。关注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儿童与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主体,也是乡村生活的主人,改变乡村教育的关键不是单向给予,而是城乡双向的尊重。建立乡村幼儿教师的专业自信,激发其价值主体意识并奠定乡村大爱情怀;为乡村儿童提供在家门口的优质教育,使其在美好环境中健康成长,是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目标。
融合机制。实现城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促进学前教育的城乡融合,使得乡村学前教育新模式走向制度化与系统化。学前教育要与乡村生态融合,实现家园合作,社区渗透。学前教育与乡村文化的融合,让教育成为乡村文化兴盛之载体,着力体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特色课程,让耕读教育落地,促进幼儿园与周围自然环境、社区文化紧密交织,切实提高发展机制的实效性、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慈幼人和,万物共生”的乡村幼儿园样态重构,需要创新多主体共同参与的乡村教育治理新机制,既符合乡村发展的基础和需求,还能够承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以及农民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期待。新样态并非城市模式的照搬与模仿,而是在多重背景下的理论探求和实践创新,融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综合治理核心要义,凸显薪火相传、饱含乡村大爱情怀的学前教育精神赓续。
开拓乡村幼儿教师发展的机制
教育不仅要努力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脱贫成果、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撑,还要进一步发挥其提升乡村文明、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助推广大农村居民生活富裕的作用。乡村幼儿教师是新乡村建设进程中的排头兵。承担多种角色的乡村幼儿教师,既是培育乡村儿童的教育者,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播者与文明乡风的建设者。需要建立乡村幼儿教师的良性补充机制和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大力保障并提升其综合专业素质与能力。当前乡村幼儿教师普遍存在为农离农、外部依赖等方面问题,开拓乡村幼儿教师发展机制需要关注三点。
内外发力培育一支乡村骨干教师队伍。锚定乡村幼儿教师的立德树人、乡村情怀、甘于奉献、乐于创新等核心素养,激发其热爱乡村儿童与土地,保障其获得岗位幸福感、职业成就感与社会荣誉感。
优化教研体制和协同发展机制的创新落地。夯实城乡联盟教研机制,提升乡村教师的教研自信和自主参与性,尊重乡村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特性,探索建设更广阔、更鲜活、更丰富的乡土幼儿园课程。切实支持乡村幼儿教师可持续的专业发展。
乡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路径,在于加快普惠性教育资源的优先发展与创新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乡村幼儿园样态的重构与实践,要求关注乡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相关性、相适性与独特性,在城乡借鉴与互促中实现可持续的优质均衡发展,重构乡村文化格局,建立新型城乡关系。
新时代实现乡村学前教育发展不变的核心是建立乡村与乡村幼儿教师的价值主体意识,激发乡村儿童潜在的生命力,逐渐缩小乡村和城市教育差距,在发展中彰显乡土教育优势与特色,进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尹坚勤,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何锋,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