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条独具广西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访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方春明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夏树 杨勇 魏龙飞 字号:【

  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发展,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单列专章进行部署,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地处沿海沿江沿边,立志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战略新支点的广西,未来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如何走出一条独具广西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农村工作通讯》记者就此专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党组成员方春明。

  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提出“五个扎实”新要求,作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重要题词,这是对新时代广西发展的精准指导,也是广西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坐标和路线图。前不久,广西最后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至此自治区54个贫困县全部清零,和全国一道踏上了新征程,但广西仍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这个最大区情没有变,仍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阶段这个最大特征没有变。方春明认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补上三农这个突出短板。

  “十四五”规划《建议》里有很多新的提法: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对已经摘帽的县继续支持,这些政策都非常清晰,表明中央仍然是把三农当作全党重中之重的工作。

  总书记指出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们有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地方,比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科技产业发展不充分,但与其相比,最大的不平衡不充分还是在三农。在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之后,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无论是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还是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必须补上三农这个突出短板。我们要更加关注三农,将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更多的人力投放到农村,否则很难解决实际问题。过去人家讲,我们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现在农村发展很快,但跟现代化比差距还很大,这个差距是全方位的,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小农经济人多地少分散经营,产业风险大比较效益低竞争力不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农民素质需要提升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这里有一个矛盾,国家希望通过加快城镇化发展,转移农村人口,但中国这么大,终究是转移不完的,就像总书记曾强调过的,哪怕城镇化率达到80%,还有近3亿人口在农村,农村这一块是少不了的。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提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和大部分轻工业原料,农民工是二三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力量,农业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起着“压舱石”作用。同时,农村有广大的市场、广阔的投资空间,6亿农村常住居民消费上来了,可以成为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增长的强大“推进器”。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农业农村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这些都表明三农问题是绕不开的,三农工作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更加重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相比,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三农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更为艰巨的任务、更大的压力和责任。

  3年超1万亿元,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方春明坦言,当前制约广西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三点:一是靠一家一户小生产来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难度大;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缺乏基础设施、产业、科技、人才、金融、体制机制等支撑;三是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但广西已经开始着手破题,方春明表示,广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是要摆脱条条框框束缚,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用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以大思路、大手笔、大气魄谋划和推动工作。

  近日,广西下发了《关于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加快补上“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的实施意见》,推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实施10大工程,力争3年(2021-2023年)内全区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超过1万亿元,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首要任务就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当前,产业扶贫已经挑起了广西脱贫攻坚的“大梁”。全区特色产业已覆盖了118.23万户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覆盖率为96.36%。2016年以来,已脱贫人口中通过产业帮扶实现增收脱贫的有426万人,占脱贫总人数的94.6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底的2773元增加到2019年底的10600元,翻了两番。未来广西要实施脱贫成果巩固工程。持续推进产业扶贫,提升发展县级“5+2”、村级“3+1”特色产业,开展“千企进千村”等活动,建设扶贫产业园和就业扶贫车间,持续推进消费扶贫和旅游扶贫。补上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实施建制村窄路拓宽工程和农村道路安全防护工程,实现10-19户自然村(屯)通硬化道路。实施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信网络信号专项工程等,加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卫生院(站)建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实施基层党组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推动多元化社会扶贫,争取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扶贫项目,实施世界银行贷款扶贫等项目。

  其次是严守粮食安全底线。我国一贯把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首要任务。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落实下去有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政策上还有很多支持,但因为种粮比较效益较低,执行层面各级政府压力很大。农民群众对粮食有天然的感情,粮食虽然不值钱,但他知道粮食保命,所以他会生产粮食,但在比较效益低的情况下,一家一户产出够自家吃的口粮或略有盈余后,不会产出更多的商品粮。落实粮食安全国家战略,完全指望千家万户自觉的小农生产是很困难的。未来广西要实施粮食安全保障工程,必须加大投入,给予粮食生产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真正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让种粮的不吃亏。要开展大中型灌区改造,到2023年建成320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发展现代粮食种业,提升低温准低温储粮能力,做大做强主粮加工业,打造区域性粮食物流产业园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

  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让农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广西是全国农业大省区,生态优势明显。围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各级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作出的“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方春明用“千百亿”向记者阐述广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的成果。

  广西已经打造出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畜等千亿级产业;蚕桑、中药材、优质家禽等500亿元产业,推动休闲农业发展成为超300亿元产业,食用菌发展成为200亿元产业,茶叶产值超100亿元。全区蔗糖产量占全国60%以上,蚕茧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占世界40%份额,横县茉莉花产量和花茶产量占全国80%以上、占世界60%以上。全区蔬菜(含食用菌)年产量达3550万吨,水果年产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达2150万吨。未来广西要实施特色产业增效工程,继续发展优势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现代渔业、蔗糖产业、现代林业。建设规模化、优质化、品牌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富硒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发展规模化屠宰、加工及流通业。发展水产品加工,振兴南珠产业。开展糖业降本增效行动,打造蔗糖全产业链。发展林下种养经济和森林康养产业,改造提升人造板、竹藤、非木质林产品加工产业。

  目前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已经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前端有科技支撑,中端有龙头带动,末端有销售保障。全区已累计认定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3万多个,已获批13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7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三黄鸡、罗汉果等一批农产品入选2020年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名单,11个品牌上榜首批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到2023年,广西将新增建设150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一批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实施现代农业支撑工程,建设沿海现代渔港,加强动植物保护,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数字农村和智慧农业。

  广西地处边疆,向内地市场销售蔬菜水果就需要发展冷链物流,方春明特别指出,这几年政府下气力搞一些地头冷库,能放十天半个月,延长了市场销售周期,发挥了很大作用。未来广西要以此为契机,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完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到2023年,建成15个骨干冷链物流中心、35个区域性冷链物流中心和1000个基础性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项目。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分拣包装、冷藏、运输、初加工等设施。建设县乡村三级配送体系。要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开展25个“互联网+”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规范化示范建设,支持50个农产品主产县开展产地市场规划,扶持建设50个县级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试点、100个村镇地头市场规范化试点。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水平,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经销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化改造,培育农产品电商“网红”、网络营销师,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子商务。要拓展农业开放合作。加强境外境内农业合作示范区(试验区)建设。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供深、供港和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开展桂台农业合作,打造桂台农业合作示范基地。

  除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也需要全面提升。方春明在调研中发现,村卫生室普遍连打个针都打不了,遇到病患只会开些常用药;一些条件差的村里缺老师,学生留不住,形成恶性循环。未来广西要实施公共服务覆盖工程。要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达标建设管理。改善乡村教师待遇,推动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提标扩面。推进农村幼儿园建设,发展多元普惠幼儿园,支持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要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到2023年,力争全区95%的县医院、县中医院达到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要求。提升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救治服务能力,支持中心乡镇卫生院参照国家二级综合医院基本标准建设,建设完善村级卫生室。要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开展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文体广场、村(社区)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建设一批县、乡、村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基地或中心)。实施健康广西体育惠民工程,完善村级健身场地设施。

  1万亿元资金从哪里来?

  方春明表示要通过多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一是扩大地方政府债券用于农业农村规模。通过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增加用于农业农村额度,加大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高标准农田等符合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条件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

  二是保障财政支农投入。加强“三农”投入保障,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按规定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

  三是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争涉农贷款余额、增速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引导金融机构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全面推行温室大棚、养殖圈舍、大型农机依法合规抵押融资,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活体畜禽和林权等抵押贷款。鼓励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业务。鼓励开展县域农户、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由自治区统筹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鼓励开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模式。建立自治区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融资平台,扩大农业信贷担保业务规模。拓展政府外债支持项目建设渠道。

  四是引导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有序设立投资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鼓励采取PPP模式实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上市或到新三板挂牌。促进村集体投资,提高集体资金使用效益。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