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新时代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董进智 字号:【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应当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把握新时代的鲜明特征,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积极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的路子。

  乡村艺术化是指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唤醒农民的主体意识,调动农民的内在情感,激发农民的创造天性,让他们作为主体,同艺术家、企业家、市民等各界人士一起,重新审视乡村,重新发现乡村的内在之美,因村制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艺术创造和艺术体验,把乡村的人居环境和日常生产生活艺术化,建设诗情画意、各美其美的美丽乡村,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让美丽乡村成为现代化强国的标志、成为美丽中国的底色。

  这样的乡村艺术化,可用四句话来描述。一是自然山水。天蓝地绿、山青水碧、风清气爽、鸢飞鱼跃,表现出大自然的和谐,这是乡村艺术化的天然底色。二是艺术田园。田园景色随区域、季节而变幻,并在日月照耀下,与山川、村落交相辉映,这是乡村艺术化的鲜明特色。三是农耕体验。与鲜活的动植物打交道,可变农业劳动为农事体验,从中分享农耕之美,这是乡村艺术化的文化标识。四是诗意栖居。有了自然山水、艺术田园、农耕体验,再加上优美的人居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乡村便成为人们向往的诗意栖居之地,这是乡村艺术化的综合体现。

  从我国农村的巨变和发达国家乡村的演变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看,乡村艺术化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尽管人们仍然关注着乡村“空心化”现象,但是,从世界各国看,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必然要经历一场痛苦的蜕变和重生。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说明,未来我国的乡村将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李子柒视频和“丁真的世界”,则让人们更加向往带着乡愁的诗意乡村。这正是乡村艺术化发展的土壤和动力。

  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必须以发展为前提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一定带来艺术的繁荣,艺术的繁荣也可能发生在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作为艺术与乡村融合的乡村艺术化却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只有当人们越过温饱、进入小康、向农业农村现代化跨越的时候,乡村艺术化才会逐步形成发展浪潮。因此,乡村艺术化发展,必须首先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个振兴”上下功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要求,“十四五”期间的乡村振兴将着力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乡村艺术化的基本前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应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有序地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

  当然,乡村艺术化发展也不是机械地对应于乡村发展的某个阶段。事实上,一些贫困村在脱贫过程中就走上了乡村艺术化发展的路子,并且因艺术而获得了发展的新动能,这正是人们所说的“艺术点亮乡村”。相反,一些基础条件较好、经济发展较快的村,村民的文化艺术需求却不见增长。这倒值得反思。

  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需要重新认识艺术

  艺术是开放的、不断演变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只是用画廊、歌剧院、博物馆、收藏家的眼光看艺术,显然艺术是乡村玩不起来的“洋玩意儿”,乡村艺术化便无从谈起,只能是艺术家们下乡搞点创作、展示之类的活动。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建设美丽乡村、增加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来看,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日常生活中。

  或许,只要农民群众带着情感、用心做事、沉浸其中,以至于忘了我是谁、在做什么、为了什么,达到了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讲的“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的“高峰体验”这样的境界,就有了审美的、艺术的体验,就能把每一件事做成艺术。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所说:“聪明的技工投入到他的工作中,尽力将他的手工作品做好,并从中感到乐趣,对他的材料和工具具有真正的感情,这就是一种艺术的投入。”

  这可能也是一些近现代理论家、艺术家们说艺术是游戏、艺术是生活、艺术即经验、艺术即直觉的原因吧。这样的艺术,重在创作主体的投入和体验。别人是不是把它看作艺术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参与者实实在在的从中获得乐趣,获得启迪,进而获得心灵的净化,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需要重新审视乡村

  从汉字的辞源上看,“艺”最早指的正是“种植”,这说明艺术与乡村有着天然的联系,说明艺术最初正是源于乡村。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把城乡对立起来,认为城市才是人类文明的象征,乡村则是愚昧落后的代名词。显然,这里必须打破传统工业化、城市化中形成的思维定式,重新认识乡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意识到,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人们由此看到,乡村有着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独特价值和山水、田园、农耕、院落等多样化的内在之美。

  我国著名美学家高建平特别强调了乡村的田园生态之美、传统故事之美、有机生长之美和家园情感之美。乡村之美是乡村内在的,不是从外面给乡村贴上去的,并且同城市之美形成鲜明的对比。乡村艺术化发展就是要彰显乡村价值,发现、挖掘和展示乡村内在之美,让乡村更有韵味。

  所以,一些地方把旧轮胎、废电视机、破自行车等废旧物品搬到乡下去,为乡村植入“艺术”,打造景区景点,是值得注意的。绝不能以艺术化之名,把乡村变成城市的“垃圾场”。

  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需要彰显个性魅力

  过去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往往一个地方打造出来了,其他地方便会争相学习,甚至把别人的做法原模原样地搬回去。有的地方还抄到了国外,搞起所谓的“欧洲风情小镇”。

  应该说借鉴是有益的,但复制却是乡村艺术化的大忌。不管你复制谁,复制得怎样,一时引起了多大的轰动,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必须看到,不同的地方,其自然条件、历史演变、经济基础、文化底蕴、社会生活是各不同的,各有各的优势和特点,需要突出个性,绝不能千村一面。另一方面,人们的审美情趣更是千差万别,需求多样化日益显著。

  而个性正是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品质。一般说来,没有个性就没有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往往与是否有鲜明的个性直接相关。凡是没有个性特征的所谓“艺术”,不管出自谁的手,都注定不会有生命力。

  因此,乡村艺术化不管从哪个方面入手,侧重哪种样式的艺术,都必须发挥各自的优势,突出各自的特色,彰显各自的个性。即使是同在一个地方、各方面情况也都差不多的村庄,也应通过艺术设计和丰富的文创活动,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赋予各自鲜明的个性,展示艺术化的魅力。只有特色鲜明、各美其美,乡村艺术化才有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

  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需要坚持农民主体

  有人以为,乡村艺术化是艺术下乡,是艺术家们的行为。似乎普通老百姓在艺术问题上就没有话语权,农民只是艺术乡村建设的旁观者和被动接受者。这样的认识显然是狭隘的。

  乡村艺术化当然需要政府、艺术家、企业家等多种角色参与,但主角无疑是农民群众,乡村艺术化本质上是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自觉实践。强调农民是乡村艺术化的主体,是因为乡村是他们生长、生活的家园。山山水水都布满了他们的足迹,一草一木都融入了他们的情感,一砖一瓦都洒满了他们的热血,一声一响都牵动着他们的心灵。村庄是属于他们的,乡村艺术化当然由他们说了算。

  只有当农民群众了解艺术,重新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以主人翁的身份,怀着满腔热情,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乡村之美挖掘出来、展示出来,营造出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才能真正实现乡村艺术化,乡村才会让人们更向往。

  强调农民主体并不排斥各方面的参与。乡村艺术化要有艺术家的启蒙,艺术家进村能让村民们懂得艺术是什么、艺术与他们有什么关系、怎么用艺术来建设美丽家园;要有政府的鼓励,好的政策能激发农民的创造性;要有市民共创共享,市民们来了才更有生机和活力。

  不用否认,乡村艺术化发展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很多问题都有待研究,已经获得的认识也可能被实践所颠覆。但是,越来越清楚的是,乡村艺术化源于乡村,是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探索乡村艺术化发展之路,既要融入现代文明,又要留得住乡愁,在现代化进程中展示乡村之美,使乡村与城市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作者系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