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好耕地不仅关系我国粮食安全,更关乎民族兴亡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辛贤 字号:【

  我国的耕地资源十分短缺,耕地总量仅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8%,却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适宜开垦的耕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高质量耕地资源的稀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采取‘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中外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保护好有限的耕地资源,不仅仅是关系粮食安全的关键问题,更是关系民族存亡、文明兴衰的重大问题。

  加强耕地保护是保障居民食物需求不断升级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不懈努力和奋斗,我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依靠自身力量有效实现了粮食的基本自给,“吃不饱”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并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居民食物消费也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转变。耕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我国制定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了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然而,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城镇建设用地对耕地形成挤占,工业污染和农业粗放生产等对耕地质量形成了严重的破坏。面对未来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仅要保护好耕地数量,更要保护好耕地质量,只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保护好,才能保障好国家的粮食安全。

  “吃得饱”已让耕地资源不堪重负。粮食产量“十七连丰”的背后是耕地资源的密集使用和耕地质量的退化。2020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13390亿斤的历史最高水平,连续6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这意味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较高水平。人均粮食产量达到了475公斤,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世界粮食安全标准线,成功解决了14亿人的吃饭问题。但粮食产量增长的背后是农业生产要素的密集投入。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站上了13000亿斤的台阶,2005-2015年期间,我国粮食产量增加了36.5%,这一时期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了14.1%,是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幅的2倍,农业用水增长了7.6%,是工业用水增幅的2倍,化肥施用量增加了26.4%,耕地亩均化肥使用量达到29.7公斤,是世界安全警戒线的2倍,农药使用量增长了22.2%。化肥农药过度使用使得我国耕地质量显著下降,耕地酸化、土壤板结等问题也逐渐显现,保障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吃得好”需要更多的耕地资源。过去十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率提高,居民对油脂、蛋白质、糖类等食品的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达到101.6万亿元,比2010增长了146.5%;人均GDP连续两年突破1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了130.1%,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6%,比2010年提高近11个百分点。收入水平增长和城镇化率的提高,使居民的生活需求产生重大变化。2013-2019年,我国居民对肉类的人均消费从25.6公斤增长到29.5公斤(2018年),增幅为15.2%;禽类从7.2公斤增长到10.8公斤,增幅为50%;水产品从10.4公斤增长到13.6公斤,增幅为30.7%;蛋类从8.2公斤增长到10.7公斤,增幅为30.5%;奶类从11.7公斤增长到12.5公斤,增幅为6.8%。

  面向2035年,我国居民收入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过程中,食物结构还有巨大的升级空间。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还会进一步提升,对肉、蛋、奶的需求还会持续上升。当前我国人均GDP约1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至少还需要翻一番。按照2013-2019年食物消费增速,肉类消费将增加63.3%,达到48.2公斤;禽类消费将增加115%,达到19.4公斤;奶类消费将增加20.5%,达到15.1公斤。我们还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些测算结果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

  保障居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需要更多的耕地资源,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