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执着一粒种薯——山东希森马铃薯育种产业调查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琦琪 字号:【

  2020年秋,内蒙古商都一派繁忙的收获景象。种植户们坐在刚刚翻出土的马铃薯堆旁,举着最大的一颗当“电话”,打给远在山东的梁希森:“今年‘希森6号’一亩出5吨多,我想预订明年的种子!”

  2021年4月,山东省科技创新大会上传来好消息,由希森集团完成的“高产多用途希森系列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作为产业突出贡献类项目,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位于黄淮海平原的山东省乐陵市并不是马铃薯主产区,但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家马铃薯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拥有18个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涵盖早熟鲜食、加工专用和营养型等各类专用型品种,堪称“土豆育种的王国”。

  突破单一品种难关,“我们不比发达国家差”

  1955年,梁希森出生在鲁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房地产事业的成功,本世纪初就已是资产过亿的富翁。他转行做土豆育种的原因,却意想不到的简单:小女儿最爱吃某国外连锁餐饮品牌的薯条,想自家炸却得知,这些专用土豆品种全部来自国外。这让一直想转行农业的梁希森找到重点:“国外能研究出专门炸薯条的土豆品种,我们也能!”

  马铃薯在我国种植面积8000多万亩,面积、总产都居世界第一,单产却仅居世界第93位,品种落后是主要原因之一。2001年,梁希森在家乡黄夹镇租地买设备,单枪匹马开始种薯研发;2005年,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在许家新村正式成立;2007年,组建起全国唯一的“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杂交几十亩,‘一株有用的都没有’是常事。行业门槛高、技术要求严、投入周期长,坚持下来太难了。”乐陵基地总经理孔海明对记者说,梁希森董事长前前后后卖掉了全国多地的房产,最爱的豪车也或卖或押,共投资30多亿元。

  数年不停地投入和更新,海量数据和实践经验终于开花结果,希森系列新品种接连诞生:“希森5号”淀粉含量高,相比6~7吨才能加工1吨全粉的普通马铃薯,“希森5号”4吨就能加工1吨全粉;有“紫玫瑰”之称的“希森8号”富含花青素和多酚等抗氧化活性物质,市场售价每斤可达5~6元;耐盐碱育种已初见成效,让寸草不生的盐碱地长出新希望。

  2018年夏,二十余位专家对山东高密市种植的“希森6号”进行现场测产。结果显示,“希森6号”单季亩产达到9.58吨,这不仅比当时全国平均1.3吨左右的单产是个巨大突破,还再一次刷新了马铃薯单季亩产的世界纪录;更重要的是,它的问世结束了国内黄肉薯条加工没有专用品种的历史。“‘希森6号’用了11年才选育成功,个头大,薯型好,干物质高,抗病强。既能鲜食,又能炸薯条,还能加工成全粉、淀粉。堪称目前‘最完美’的马铃薯品种。”梁希森自信地对记者说,我们的马铃薯不比发达国家差!

  每个育种人都知道,种质资源是新品种不断被产出的土壤。如今,希森集团建成全国最大马铃薯种质资源库,2400多份种质资源保存在此。通过与哈萨克斯坦、埃及等国家的合作交流,希森集团还把新品种推广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种植8万多亩。

  但资金紧张、知识产权保护也是企业面临的头疼问题,早年间,梁希森时常要借高利贷才能渡过难关;由于市场逐步扩大,假冒品种也困扰着企业的声誉。他呼吁社会共同提高品种权保护意识,加强对非法制种的打击,加大对原始创新的支持力度,为新品种的诞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拉起脱毒种薯推广线,“农民觉得好才是真的好”

  显微镜下,人们能清楚地看到马铃薯芽里三层、外三层的精细构造。研究人员用针将叶芽一层层拨开,直到露出最中心的叶原基,将其剥离下来放在培养皿中。这就是脱毒薯种的最原始形态。

  “较少使用脱毒种薯,是造成马铃薯单产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乐陵市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刘新华对记者说,“曾经农民对马铃薯种先天携带的毒性认识不足,随着芽苗在生长过程中一步步显现毒性,结出的马铃薯产量质量都不合格。”种薯脱毒的过程,就是要赶在发芽前病毒生长速度慢时,将尚未感染的顶芽摘下来,进一步扩繁,育成原原种、原种后结出不带毒素的商品种薯。使用脱毒种薯不仅省了农药,还能带来更多的产量和更优的品质。

  原原种的繁殖在温室大棚中进行。“使用营养液和基质做无土栽培,防止土壤带细菌;大棚外置一层网纱,既通风又防虫。”原原种繁育基地负责人张仁辉说。

  为了推广脱毒种薯,集团用过给农民直接发种子的老办法、笨办法。但这些种子农民不愿种,也不会种,最终只好在仓库里吃灰。收获时节,梁希森并没有听到脱毒种薯的好消息。怎么办呢?大家议论纷纷:让农民“眼见得实”最重要。

  秋风起,使用脱毒种薯种植的马铃薯收获在即。在梁希森召集下,全国500多名供销商齐聚内蒙商都基地,他们一人带着两个敢于尝试的农民。现场收获的马铃薯个大光滑、产量又高,在场的农民禁不住发出声声赞叹。第二年,全部脱毒种薯被各地种植户提前订走。

  为了解决农民不会用种的问题,希森集团为农民提供栽培技术指导。他们成立技术服务部,根据品种特性,各地“光温水土气”条件,分区域、分品种组织线下培训,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指导配套栽培技术,帮助薯农解决种植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集团在山东乐陵、北京延庆、内蒙商都建设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基地,年可生产原原种8亿粒、脱毒种薯15万吨。截至目前,希森系列品种种薯已在全国24个省、自治区推广应用,累计种植推广面积3150万亩。当前,希森集团正加速向刚脱贫的地区推广脱毒种薯,让当地农民卖上好价钱。

  打造马铃薯主食产品,“别拿土豆不当干粮”

  2015年,我国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早年办过面粉厂和馒头厂的梁希森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马铃薯可以做成馒头吗?“面筋”是制成蓬松暄软馒头的必要条件,但马铃薯粉中面筋太少,做出的馒头不成型。有的企业通过使用食品添加剂可将馒头中马铃薯全粉的含量提高到70%,一个馒头卖5元钱;但梁希森认为,这样做出来的馒头尽管马铃薯全粉含量高,但成本高、不适合大众消费,况且老百姓在自家蒸馒头过程中更不会使用食品添加剂,这也是“马铃薯馒头遭到误解的一大原因”。

  经过数次试验,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发现,并不是马铃薯全粉越多越好,而是控制添加量在10%~30%,这样的“薯麦混合”馒头既好吃,成本也可控。希森集团尝试和本地馒头厂合作,普通馒头一个卖5毛,马铃薯馒头卖1元到1.5元,产品已是供不应求。目前,希森集团已研发出马铃薯全粉制作的馒头、面条、点心等五大系列六十余个品种的主食产品,用“接地气”的方式让消费者不知不觉中习惯马铃薯粉的口味。

  作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农民企业家,梁希森对农民总怀着深厚的情感,站在农民角度想问题是他的习惯。他说,当马铃薯真正成为“第四大主粮”时,我国将会节约更多的土地和水资源,薯农也能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而更加富裕。

  打好“种业翻身仗”,需要更多育种企业脚踏实地开展技术创新,政府更需做好服务。梁希森计划今后每3年推出一个新品种,早熟、高淀粉、耐盐碱马铃薯将是未来育种的新方向。

  当前乐陵市正配合希森集团品种研发,全力做好服务和支撑,成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专门制定良种繁育基地发展规划和产业推进工作方案,在土地、投融资、科研项目和人才引进上给予优先支持。乐陵市委常委赵攀对记者说,下一步乐陵将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育繁推一体的育种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公司+研发平台+研发团队”协同创新机制,实施重大品种联合攻关,做好种业发展大文章。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