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地动山摇,今朝巨星陨落。2021年5月22日,当大家还没完全从青海、云南多地地震中缓过神来,一条消息就让国人再度心痛: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去世,享年91岁。
来时忍饥饿,去时粮满仓。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一生扑在让人民吃饱饭这件事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学习袁隆平同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5月24日上午,连续下过两夜雨的北京显得有些阴沉。在社党委带领下,中国农村杂志社全体青年干部共聚一堂,缅怀袁隆平院士,追忆袁老生平事迹。
不忘历史,珍惜每一粒米
禾下乘凉,一梦一生。
幼年饿过肚子的袁隆平对饥饿有着难以磨灭的阴影:“悲惨的情景刺痛我的心,让我深切体会到什么叫做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什么都谈不上。”在父母的阻拦声中,青年袁隆平报考西南农学院并在毕业后去往偏僻的湖南安江农校工作。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他日复一日蹲在田里,用手拂过一株株稻穗,观察长势、特性,寻找那从未被发现的雄性不育株。他不盲从世界权威,面对艰难的科研条件和冷言冷语,从未放弃对杂交水稻的探索。
我国的水稻是“核武器”。在袁老的带领下,中国杂交稻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目前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已达2.4亿亩,仅每年增加的粮食就可养活8000万人。在当前世界格局发生深刻改变的背景下,我国稻米已经实现100%完全自给,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水稻种子100%完全自给,赢得了打好“种业翻身仗”的主动权。当被问起是否担心中国再回到饿肚子时代的时候,他平静且肯定地说:“不可能了。”
会上,青年同志们梳理了袁隆平院士一个个或感人至深或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在纪录片《时代我》中,袁隆平看到自己的表情包“还是吃得太饱了”,他先是开心地笑了一下,随后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年轻人不知道,饥荒的时候,没饭吃真难受,能饿死人啊”;当在武汉市与中小学生交流时,袁隆平澄清了累倒还不放弃研究的不实新闻,并说:“累倒还工作不值得提倡,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当西南大学学子向学长袁隆平询问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想我没有什么秘诀,我有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书本知识、电脑技术都很重要,但书本、电脑种不出水稻,只有试验田里才能长出希望的水稻”。
挨饿的历史警钟长鸣,提示后人不仅要增产开源,还要节流。参会的“80后”“90后”虽然较少有吃不饱饭的经历,但他们纷纷表示,不能忘记今天的极大富足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农业科研工作者数以年计奋斗而来,要认真学习《反食品浪费法》,将厉行节约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去。
如今,袁院士带着禾下乘凉的梦想和对杂交水稻这个“孩子”的依恋,与世长辞。牢记挨饿的艰苦岁月,就是以史为鉴;珍惜每一粒米,就是对袁老最好的致敬和告慰。
心怀农民,永葆奋斗活力
守望稻田,大爱无疆。
21世纪以来,已到退休年龄但仍坚持在科研一线的他又带领团队研究超级杂交稻和海水稻。目前,前者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不断刷新水稻最高亩产;后者将让我国1亿亩盐碱地得到长足利用,是中国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方向的一面旗帜。
让水稻高产、再高产、超高产,是他91载辛勤耕耘的目标和成果。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依旧惦记着田里的第三季杂交稻。青年同志表示从袁老的身上体会到,找到无限热爱的事业并奋斗一生,是在平凡中孕育伟大的先决条件,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袁老曾说,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如果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没有感情,就很难成就一番事业。他不仅热爱自己的国家,而且胸怀世界,尤其是那些还没有解决温饱的地区。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