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建设数字乡村标杆地 为农业增效为乡村赋能为农民谋利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杭州市委副书记 佟桂莉 字号:【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是数字乡村全面“布局”和重点“破局”的关键阶段。近年来,杭州市始终坚持把数字乡村建设摆在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率先实现共同富裕的突出位置来谋划,紧紧抓住临安区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创建全省数字乡村示范市的契机,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第一城”“数字治理第一城”优势,创新提出“1335”的总体部署,不断完善“市级抓统筹、县级建平台、乡镇优功能、村级重应用”四级联动机制,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全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

  锚定一流目标。围绕“数字乡村标杆地”总目标,确定“1+5”的思路框架:“1”,即一个数字乡村驾驶舱;“5”,即乡村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治理、数字服务、数字生活5大建设工程,以数字化改革撬动乡村全领域全方位改革,聚力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促进共同富裕的新通道、乡村数智生活的新样板、杭州‘三农’品牌的新标识”,努力让农业插上数智的翅膀,让农村实现数智的治理,让农民享受数智的生活。

  明确三大任务。规范数据标准。整合归集乡村人口、资源、产业等各类基础数据和指标,形成统一标准数据库,建设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数字驾驶舱。按照“市区统建、镇村应用”原则,加快推动市、区县、镇街、村社四级数字驾驶舱全覆盖,实现基建、服务、产业、生活、治理等五大领域综合集成、高效协同,构建全市一体的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突出应用场景。围绕实用、管用、好用,以满足群众诉求为出发点,精选切口小、高频次、高关注度、高获得感的事项,着力回应化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

  把握三对关系。一是“统”与“分”的关系。“统”是突出改革的系统性、集成性,不搞重复建设。以数字乡村驾驶舱为总抓手,集成全市数字化改革党政机关整体智治共同富裕版块、数字政府乡村振兴应用版块、数字社会数字乡村综合场景应用版块等各类涉农数据,做到步调一致、高效协同、整体推进、共建共享。“分”是注重规定动作的对上承接和自选动作的自主创新。按照国家和省市数字化改革对应的涉农任务,做好核心任务梳理和场景设计,积极鼓励基层首创精神,实现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应用场景创新相结合。二是“管”与“用”的关系。坚持管理端和用户端“两端同赋能”。各级数字驾驶舱作为“管理端”,着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问题、防范问题”上下功夫,突出信息集成,深入完善分析预警、应急处置等功能,抓早抓小,重塑党政机关与农村、农户、企业等各类主体的机制制度链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政策回应慢的难题,尽快实现面向基层的移动应用一端集成、多端输出,促进高效协同。以“浙里办”为总集成的“用户端”,着重在聚焦场景应用上做文章,强调问需于农、问需于企,全面融合惠农利民的高频刚需服务,开发一批具有“辨识度”的“现象级”应用,确保好用管用,让群众爱不释手。三是“实”与“虚”的关系。坚持工作推进与制度建设、理论研究同步走,在推进平台和应用建设的同时,增强实践探索和总结提炼,使制度体系、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方式方法与数字化的农业农村相适应,加快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制度体系。

  突出五项重点。坚持“选准场景+打通数据”模式,以需求导向,打造小切口的多跨场景,以数据化促进智能化、智慧化,提升工作的实效性。做实数字基建。加大新建和改造的投入力度,推动以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建设,推进乡村电网、水网、路网、宽带网等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协同推进乡村农产品终端服务平台、商业和金融等方面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完善的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做强数字产业。以数字化技术贯通乡村产业供需两端的无缝对接,以需求侧的精准化倒逼供给侧改革,以需求端的数据分析提升供给端的农产品质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工厂、园区、基地等进行数字化转型,努力打造数字化标杆。围绕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三产融合、直播走播、网上农博、农事节庆等,加快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数字化建设,不断培育乡村数字新经济。做优数字治理。围绕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乡村生态资源、人居环境、农房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数字化管理系统,推动城市大脑场景应用向乡村延伸。优化“基层治理四平台”,释放“互联网+四治融合”新效能,创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动党务、村务、财务网上公开,提升乡村善治水平。做深数字服务。按照数字社会综合应用要求,以便捷乡村服务为目标,推进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加强对水、电、煤气、气象、交通、社保、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数字化集成,让村民充分享受数字化、智慧化带来的便利。做精数字生活。秉承绿色低碳理念,综合集成气象、文化、休闲、健身、购物等各类日常应用场景,提升农民数字化应用能力,丰富乡村数字生活,让乡村农民与城市居民一道共享数字化改革红利。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