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利用,多次视察黑土地保护利用情况,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强总理提出明确要求。胡春华副总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农业农村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与有关部门一道,加强工作指导,积极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基石。
强化顶层设计。2017年,经国务院同意,原农业部等6部委印发了《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明确到2030年实施2.5亿亩黑土地保护任务。去年,经国务院同意,农财两部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部署在东北适宜区域实施保护性耕作1.4亿亩。近日,国务院审定同意《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期间实施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其中,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万亩,治理侵蚀沟7000条,推广多种类型的保护性耕作5亿亩次,实施有机肥深翻还田1亿亩。
推进综合治理。加强工程建设,已累计在东北四省区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8亿亩,通过改造坡耕地,治理侵蚀沟,增厚耕作层,遏制黑土“变薄”取得积极成效。推广农艺措施,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1050万亩、少耕免耕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面积4600多万亩、深松整地3亿亩次、秸秆综合利用还田面积3.8亿亩次,治理黑土“变瘦、变硬”效果明显。
推动模式创新。将秸秆深翻还田、免耕少耕、粮豆轮作、增施有机肥等单项技术组装集成,形成了以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为关键技术的“梨树模式”,以秸秆粉碎、有机肥混合深翻还田为关键技术的“龙江模式”等10多种保护利用模式,因地制宜推动不同地区耕地地力提升。
构建制度机制。积极推进法规制度建设,东北四省区都颁布了耕地保护法规,吉林省专门颁布了《黑土地保护条例》,推进了黑土地保护利用法制化。探索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形成中央部门指导、地方政府组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的黑土地保护格局,集中连片开展治理保护,提升治理成效。探索多元投入机制,在积极争取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以奖代补等多种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总体看,在中央有关部门和四省区党委政府共同努力下,黑土地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但是,任务依然艰巨,耕作层变薄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还需要多措并举,持续治理,久久为功。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实施黑土地保护工程,持续推动解决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问题。
一是强化履职尽责,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农业农村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把黑土地保护当作一件大事要事,抓紧抓好;把推进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作为黑土地保护的首要任务,落实落细。农业农村部将按照《实施方案》的统一部署,每年年初编制下达任务清单,明确各省各县不同治理措施的年度任务。地方有关部门要抓好任务、资金落实和组织实施。特别是县级要统筹整合相关项目资金,聚焦集中连片地块,实现综合治理,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二是强化统筹衔接,形成合力推进机制。部省之间建立更加密切的联动机制,强化目标引领,工作协同,确保《实施方案》落地到位。相关部门之间建立协同推进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农业农村系统内,进一步强化有关黑土地保护政策、项目统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要向典型黑土区倾斜,确保工程治理措施到位。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深松整地、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耕地轮作试点等项目,统筹支持免耕少耕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综合利用碎混还田等多种类型的保护性耕作模式,优先满足《实施方案》中农艺措施治理任务需求。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调动农民积极性。强化工程示范,着力建设1800万亩的标准化示范区,既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五统一”要求,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的面积上图入库;又要针对黑土退化问题,集中连片开展综合治理示范。强化技术示范,组建专家指导组,加强分类指导,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区域开展示范推广。加强产学研协作,开展联合攻关,研发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强化主体示范,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承担治理任务,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探索开展耕地地力补贴发放与黑土地保护措施落实挂钩试点,调动广大农民用地养地积极性。
四是强化绩效评价,完善监测监督制度。组织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相关政策项目的绩效评价,推动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压实治理责任。进一步完善黑土区耕地质量监测体系,跟踪耕地质量变化和综合治理成效,推动健全黑土地保护督查考核机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黑土地保护执法检查,指导地方深入开展盗挖黑土泥炭问题全面排查和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黑土地行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