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智能协作 甘蓝自动采收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琦琪 见习记者 宋晓娜 字号:【

  进入北京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迎接记者的是一台小狗形态的机器人。在工作人员的控制下,“小狗”摇头晃脑、身形轻便,能在田间地头完成跑跳、翻滚等一系列动作。据介绍,“小狗”身上加装实时检测和拍照设备,让人们不用出门就能知道田里作物长势和土壤墒情。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每年评选十大引领性技术,在全国示范推广。“蔬菜规模化生产人机智能协作技术”是2020年十大技术之一。这项技术以5G、物联网、遥感、大数据分析、智能装备、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装备集成为支撑,在甘蓝全生产周期应用人机智能协作管理。

  “天地协作”实现甘蓝无人采收

  在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人机智能协作采收露地甘蓝的过程。作业时,无人驾驶拖拉机通过北斗GPS导航系统定位,自动将采收臂与种植行对齐,并按照提前编好的行车路线缓慢行进。同时,采收臂对甘蓝进行采收,通过臂上的传输通道将甘蓝运至并列行进的运输车中。

  据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大数据智能部副主任朱华吉介绍,这种现代的生产方式改善了传统人工生产存在的作业质量参差不齐、用工荒、价格贵等问题,缓解了劳动力压力、提高了作业效率,具有全天候农作物看护、多类型智能装备协同作业等新功能。

  具体说来,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采用智能化、无人化手段进行作业与管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可减少人工投入成本90%以上,平均提升生产效率十倍以上。具体到移栽环节,人工移栽1人1天1亩,人机智能协作移栽1人1小时1亩;而在收获环节,人工采收1人1天1亩,无人采收40分钟1亩,后者效率是前者的12倍。

  未来大面积推广仍需破解多项难题

  新技术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要考虑成本、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需要多行业协同配合。在露地甘蓝人机智能协作高效采收作业现场,记者注意到,与无人采收拖拉机相配合的运输车仍是人工控制。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华瑞解释说:“无人运输拖拉机系统集成时间久,目前还未能达到量产水平。”

  吴华瑞介绍,要实现全程无人化生产,“难度最大的是移栽”。若要全程使用无人驾驶机具进行生产作业,首先需要标准化种植,实现品种、行距、株距与机具的配合,才能确保采收顺利有效。

  人机协作的生产模式对农机手的工作内容也提出了新要求。“无人化作业需要按照预先设定的样点采集数据,通过人工将坐标、路径规划和数据信息等输入无人控制系统之中;机具故障维修同样离不开人。”负责采收机械售后服务的技术员杨虎彪说。

  对于开展无人化、智能化生产所用的系统与机具,吴华瑞解释道,此类机器价格昂贵,不适于一家一户的购买与使用。在未来实际推广中,更适合由专业服务组织统一购买,采取租赁等形式服务农户,开展跨区规模化作业。

  作为全国引领性技术,蔬菜规模化生产人机协作技术将到甘肃等地继续开展试验,应用到胡萝卜等作物的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与品种的差异,在原有机具和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专家经验与农艺要求,重新配置机具参数,建立操作规制,探索解决方案。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