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本欣一片“榛情”在山林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字号:【

  “我是农民的儿子,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有很深的感情。”魏本欣说。

  65岁的魏本欣,在山东诸城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在别人看来,原本创业有成的他,辛苦了大半辈子,“功成身退”后可以过上侍弄儿孙、乐享天年的幸福生活了。可是年近古稀的他,却没有赋闲下来,而是选择了一条常人难以理解的人生路:在漫山荒野处种满榛子树,带着老乡们脱贫致富。

  退休之后上山种树

  商海浮沉40年,魏本欣在“农工商”各业摸爬滚打了40年。1999年,魏本欣成立了华欣铸造有限公司。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前,公司连续多年每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亿元。20年来,公司累计上缴国家税金3亿多元,是全国铸造行业综合百强企业。7年前,作为华欣铸造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他,选择了退休。

  夏天有点绿,冬天野茫茫,沙尘到处飞,一片片凄凉。多年前,诸城市南部山区由于基础设施太差,土地贫瘠,投入不足,人才流失,加上连年大旱,粮食价格不稳,很多旱、薄、沟、坡地被荒弃。

  “每当看到因老因病处于返贫边缘的乡亲,常感汗颜愧疚。直接给钱,救急不救穷。”魏本欣说,“让乡里乡亲们继续顶着穷帽子,我心有不甘。”

  怎么办?魏本欣苦苦思索,最终把目光转移到榛子上。榛子,又名山板栗、尖栗或棰子,有“坚果之王”的美誉,其果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保健功效。在美国、意大利、英国、土耳其等国家,榛子已有100多年栽培历史,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只有东北少量种植,大多是质次量小的野生榛子。

  早些年,魏本欣利用出国和国内考察学习的机会,在吉林、辽宁等地和本省安丘市,发现榛子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民生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产业,具备发展的基础条件。“既可改造利用荒山,又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魏本欣认定这是山区脱贫的一条好路子。由此,他也走上了退休后再次创业的人生道路。

  给乡亲们做个样子

  往往有些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未必。在山东种植榛子,能否成活?结了果怎么销?往哪里售?每亩经济效益究竟有多少?乡亲们不认可又怎么办?这些实际问题,魏本欣没有犹豫退缩,而是想办法一个个解决。

  要种出好榛子,先选好苗子。经过严格筛选,魏本欣看中了平欧杂交榛子。“这种榛子以欧洲大榛子为父本,以平榛为母本,通过远缘杂交选育成功。”魏本欣开始因地制宜发展榛子产业。

  皇华镇万亩榛子园西北的常山东侧,魏本欣于7年前在这里种的300亩平欧大榛子现已进入盛果期。积累多年的种植经验,让魏本欣更有底气,“3年龄榛子,每棵产干果大约一斤,一亩地栽种110棵,按照现在每斤20元价格,能收入2000多元。前两年套种花生、大豆,可以保证劳务费,第三年持平,第四年开始盈利”。

  “百棵低保,千棵养老,万棵发家,百万棵造福一方。”这句话成为魏本欣鼓励乡亲们种榛子的座右铭,“我种在常山的榛子树,4年就进入了盛果期,亩产500斤以上,这就是1万元的收入,抵得上咱们种10亩田的收入。”在老魏的鼓励下,乡亲们也逐渐对种榛子产生了兴趣:“老魏这个二十年不种地的老板能行,咱种地应该也不差起他才对。”

  为了继续做好示范带动,魏本欣先期投资600万元,在胡沟村南岭250多亩山地里种上引进的一年、二年生榛子树苗。没承想,天不遂人愿,苗子种上不久,遇上大旱,树苗奄奄一息。

  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魏本欣不分昼夜,身先士卒,调动大小车辆十几台从镇上拉水抗旱保苗。早出晚归,近三个月连轴转,在岭地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嘴上起了口疮,脚趾得了甲沟炎,走路一瘸一拐的,皮肤也晒得黝黑,让这个“早就创业有名的企业家”吃足了苦头,朋友们纷纷打趣:“放着好日子不过偏来种地找罪受,怨得了谁?”魏本欣没有怨天尤人,用他的话说,就是为了“给乡亲们打个样”。

  有志者事竟成。在魏本欣的努力下,满山遍野的榛子树吐芽展叶,榛子苗大部分成活,他心里踏实了许多。

  种出个“榛子达人”

  为了彻底改变山地用水和周边村民浇地问题,魏本欣又投资600多万元修建了两个水库。此时,他多年的积蓄已全部花光。这在别人看来,又不理解了,“花光了自己的养老钱,值得吗?图个啥?”

  魏本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用行动作出实际回应。为了浇灌、采摘、运输和便于村民出行,老魏凭借多年经商信用四处筹钱,又先后投资400多万元,购买大型水泵6台,顺着山岭走势架浇灌主管道2000多米、支管道3000多米,引水上山安装微喷滴管10多万米;在诸城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又投资100多万元修建了贯穿乡村园区道路18公里。当乡亲们看到老魏在自家地里“真下血本”,逐渐打消了种榛子的各种顾虑。

  咬定青山不放松,魏本欣通过流转胡沟、上康岭、下康岭、大山、小山等村土地5000余亩,雇用了20多台挖掘机奋战5个多月,将荒废多年的七八个荒山秃岭进行土地整理。环山绕岭造梯田,铺设管道架滴灌,一片万亩平欧大榛子示范基地逐渐成形。

  按照“良种榛苗选育、基地示范种植”的发展方向,魏本欣在2014年注册成立了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截至2019年,魏本欣先后开垦了2.1万亩荒山,新建蓄水塘坝13座,新修上山道路50多公里,种植榛子树突破200多万株,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榛子达人”。

  给农民建个“绿色银行”

  榛子树基地建起来了,榛子产量提高了,如何把产业继续做大,让乡亲们实现增收致富呢?“人人都知道榛子价格高,可榛子树3年才挂果,5年才回本,周期长,回报慢。”魏本欣思考再三,“要想让乡亲们脱贫致富,就得让产业形成规模,品牌叫得响才行。”

  魏本欣在工业领域打拼多年,“产学研合作”是其纵横商海的制胜法宝之一。“要做就做榛子大产业。”魏本欣说:“现在市面上的榛子炒货,属于低端市场。单卖榛子的话,一斤20块钱,榛子粉四五十元一斤,榛子油120元一斤。经过脱壳、整理、磨粉、榨油等深加工,利润能翻上几倍。”

  2017年,魏本欣成立了主打榛子深加工的生物科技公司,注册了“魏榛”“华山老魏”等商标,建成了占地1.5万平方米的智能化、全封闭的榛子深加工车间,并聘请了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高彦祥为顾问。在科技创新的加持下,魏本欣的工厂研发出全球首款榛子乳,建成了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榛子基地。

  由此,沉睡多年的荒山被工业机器唤醒,生产力被再次激活,老魏的榛子全产业链已经闭环,用一颗小小的榛子串联起了一二三产业,形成了“种苗繁育+榛子收购+深加工研发+仓储物流+线上线下销售”的融合模式。看着饱满的榛子果挂满枝头,魏本欣难掩内心喜悦:“我心里就跟这榛子树一样,迎来了丰收。”

  除了流转土地增加乡亲们收入,魏本欣还成立了共好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合作社内,村民5户一组,每组一起种植30亩榛子园,留下成本给合作社,收益归个人。”魏本欣计划用3年时间,带动周边3000农户种植榛子达到2万亩规模。对于转让土地的农民,安排在园区内当工人,每人年薪3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就为周边村民带来600万元的收益。此外,还安置无技能、无特长、家庭困难劳动力500多人,直接收益1000万元。

  如今,万亩榛子林进入丰产期。每年春季,在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胡沟村以南的山岭上,一排排挺拔有序的榛子树,将这片万亩石头地染绿,远远望去,一片生机盎然。这片荒山里的榛子林,是魏本欣六年多的心血付出,也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