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提升农民健康生活水平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美丽乡村、提升脱贫形象的关键举措。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动员各方力量,强化各项举措,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形象,补齐了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硬化”让村庄精神抖擞起来
威宁县位于贵州西北部,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征。长期以来,威宁深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夏秋时节连绵阴雨、冬春之际冰雪凝冻,都导致同村联户道路通行受阻、院坝地面泥泞湿滑、排水沟渠污秽横流,不仅给农业发展带来诸多不便,更是给村民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困扰。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威宁县抢抓农村基层设施改造提升的良好机遇,大力推进院坝路、联户路和房前屋后排水沟的“三硬化”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采取村支两委联系砂石料、村民相约一起施工的方式组织,工程建设完全按照农户意愿。对于没有劳动力或者在外务工无法及时回来的农户,村支两委通过协调,让农户按意愿找到信得过的人进行施工。这种自由组队的方式,使得“三硬化”工程建设得以快速推进。“三硬化”工程的实施,不仅极大便捷了村民的交通出行,更使整个村庄“精神抖擞”了起来。威宁县雪山镇斗母村村民禄登云说:“以前没有‘组组通’‘三硬化’这些工程,大家离得远很少串门子,现在‘组组通’和联户路都修好了,大家相互走动会更频繁,寨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让村庄“精神抖擞”的不只是“三硬化”,全县农村公路建设也进一步方便了生活在大山深处群众的出行。近年来,威宁县按照“强基升等、成网通畅”的总体要求,坚持“适度超前、民生为先、转型升级、建管并重、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对外连接畅通、出入县城便捷、乡镇之间循环、服务产业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全县农村公路主骨架网规划和农村公路循环路网规划,着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90分钟经济圈,实现了行政村100%通油路。几年前,从县城到最远的乡镇需要5个多小时的车程,现在只需不到2个小时。
“改危房”让农民家园体面起来
威宁县恶劣的自然条件既给群众增收带来困难,又威胁着农民的住房安全。千百年来,威宁老百姓用泥土为墙、手工制砖,修建了用于安身避雨的土坯房,经年累月的雨雪风霜早已使这些土坯房成为危房,墙皮开裂、墙体破损,乡村容貌破败不堪,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很大,农村居住环境亟待改善。
自2015年起,威宁县全面启动农村土坯房(危房)抗震改造工程,在投入各级财政资金30多亿元的基础上,综合采取财政补贴、农民自筹、信用贷款、整合资金等方式,5年时间完成了10余万户农村土坯房(危房)的抗震改造,在全县范围内基本消灭了土坯房。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的标准上:特困户建房面积60平方米,每户补助5万元;地质灾害受灾户建房面积80到120平方米,每户补助3万元;一般户建房面积80到120平方米,每户补助2万元。通过危房分级,结合贫困情况分类制定补贴标准,大大减轻群众的建房负担,村民的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实现了体面居住的“安居梦”。
秀水镇中义村村民周忠雄2017年申请了精准扶贫户危房改造,拿到了3.5万元的危房改造补助金,他又自筹一部分,在居住条件较好、人口聚居的地方盖起了新房,一家人从半山腰搬了下来。看着自家住房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周忠雄开心地说:“你看我家现在住的新房子,屋子里有厨房、客厅、卧室,外面有院子,还有水窖,到处干干净净,住起来舒坦。”体面居住不仅是“住房安全有保障”这一脱贫攻坚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进一步巩固小康成果,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内涵。
“治污染”让禽畜粪污循环起来
威宁是畜牧业大县,牲畜养殖是推动农村脱贫、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在传统小农经济时代,牲畜粪便是农家宝,小农家庭大都形成了粪肥—作物—饲料—畜牧的微循环。但是,随着养殖的逐渐规模化和畜牧业的专业化,牲畜粪便造成了农业面源污染,极大地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自2019年以来,威宁县强化对牲畜粪污治理工作的统筹谋划,加大科学实施、资金投入力度,把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推进畜禽粪污得到资源化利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一方面,推行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积极引导畜禽养殖业主和种植户全面推广“干清粪—污水沼气池发酵处理—还田利用”、固体粪便堆肥、污水肥料化利用和“猪(牛、羊、禽)—沼—菜(蔬、果、粮、药材)”等种养结合模式,彻底处理畜禽粪污问题,有效根治农药、化肥等过量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达到变废为宝、生态养殖、环境友好的目标。
另一方面,实行堆肥还田和种养配套自我消纳相结合。针对散养养殖废弃物,通过堆肥发酵还田;已有种植消纳土地的散养户,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形成“小规模散养—户用沼气—种植”循环发展路径;同时采取农牧结合、种养对接模式,将未配套建设种植消纳基地或种植消纳基地不足的规模养殖场,与周边种植合作社或种植业大户对接,签订粪污消纳利用协议,实现种养结合、粪肥还田。
“清垃圾”让村庄巷道整洁起来
近年来,威宁县坚决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机制,加快片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实施威宁县乡镇垃圾收运系统项目,建成34座乡镇垃圾中转站,完成垃圾转运车及转运箱等运输设备配套,配齐环草海周边乡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垃圾收集转运车、洗扫车、配套垃圾收集箱等设施设备。目前,全县已建成的城乡垃圾收运系统已全面启用,村庄垃圾清运力度大大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收日清,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大力开展整治宣传。以乡镇、村为单位,利用群众会、田坎会、院坝会等方式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宣传,做到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人人皆知、人人参与,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村民卫生、环保、文明意识,从源头减少影响农村人居环境不文明行为,引导农户规范排放生活污水,杜绝污水横流现象。动员鼓励农村居民自发组织起来,以主要道路边沟、河塘汪塘、村庄内排水沟等为重点,开展堵塞污染沟河的清淤疏浚;以串户路、院坝路等村庄巷道为重点,开展环境卫生保护竞赛和垃圾丢弃监督互查活动,有效杜绝随意丢弃垃圾现象,乡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通过县、乡、村三级党委政府的持续推进和农村各族群众的不懈努力,威宁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实现了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切实提高了脱贫攻坚质量和形象,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好了准备。
〔作者单位:张焕,北京城市学院城市建设学部;邹一南,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