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不仅孕育了依山靠河的云贵高原吊脚楼、凿洞而居的黄土高原窑洞,还造就了成都平原随田散居的“川西坝子”。如同一颗颗明珠星罗棋布地镶嵌在川西坝子上的“林盘”,是清道光年间被冠以的雅名。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突出规划引领、生态筑基、产城融合、引商兴业,结合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建设,积极推进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在公园城市建设的大棋盘上,布局落子,成绩斐然。
1200多年前,唐代诗仙李白用“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描绘“锦绣天府、理想家园”的大美意境,寄予了景城相融、人城和谐的美好愿景。
时代是出卷人。成都,一座敢为人先的城市,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在四川考察时,赋予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的新使命,2020年1月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时,明确要求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三年来,成都以川西林盘修复为载体,将建设公园城市与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为促进全域现代化注入了新动能。
我们采访组踏上川西平原,看独具特色的林盘保护修复,探秘成都彩绘乡村全面振兴的锦绣画卷。
给你一片林盘,撬动全面振兴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是基于对成都独特生态本底、丰厚文化底蕴、国家战略作用的深切期许和历史嘱托。成都市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方针,其中“西控”区域作为雪山下的城市公园“门户”,承担着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的重任,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的产业功能区、魅力独特的川西林盘。
——以“川西林盘”为抓手,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从空中俯瞰,在成都平原上三三两两的分布着一些院落,被翠绿的树木、茂密的竹林、纵横的农田、密布的河渠环绕着,像是一个个螺髻一样的“绿岛”,又像是仙人布下的棋局。一般而言,三五家组成一个小院落,十多家组成一个大院落,当地人习惯上将其称为陈家大院、黄家坝子、张家巷子等,这便是一个个林盘。
位于川西坝子腹地的“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凸显其所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深层生态和文化哲理。
在成都看来,川西林盘保护修复,承载着生态理念和农耕文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应有之义、对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积极回应。
2017年底,成都提出结合实施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把“西控”区域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示范区,率先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西控”区域包括温江区、郫都区、崇州市、大邑县等西部8个区县,承担着成都保护生态底线、耕地红线的重任。虽然发展水平相对其他区域较低,但从未来趋势看,这里的乡村是最宜居宜业的。
“公园城市理念蕴含大历史观、体现哲学辩证思维、充满为民情怀,是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表达,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归依,具有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说,“要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设公园城市先行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区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采访组走进大邑县稻乡渔歌1.5万亩产业基地,这儿保留了50个林盘,经过改造的古村落,艺术审美与现代业态相融合,都市人得以在此一圆乡村梦。
市场化运作是川西林盘保护修复的关键之招,2018年以来全市已有140家大型企业参与其中。而稻乡渔歌是朗基集团打造的标杆项目,农业、民宿、康养、文博、教育、田园等相得益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大树”强力生长。
“在我们策划下,稻鱼共生、稻鸭共生等生态种植模式被迅速推广,9000亩生态稻供不应求,原本市场价只有1.2元/斤的稻谷附加值提升了10倍,村民尝到了生态农业的甜头。”朗基集团副总裁姜晓星介绍,物联网、微型气象站、生物补光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一个个川西林盘、精品民宿融合发展,构成了令人向往的旅游度假胜地;新消费场景、新商业形态百花齐放,更多好耍、可耍的项目供游客选择……
通过林盘修复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打破了城乡壁垒,乡村好的生态要素市民能够共享,城市的活力被带到了田野上。
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22年要保护修复1000个川西林盘。截至目前,全市已启动规划,川西林盘保护修复632个,打造形成132个高品质精品林盘,打通了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推进了乡村全面振兴。
——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让川西林盘焕发新生。
“2008年以前,我们村虽然前有山后有水,但基础设施很差,直到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1.4万多元,2017年还戴着成都市相对贫困村的帽子。”崇州市白头镇大雨村党支部书记冯进介绍,“地理位置这么好,村里得有自己的产业,年轻人才会留在家门口就业。”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崇州市“中国最美乡村公路”重庆路修通后,冯进一直琢磨如何把村里的旅游资源用起来。大雨村离崇州市和大邑县只有10公里,又挨着“网红打卡地”竹艺村,非常适合搞休闲旅游。
在政府的引导下,2019年大雨村成立了蜀禹农乡村旅游合作社,88户村民自筹了106万元原始股金。
村“两委”商量后,决定在重庆路旁的林盘打造一个旅游场景,这里茂林修竹、花草繁盛,老房子相对集中;动员村民把宅基地腾出来发展乡村旅游,由合作社补贴资金给腾退户搬迁建房。2020年5月营业以来,以林盘为依托打造的田园综合体——鲜道·幸福里,销售额噌噌地往上涨。“下个月村里就要分红了,想起这事大家心里美滋滋的。”2020年12月3日,冯进向记者讲起来语速很快,滔滔不绝,房前种树、屋后栽花,溪水绕流、竹影婆娑,精致的建筑穿插在农田之间。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朴实的农家饭、热辣的火锅,还可以采摘新鲜的蔬果、体验酿米酒……
干啥事都不能让老百姓去承担风险,大雨村采用“保底承租、二次分红”的社企合作模式,幸福里项目保底营收700万元时,约定分红20万元;在此基础上营收每增加100万元,再分红5万元。2020年营收突破2300万元,集体经济组织分红100万元以上。
林盘修复吸引了敏锐的投资者,在外打拼30多年的村民高发敏是一名餐饮老板,“能够回乡干一番事业,我当然是很乐意的。”
村集体经济腾飞了,冯进还有点幸福的烦恼:村集体没有建设用地,只能靠老百姓自愿把闲置宅基地交给村委会统一使用。村民把宅基地交出来后住哪儿?有些人在城里有房子,有些人却没地方住。大雨村统筹调整出两个林盘,盖房集中安置群众,但是受限于政策规定,一直办不下来产权证。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实现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既要留得住高素质村民,还要引得进城里的市民。
修复林盘可以带动一方振兴,按照幸福里的营收情况,实现这一目标并不难。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想来大雨村当“新村民”,冯进笑着说,“凡是能带动村上发展的都欢迎。”
破解改革难题,盘活“沉睡资产”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化改革是重要法宝。无论是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还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成都始终走在前列。通过改革,盘活“沉睡资产”,实现了资源变资本、产权变股权、农民变股民。在修复林盘的过程中,成都市坚持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通过吸引社会资本,盘活闲置资源,做大做强了村集体经济。
——吸引社会资本下乡,宅基地腾退不搞“一刀切”。
“我们在这儿生活了七代人,老宅子是情感的寄托,住着有幸福感、安全感、宜居感。”走进大邑县安仁镇清源村第六村民小组李成民家,他老父亲笑着说,“家里的2亩多地早就流转给华侨城公司了,在这儿养老,生活巴适得板。”
“借助林盘修复,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可以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让村民分享集体收益。”大邑县委常委张文豪说。
成都,是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探索较早、做得最好的地区之一。大邑县通过农户住宅用地自愿腾退、签订补偿协议,将农户宅基地转化为村集体建设用地,并按程序公开挂牌出让该土地使用权,让投资者打造特色民宿,使用权限40年,并对投资者确权颁发《不动产权证书》。
2019年5月22日,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大邑分所成功挂牌交易三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这三宗地位于清源村第六村民小组,面积约24.8亩,使用权最后由成都安仁华侨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以每亩61.67万元的价格竞得。
位于斜江河南侧的世外桃源安仁·南岸美村,正是安仁华侨城以清源村为核心,联动新华社区和蔡山村共2600亩地,其中400亩集体建设用地、100亩国有建设用地、2100亩农用地。历时三年,陆续向游客呈现了乡村博物馆、艺术公舍、耕学等丰富多彩的农旅项目。未来,按照“中心带动,组团发展”的理念,重点实施“一个乡村美好生活中心、一个国家鲜花农业公园、一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的乡村振兴工程。
入市后的收益怎么分配?既要考虑眼前效益,还得保障村民长远生计和促进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政府与老百姓一起算好“明白账”,一般将土地净收益的20%用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现金分红,其余80%作为村集体公积金、公益金和风险金等。
李成民的老房子位于项目区内,同组的28户自愿腾退了,剩下的5户还保留在项目区,尊重了农民意愿。
“房前屋后,种瓜种豆”。农民利用空闲时间就近解决生活需求,这是祖祖辈辈形成的一种生产生活模式。李成民的老父亲正在院子里干着家务活,堂屋锅里炖的菜香味扑鼻,院门口的小菜园种满了蒜苗、香葱、白菜,“微田园”生机盎然。
老百姓不想搬走时,当地政府也不强求,还会想方设法给他们改善基础设施。只要入市程序公开透明,大家也愿意把闲置的宅子用起来。通过与企业合作,发挥经营优势,解决了过去小农户和合作社的贷款难题,进而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增收。
林盘修复需要大量社会资本“下乡”做支撑,但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多发展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了不合算”的产业,把更多的收益留在乡村,把更多的就业岗位留给农民。
——不搞大拆大建,林盘内外兼修“颜值”高。
搞乡村振兴,不是说都得大拆大建,而是要把那些别具风格的传统村落保留好改造好。川西林盘修复,既要保持风格特色、改善村容村貌,又要注入现代元素,让村民生活更加便利。
《成都市川西林盘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将充分依循“田、林、水、院”空间格局,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整治,塑造“中国川西林盘聚落”,在川西坝子逐步呈现“岷江水润、茂林修竹、美田弥望、蜀风雅韵”的锦绣画卷。
“让来成都游玩的人都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努力实现‘人人都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时刻挂心怀’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成都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俊国说。
在启动林盘修复之初,成都便提出“不挖山填塘、不过度设计、不冒进求洋”的原则,坚决不能搞大拆大建,在不破坏原有生态植被、不改变原有水系景观、不拆迁原有老建筑的基础上,保护乡村形态,传承乡愁记忆,让林盘“内外兼修”。
现在回过头看,当初定下的修复原则不愧是明智之举,赢得了老百姓和游客的点赞。
“这儿的主导产业是什么?”“村民的期待是什么?”“引入哪些项目?”每一个林盘都是独一无二的资源,没有现成作业可抄。在修复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和规划师都会因地制宜,对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历史遗迹、人文民俗等资源进行梳理。
初冬虽然下着细雨,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如往常一样,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青翠竹林中,一座座古朴的农家小院掩藏其间。
虽然每天来竹艺村参观打卡的游客一波接一波,但林盘却不失清幽宁静。在这儿,可以看到川西林盘蝶变的生动演绎。
采访组跟随村民胥念勇来到村竹编博物馆。农家小院内,竹编包、暖瓶罩、小摆件……琳琅满目的竹编作品,让人感受到竹编的千年历史与文化魅力。
从昔日传统手艺无人继承、林盘发展无人关心,到现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为核心,竹艺村以竹里建筑和竹文化为依托,衍生出民宿、旅游、文化手工体验等业态,凭借优美的“∞”型乡村建筑,赢得了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奖。
“竹艺村在林盘修复的过程中,动员群众进行原址重建、房屋修缮,保留了环境中原有的因素,比如树木、道路、水系等。”胥念勇说,颇具风格的黛瓦土墙,干净规整的乡村小路,遍地开花的文创产业,这些让村民惊喜不已。
“林盘的修复,美了环境,也富了村民的口袋。”2017年11月,胥念勇带头将自家318平方米的宅基地和地上房屋整体租赁给崇州市竹湖乡村旅游合作社,租期10年,年租金1.2万元,如今这处旧屋已改造成竹编博物馆。
城乡互动共生,融合发展提速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强化城乡互动共生,实现要素转化、融合提升,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创造条件。三年来,成都市敢于突破、勇于创新,以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为突破口,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在前列、作好示范,为全国借鉴推广提供了样板。
——数字赋能,小农户加快融入现代农业。
“人均不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成都市农村的小农户也很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要充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其创造机会,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
曾几何时,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传统农业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作为成都市唯一入选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的农业大县,大邑县现有耕地面积44.73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9.62万亩,划定了粮食生产功能区18.19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6万亩。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大邑县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农业全产业链中,向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围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和国家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试点要求,我们和四川润地农业有限公司利用8年时间探索搭建的‘吉时雨’数字农业服务平台,正在成为服务大邑县农民的‘新农具’。平台覆盖农田面积达20.1万亩,规模化农场主256个,品类农业服务商55家,农民2.1万人,不断推动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大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伟介绍。
走进大邑县三岔镇涌泉村的燕萍农耕家庭农场,连片的冬小麦和油菜长势喜人,农场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了安仁镇、王泗镇、新场镇三个乡镇七个村2000多户的2230亩土地发展种植业。农场主钟艳萍探索“智慧农业产业园+家庭农场+小农户”合作模式,带着小农户一起驶入现代农业的快车道。
“农场主要种植小麦、油菜和水稻,别看这么大面积,实际参与生产经营管理的只有7个人,这得亏用上了‘吉时雨’平台。在平台上能以低于市场价10%~20%的价格订购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物流还管送到地头。”钟艳萍介绍,农场享受到“耕、种、防、收、销、管”全链条、一站式的数字化服务。
数字赋能小农户,粮食生产“芯”模式。大邑县从过去服务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的“一卖了之”,到如今的“卖、管、服”保姆式服务,不仅保障了农户的主体地位,还打开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通道,让农业实现节本增效,农药减量20%~30%、效率提高30%。
——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实现“加速跑”。
广福村位于郫都区安德街道东部,紧邻中国川菜产业园区,是省级万亩蔬菜基地、成都市“菜篮子”基地、郫都区产村相融现代农业精品园区。乡村振兴精品环线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思想不变原地转,思想一变天地宽。“过去的村民‘等、要、靠’思想严重,老百姓左脸上写着‘利’,右脸上写着‘益’,对自己有利益的事才会去干。”广福村党支部书汪生富感慨,“我就带着老百姓走出去‘洗脑壳’,解决认识问题。在家里只能看到簸箕那么大的地方,出去参观学习后大家的思想观念都改变了。”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为了把韭菜产业发展好,广福村成立了韭菜产业发展支部,由技术好、热心肠的党员组成植保技术帮扶队,在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老百姓早已习惯“学技术、找支部”。
“种上一年韭黄买上小汽车,种上三年买上小楼房。”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上成立了合作社,专门为种植户解决品牌、技术和销售等方面的问题。全村种植韭黄1500亩,带动周边乡镇种植5000余亩,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多元。
过去村里的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没有村办企业,土地都分光了,老学校也卖了,村上没得收入。产业发展起来了,激活林盘经济一池春水。
通过招引产业合伙人,带人才、带资金、带项目、带营运等,与集体经济组织共办村办企业,带动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目前已招引韭菜加工企业、泥巴小院文创体验园、“韭小二”民宿、浪迹文化生活馆。
林盘修复起来了,村集体经济强起来了,村“两委”的腰杆子也硬起来了。汪生富说,“现在也到年根了,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2万元,预计2021年和2022年分别可达150万元和220万元。”
广福村是成都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成都正处于主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聚力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新发展阶段。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十四五”时期,成都市将基本形成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形态,坚持把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途径,全面开启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采访组成员:李永生,何晓霞, 沈立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