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 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呈现“三稳”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杨宗辉 字号:【

  7月20日,农业农村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

  目前,各地正在紧张有序开展“三夏”农业生产,今年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秋粮面积增加、长势正常,全年粮食丰收有了较好基础。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之大者抓主抓重,紧紧围绕中央部署落细落小,一招不落抓好粮食生产,全力保障“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着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稳固支撑

  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坚持把抓好粮食生产作为首要任务、第一责任,及早将年度粮食生产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省区市,分品种、分区域制定粮食稳产增产方案,一季一季紧抓,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推进,一项措施一项措施落实,夏粮首战告捷。一是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今年夏粮面积增加398.2万亩,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势头。亩产367.7公斤、连续3年提高,产量2916亿斤、比上年增加59.3亿斤,均创历史新高。二是品质持续调优。优质专用小麦面积占37.3%,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三是收获损耗降低。小麦机收率超过98%,主产区机收损耗率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此外,早稻收获近七成,也呈增产趋势。秋粮面积增加、长势正常,全年粮食丰收有了较好基础。

  “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大生产指导,强化产销对接,保障了市场稳定供应。生猪生产全面恢复,据国家统计局统计,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564万头、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102%,生猪存栏4.39亿头、恢复到2017年年末的99.4%。上半年猪肉产量2715万吨、同比增加35.9%,生猪价格从2月份开始,连续5个月下降,降到6月末。同时,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加5.7%,牛奶产量同比增加7.6%,水产品产量同比增加4.4%。蔬菜和水果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季节性回落。

  农业绿色转型持续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扎实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持续增加。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累计达到5.62万个。长江“十年禁渔”开局良好,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6800多艘、违规网具18.6万张,禁捕管理秩序总体平稳,退捕渔民基本实现转产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耕地质量建设和保护进一步加强,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7200多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200多万亩。

  乡村产业稳步发展。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持续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上半年,创建了50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98个农业产业强镇。各地也加大投入,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乡村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国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采购经理指数均值为55.3%、比制造业高4.2个百分点。乡村休闲旅游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农产品网络零售保持两位数增长。

  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坚持一手抓稳产保供、一手抓就业增收,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4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1%,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3.4个百分点。农村外出务工总量和收入水平实现双增长。同时,脱贫地区特色产业稳步发展,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形势较好,脱贫人口收入增速继续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

  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较快增长。农业投资规模扩大,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564亿元,同比增长21.3%,分别快于第二、三产业5个和10.6个百分点。农村消费稳定回升,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807亿元,同比增长21.4%,两年平均增长4%。农产品进出口增长较快,进出口总额达到1465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其中,进口1081.1亿美元、同比增长33.9%,出口383.9亿美元、同比增长9.2%。农村内需潜力不断释放,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制定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十四五”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机制和政策保障。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创建了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同时,持续深化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完成53万个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出台乡村振兴促进法。

  总的看,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三稳”的态势,但也还面临重大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威胁、生猪生产市场和疫情风险、国际农产品市场不稳定等问题,需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为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力支撑。

  农业农村是投资的“蓝海”

  今年上半年的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指标中,有一个数据格外显眼:农业投资规模扩大,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564亿元,同比增长21.3%,分别快于第二、三产业5个和10.6个百分点。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在曾衍德看来,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向好的现实情况恰好说明了农业农村具有巨量资源和市场,是投资的“蓝海”。

  据悉,上半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快于2020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17.5个和21.9个百分点,也大幅度高于第二、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速。在三方面特征显著:

  畜牧业投资贡献大。受年初生猪价格上涨带动,畜牧业投资增势明显,同比增长67.3%,增速连续16个月领先其他行业。

  民间投资主导作用明显。民间投资占第一产业投资约70%,上半年民间资本投资规模同比增长26%,快于全国第一产业投资增速4.7个百分点。特别是,不少金融机构把农业农村作为投资的热点,积极布局,加大投入。截至6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41.66万亿,同比增长10.1%。

  东北地区投资增速领跑。东北地区同比增长42%,比东部、中部、西部分别高出43个、13.4个、4.6个百分点。

  当前,农业农村投资形势是好的,但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求相比,投资力度还有一定差距。曾衍德介绍,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一是巩固扩大财政投入。重点围绕实施“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聚焦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乡村建设等领域,启动一批重大工程。同时,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政策要求。今年要争取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二是加大信贷资金支持。重点是要落实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可贷资金主要用于当地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同时,农业农村部还将与各大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总结推广典型模式,特别是在乡村建设、农业产业链打造等方面精准对接、加大投入。

  三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是要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到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布局加工产能,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规范有序推动政府和资本合作的经营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服务、村内道路、农村供水、农村垃圾污水收集处理等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区域整体开发模式,实现社会资本与农户的互惠共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