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胡桂芳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2012年起即成为仅次于粮、油、果、菜的第五大类农产品,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食用菌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其显著特征:一是产量从1978年的5.8万吨增长到目前的4000万吨,40年猛增700倍,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农作物都没有的增速;二是我国食用菌产量占了全球75%,成为我国具有地域优势的纯出口产品;三是食用菌产业扶贫为中国脱贫攻坚和世界的脱贫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为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在八年的脱贫攻坚中,全国有70%以上的贫困县选择食用菌作为脱贫攻坚首选产业,涌现出一批食用菌精准扶贫典型。这些成就,是中国食用菌人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几代食用菌人接续奋斗、科技兴业、砥砺前行的结果。它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柞水金米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点赞“小木耳,大产业”,之后又反复强调“小木耳,大产业”。这不仅是对木耳产业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褒奖,指明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方向。

  当前,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以“小木耳,大产业”为名片的食用菌产业,如何为民族复兴作出新贡献?十四五是我国碳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攻坚期,如何实现食用菌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我们要放眼新的100年,扛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使命,用创新的思维、市场的逻辑、科学的举措,突出绿色、循环、低碳、高效,推进“双碳”背景下的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做优、做精食用菌产业,实现食用菌强国梦。

  践行“两山论”。“两山论”是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凝聚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融合了“5R”循环经济理论的精髓,为我们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更是新时代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行动指南。近年来,在“两山论”指导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三农专家刘奇等,大力倡导“三物农业”、健康农业,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了绿色理论支撑。但是,食用菌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总体薄弱,与第五大农作物的地位极不匹配,甚至其绿色高效的产业特性,很多人还不知晓。

  现代农业是由植物、动物、菌物组成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菌物将植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转化为食用菌或有机肥,点草(粪)成金、点废成金,李玉院士称它是“五不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食、不与其他农产品争资源)产业,具有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化,推进循环经济、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的特征。陕西柞水、河北平泉、安徽金寨等地实践证明,发展“三物农业”,用好菌物资源,能够兴业富民,呵护绿水青山。发展食用菌产业是践行“两山”理论,促进“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深刻领悟、大力宣传、全面落实“两山”理论,借助“两山”理论的力量,加强食用菌产业理论与实践研究,讲好绿色发展故事,传播食用菌好声音,引领社会共识,让越来越多的方面认识食用菌、接受食用菌,主动介入和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为这一绿色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赋动能、增活力。

  按下减碳键。比尔盖茨最近出版的新书《如何避免气候灾难》测算,全球温室气体一年净排放为510亿吨当量,其中,农林牧副渔业产生了全球20%的碳排放。畜牧养殖大国新西兰的农业排放,更占了全国温室气体排放的近一半。新西兰自2025年起,将征收农业碳排放税,涉及全国近3万家小农场企业。食用菌在实现大农业双碳目标和提高产业效益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作为微生物农业,它具有循环利用和消纳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作用,既富裕了农民,又减少了碳排放,是一般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无可比拟的。

  但是,也要看到,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灭菌、烘干等环节散煤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能耗问题突出,食用菌工厂制冷系统能效成为能源成本的大头(目前约占食用菌工厂成本的30%以上),节能减碳、减本增效空间大。为此,应及时按下减碳节能的加速键。当务之急,是稳步推动食用菌企业“双改”(煤改电、煤改气)工作,改分散制棒为规模化制棒、分散烘干为集约化烘干,推动新旧能源转换,实现减污降碳,促进产业升级。食用菌减碳降耗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绿色发展。应重点抓好“七个一”,即:突破一批绿色技术难题,转化一批绿色技术成果,创建一批低碳(或零碳)菌业产业园区,打造一批菌业绿色品牌,推广一批绿色发展模式,构建一套绿色发展体系,重视绿色食用菌一带一路建设。李玉院士支持推广的一项食用菌新种植技术,较以前节能33.3%~38.5%。其团队研发的农作物秸秆全株高值化综合利用成果,总结探索出了一套绿色循环高效技术。安徽普泛能源在太和县百麓食药用菌产业园推广地下水循环利用冷热能转化、秸秆综合利用冷热冷转化新技术,使智能化菇棚节能50%以上,食用菌质量也明显提升。

  拉长加工链。我国食用菌长期以鲜食为主,加工率仅有6%,且加工产品“非干(简单的干制品)即咸(盐渍制品)”,精深加工率不到总加工产品的10%,远远低于美国、日本、荷兰等国75%以上的加工率。加工技术落后造成了产品更新慢、产业链条短、高值化利用度低、技术研发落后等问题。研究表明,农产品加工程度不同,效益也大不同。第一层级产地初加工,产品增值20%以上;第二层级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增值60%以上;第三层级共产物梯次利用,增值高达3倍以上。食用菌加工效益,比一般农产品更高。中国工程院陈坚院士认为,未来食品三大方向是全谷物食品、化学合成食品(如人造肉)、菌物食品。菌物食品因其天然性、低热量、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而更具发展潜力,既能加工各类健康食品,又能通过提取生产保健品、药品、洗化品等。实现食用菌高质量绿色发展,必须瞄准精深加工,推动食用菌从“一盘菜”转化为一包零食、一个茶包(或汤料)、一罐饮料、一瓶化妆品、一盒保健品(或药品),在延链、补链、强链的过程中向大健康领域跨界升级。重点要实行产学研结合,走好四步棋:第一步,抓好食用菌产地采摘、清洗、储藏等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第二步,抓好食用菌干湿菜品、厨房半成品、速食食品、健康饮料的生产加工,特别是推进菌类与地方小吃的融合;第三步,利用现代技术提取分离纯化食用菌的主要功能成分,作为食品、医药、日化工业原料;第四步,借助食用菌研究成果,进一步把食用菌有效产能有效成分,延伸到日化环保、动物营养品等加工终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其中,要高度重视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建设,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重点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数字化全程可追溯。通过以上措施,实现GDP与GEP协同较快增长,释放更多的生态红利。

  开发药用菌。药用菌是我国特有的稀缺资源,种质资源占世界第一。但是,较之食用菌类,药用菌开发起步晚、发展快,潜力巨大,每年菌物药的产值尚不足当年医药总产值的千分之一。虽然我国菌类药材药出口劲增20%以上,远超一般中药材,但基本是卖“原”字号。药用菌在国际上被誉为黄金产业,我们要坚持守正创新,加力推进药用菌开发。重点有二:一是突出药性开发。据临床试验,我国450余种药用菌具有药效,其中,200多种具有抗肿瘤作用,显效的50种左右。要重视挖掘中医药经典配方,重视药用菌类的单味药、复方药研究(多菌类复方和药用菌与中草药复合),重视以药用菌为原料的特医食品开发(研究表明我国尚有70%的特医食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更要重视药用菌的生物提取,开发新药品。日本一款名为天地欣的用于癌症治疗的静脉注射液,一针卖到1680元,就是药用菌的纯化提取物。二是加强政策扶持。首先是正其名。药用菌数量比肩植物药,我国医药分类却将药用菌归于植物药,但且其根本不具光合作用和叶花果等植物特性。为此,李玉院士等70多名科学家已呼吁将菌物药从植物药中独立出来,另立门户,成为与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并列的药物门类。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按照国际上关于天然药物的科学分类给其正名。再是施其惠。国外十分青睐菌物特医食品,因为它不仅有效改善患者身体营养状态,降低死亡率,而且减轻消费者负担、减少国家医药支出。去年,美国国会修改法案,将灵芝、桑黄、猴头等为原料的部分膳食营养补充剂纳入医保目录。这一做法,值得借鉴。建议对标国际做法,由国家分类推进,选择若干药用菌物特医食品,先期纳入医保目录。

  打造“种业芯”。我国既是食用菌资源大国(初步调查有1409种,其中食用类963种,药用类473种,居世界首位),又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出口国。但是,作为核心技术的菌种,除木耳、玉木耳、银耳等品种外,目前大宗食用菌类品种几乎被国外垄断。如双孢蘑菇菌种市场被美欧企业占据,白色金针菇菌种被日本千曲化成公司垄断。一旦国外菌种断供,后果不堪设想。但是,目前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农业”中,国家级种质资源库独缺菌物。全国尚无一家大型菌种龙头企业,主产区基本是 “菌种外地来,菌棒小厂卖”,企业习惯菌种自产自用,造成菌种混乱、质量低下、环境适应性差,生产中大面积霉菌侵染报废、减产、绝收等问题频发。改变我国食用菌“资源大国、菌种小国;生产大国、研发弱国”的尴尬局面迫在眉睫,必须打一场菌种翻身仗。

  为此,应在国家种业振兴行动中,抓紧实施食用菌种业振兴专项,建议国家拿出与农业领域第五大产业相匹配的专项资金,支持食用菌种业创新,建立揭榜挂帅机制,调动科研机构、食用菌企业科技人员种业创新积极性,聚力突破“五个一”:创制一批遗传背景丰富、关键性状优异的核心菌物种质资源;构建一批系统化、流程化、规模化、信息化的设计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一批适于轻简化和机械化且在产量、品质、抗病性、抗逆性、加工特性等方面有重大突破的育种材料和品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菌业龙头企业(包括菌种市场);建设一套护航食用菌全产业链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当务之急,是从种质资源保育做起。国家层面,统筹多部门开展菌物种质资源调查采集、保存和信息共享,摸清我国菌物资源底数,制定专项保护规划,建立国家级食药用菌种质资源中心,建设食药用菌种业研究创制中心,培育种业龙头企业,弥补我国菌物种业的缺项,抢占与食用菌大国地位相匹配的战略制高点。

  唱响人才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而人才问题恰恰是食用菌产业的最大瓶颈,突出问题是“四老”(老年人、老品种、老技术、老经验)当家,基层服务体系人才缺乏(多数县和乡镇农技推广单位鲜有菌业技术人员)。2019年安徽省共认定农村各类实用人才158万人,仅占农村常住人口的5.4%,其中菌业实用人才屈指可数。中小菌企人才频频跳槽,大型菌企则缺少具有管理思维、系统思维、平台思维和资本思维的团队。

  实现食用菌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人才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唱响人才兴菌歌。要发挥高等院校优势,通过扩大招生范围,畅通就业渠道,开展继续教育等方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食用菌主产区可借鉴湖北潜江建设龙虾学院的思路,开设食用菌学院或校地合作专业。职业院校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环节,培养种、管、加、销人才。适应食用菌工厂化和“机械换人”加快趋势,加强智能化菌类机械操作、维护、数字采集分析人才培养。激励科技人员到菌业一线建功立业,身入、心入,孜孜不倦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完善农业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广“科技驿站”“专家小院”等模式,大力培育菌状元、土专家、乡创客,吸引农民工回流、复退军人回乡从事菌业。尤其要培育“菇二代”“菇三代”,激发他们成为扎根菌业、赓续传承的领军人物。要将浙江庆元县选育菌业英才的做法与借鉴日韩“食用菌集中培养中心模式”有机结合,发挥菌业带头人作用,统一菌种、原辅料、培养、烘烤、加工、分级、包装、品牌、销售等环节,打造食用菌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人才链、科技连、产业链、价值链“四链合一”支撑体系。

  (作者单位:安徽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