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问:村庄定位靠啥定?
乡村振兴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就是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村庄,这是乡村振兴的元问题。元问题就是根本问题、基础性问题,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其他问题白研究。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村庄都没搞清楚,那怎么建?因为村庄建设不是儿童垒积木,可以推倒重来,建了之后要管几代人,所以村庄的定位非常重要。那么靠什么来确定这个村庄的定位?笔者觉得有三个方面:按功能定位、按价值取向定位、按发展走势定位。乡村振兴,首先要给农民一个宜居宜业的地方。什么样的环境才算宜居?绿树、池塘、荷花;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黛瓦、篱笆;蔬菜、瓜果、鸡鸭,有这么一些元素组合起来,这么样一个美好的环境就应该是比较宜居的,有一个农家小院,就是非常宜居的,做到这样的宜居不难。农家小院就是农民宜居的必备条件,和城市人不一样,城市人生产工具就是一个包,工具、电脑、本子什么都装在里面,农民不一样,农民要放置农具,要晾晒农产品,要搞一些家务活动。房前屋后种瓜种豆,这是传统农家小院的特色。因为农民没有那么方便的超市,城市人下了班到超市,买什么都有,农民要解决他的日常需求,就必须在房前屋后种点瓜果蔬菜,随时可以拿来使用。煮面条锅开了,到小院里拔一把菜,水管一冲下到锅里,新鲜又方便。因此农家小院对农民来说非常重要,不要赶农民上楼。宜居宜业有两个必备条件,一个就是种地不能太远,一些地方搞大规模的拆迁,赶农民上楼,有的开车跑十几里甚至几十里去种地,收的庄稼还不够油钱,农民怨气很大。第二个就是能够就近就地就业,这样才能宜业。光种那一点地肯定不行,想发展没有就近打工这个条件发展不了,这是“九园之乡”的第一个园,农民宜居宜业的家园。
第二个就是农品高效生态的田园。未来的田园产出的农产品高质高效。高效比较好做,就是把现代元素注入。说起来很复杂,其实化繁为简,就是像工业像城市那样把现代元素注入农业,就能高效。什么现代元素?把现代技术、现代设施、现代管理、现代人才、现代金融、现代服务等等这些现代元素注入到农业,农业就高效了。但是要做到高质很难,自从100多年前石油农业(从石油里面提炼出化肥农药)出现,就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内循环格局。传统农业就是在一个自我封闭的内循环里面不断向前发展,农药化肥的注入,打破了这个内循环,导致土地质量不断下降,再加上水污染等其他因素,我们的农产品质量越来越差。按国际标准,一亩优质土壤应有16万条蚯蚓,300公斤真菌细菌,5%~12%的有机质含量,我们现在许多地的有机质含量不到1%了,大家都用化肥,土杂肥有机肥没人再用,水的污染越来越厉害,在土、肥、水都有问题的条件下,就种不出高品质的农产品。今天应该从源头上做起,改良土壤,治理水污染,至少这两个方面解决了,农产品的高质问题,才能有起色。
中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什么?就是我们现在的农产品不适合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要的是高品质的、没有污染的农产品。农业发展方向,应该走的路就是以低端传统产业对接高端现代需求。所谓高端现代需求,就是绿色的、有机的、高品质的东西,鸡蛋可以5毛钱一个,也可以5块钱一个;大米2块钱一斤可以,20块钱一斤也可以;猪肉一斤可以10块钱,也可以100块钱。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做文章,农业的价值就上来了。农产品要实现高质高效,最关键的是建设高标准农田,现在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太少,从中央层面上原来是1500元一亩,现在可能提高到2000多元,那还远远不够。据笔者个人调查,一般可能都要在五六千元,有的恐怕要花上万元改造土壤,低投入肯定建不出高标准的农田。
第三个就是市民休闲养生的逸园。乡村振兴不光是为了乡村,还为了城市市民休闲养生,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是现在最现实的需求,特别是未来的养生养老,更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发展方向。
第四个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人与自然各得其所,都快乐地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人不破坏自然,自然也不再惩罚人类。全世界现在都关注南极北极的冰山融化,作为中华民族,除了关注南北极,还更应该关注的是我们的水塔——青藏高原的冰川融化。专家研究,不少地方的雪线每年都以十几米的速度在上移,这样下去三五十年之后,冰都化完了,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大环境问题。去年澳大利亚课题组研究,全世界每人每个礼拜吃进的塑料微颗粒达到5克,5克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一张银行卡。每个人每个礼拜都吃进去这么多,对身体会带来什么危害,现在还很难说,诸如此类的环境问题都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环境质量优劣,关键在乡村。
第五个就是游子寄托乡愁的留园。乡村振兴不少地方都在推进村庄改造,现在中国的村庄有三种类型,一个就是住的都只有老年人,这些人去世之后,村庄可能就消亡了。还有一种就是需要新选一个点,建设一个新村,这两种都是少数,最多的可能就是旧村改造。在村庄建设上一定要记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留住乡愁”。为什么要留住乡愁?因为乡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五千年文明史,主体在乡村,载体是村庄,这是其一。其二,我们高速推进的城镇化,从20世纪30年代一直到90年代,跨越半个多世纪,从乡村走进城市的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都有一个对于村庄的集体记忆,一定要给他们留下一个回忆的场景,要不然是对这个群体的情感伤害,这就是为什么要留住乡愁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要让这个庞大群体找不到回忆的场景。对旧村的改造,要“外面五千年、内里五星级”,所谓外面五千年,就是保住传统,尽可能多地保持传统;所谓内里五星级,就是引入现代,这应该是我们遵循的一个基本思路。
第六个就是农耕文化传承的故园,五千年农耕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精华,宝贵的资源。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名字的农业著作有600多部,可以读到原著的有300多部,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遗产,任何国家和民族都没有的宝贵资源,这些农耕文化的传承不能丢失。今天我们津津乐道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立体农业等等,我们的祖先早就作出实践,并且总结出成套的经验。
第七个就是民间矛盾调处的谐园。美国的乡村是有农庄无农村,中国的乡村不一样,几千年以来世世代代聚族而居,形成了一个熟人社会。这个熟人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守诚信、重感情。乡村解决矛盾靠什么?靠诚信和情感。在乡村面对矛盾和问题,遵守的是情、理、法,西方社会是法、理、情,首先是打官司。中国的乡村不是先打官司,先找熟人说说,就是找村里边德高望重的人出来协调,这是中国乡村特有的一种解决矛盾问题的方式。当然有它的弊病,但是也有很多的好处。如果乡村的矛盾和问题都靠打官司,我们每个村办一个法庭,每天12小时开庭可能都处理不完、解决不了,有些事就靠那些有权威的人,几句话就摆平了,这个是留下来的一个传统,应该继承。
第八就是应对新型灾难的后园,新型灾难就是像新冠肺炎这种,乡村就是我们应对这些新型灾难的后园。
第九就是累积家园红利的福园。什么是家园红利?那就是长期在一个地方生活,生成了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又特别起作用的一种社会福利。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互相之间情况非常了解,这个家园红利对于资源的配置、矛盾的调处、邻里的互助、应急事故的处置都非常有好处,看不见摸不着,但是他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着影响。为什么家虽穷却故土难离?为什么中国人都想找一个熟人圈,就是家园红利带来的这个社会福利,比如资源配置,跟邻居关系很好,向邻居借钱不会写借条也不会要抵押物,更不需要信息搜索。家园红利随着人口的流动越来越淡化。家园红利是一个优秀的文化传承,是我们乡村的优质资源,对于社会管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它具有提高效率、节省成本、节约资源等多项优点。
个人觉得乡村振兴应该把这九园作为我们村庄建设总体格局框架,因地制宜,从这些方面去着手谋划,给我们的村庄建设定位在这么一个范围,这样的乡村才是未来我们理想中所需要的。
第四问:产业兴旺何以旺?
靠什么让产业兴旺起来?今天中国的农业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产业变革,农业产业急需变革,怎么变革?
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9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个就是要变革产业链。我们长期以来搞农业目标就是产量高不高、质量好不好,就是在一产里做文章。所以过去叫东西少了办法多、东西多了办法少。发达国家长期与过剩作斗争,人家积累了许多与过剩作斗争的经验,我们长期与不足作斗争,积累的都是怎么样来生产。今天应该把眼光放得更远,除了在一产里面做好文章,高质高效,还要把产业链拉长,发展二产三产。我们的二产严重不足,发达国家都是增值四五倍,我们才增值两倍多,潜力巨大。乡村拉长产业链,发展二产重要的是农产品加工,还有一些手工业。再一个就是三产,为农业农村服务的服务业。我们长期的二元制度使社会生成了一个二元文化,轻农、弃农、厌农,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的二产、三产都很难发展。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都知道,美国的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百分之一点多,3亿多人口,300多万农民。但美国为农业农村服务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7%~20%,一个农民身后都有十几个人给他服务,肯定赚钱,不赚钱没人愿意干。所以我们要发展乡村二三产业,首先要在观念上有改变,不要认为从事农业就低人一等。农业是一个永远的朝阳产业,只要人需要吃饭,就需要有农业,只要需要有农业就需要有农民。这样乡村的二三产业才能发展起来,一二三产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再一个就是三次产业要融合发展。什么是融合发展?那就是三次产业要互相支撑、互为作用,这才叫融合。农业哪里都有,一个地方再办个窑厂,这就是二产,开个饭店开个商店,这就是三产。这三次产业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这就不叫三产融合,一定要互相支持、互相关联,这样才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对于农村来说,那就是主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些手工业和为农业农村服务的服务业。
第二个就是要变革供应链,疫情使许多地方的供应链中断,带来许多问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疫情期间,美国出现了一个叫本地化运动,有些城里的市民买不到自己需要的农产品了,所以他们就联合起来到当地农场,找农场主说以后你的东西先满足我们当地的需求,然后你再向外卖,这个现象对我们也很有启发。供应链首先应该开发当地的需求。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出台了一个食育基本法。内容很多,其中有一条就规定机关学校食堂的消费,本地的农产品占多大比例,并且要逐年增长。那就省了许多事,运输储藏,包括能源、保险、价格都会有很大改善。供应链的立足点,首先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当前的供应链问题,就是因为基础设施和一些服务有很大缺陷。比如有些农产品,就需要冷库建在地边上,一摘下来就进库。安徽省蒙城县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未来这个供应链的整体完善上,要在中央提出的双循环上做文章。对于中国来说,农业主要是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像美国是地多人少,它的农业主要是卖钱,我们是人多地少,首先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的供应链要把我们自己的供应做好,像日本那个做法,我们也应该学习借鉴。
第三个就是变革生态链。传统农业就是在一个植物、动物、微生物三物封闭内循环的状态下向前发展。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微生物是分解还原者,它把动植物的残渣废料包括人畜粪便,通过微生物的分解,还原作为一产的肥料,传统农业就是在这样一个封闭的内循环圈里向前发展,有了农药化肥之后,这个循环圈被打破了,微生物被排除到循环之外,这就带来了问题。
今天我们变革生态链就是要变过去的“二物思维”,只重视植物动物的开发,为“三物思维”,植物、动物、微生物同时开发,三物并重。让微生物参加这个循环,我们的土壤质量才能提高,我们的农产品的质量才能提高,我们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
微生物不光是解决分解植物、动物,包括人畜粪便、残渣废料作为一产肥料的问题。微生物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食用菌,我们吃的蘑菇,包括高端的灵芝、虫草都是菌物产品,这是一个后起之秀,现在已经被称为第五大农产品,粮食、油料、蔬菜、水果之后的第五大农产品就是菌类。改革开放以来,菌类飞速发展,产量涨了多少呢?700倍。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作物能有这么快的增长速度,现在已经4000多万吨年产量。营养学家建议每人每天应该吃250克以上食用菌,现在我们平均大概摄入60克,差距还很大。如果按照这么一个需求,还要翻4倍,那就是一个万亿级的产业。世界卫生组织给人类未来餐桌的建议,叫“一荤一素一菇”,一菇就是食用菌,因此这个产业潜力非常大,它对人体非常有好处,它是个有机的东西,不是靠农药化肥生产出来的,它的发展前景应该说是相当可观。变革生态链就是指的把二物变成三物,让微生物参加循环,把我们的有机肥用起来,我们的农产品质量才能提高。
第四个就是变革组织链。世界上让农民走进现代化,融入大市场的道路,比较成功的有两条,一个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少地多的西方“大农”,一下就是几千几万亩地,他们的做法就是建立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使农民与现代化大市场融为一体。第二条成功的路子就是东亚的“小农”,日本、韩国包括我们的台湾,它靠的是综合性的农协组织,就是我们过去说的从摇篮到坟墓全包揽农民的一切,一个农协组织就全做到了。
这两个路子我们都走不了。第一个路子,我们是小农户,种十来亩地,参加这个组织那个组织,成本太大不划算。第二条路子,制度上还有一些没有疏通,现在还不可能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那么我们现在面临的就是要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第三条道路。个人认为就是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发力,带农民进入现代化、融入大市场,这是我们的制度优势。我们的供销合作社,本意设计就是这么一个意图,后来没有起到这个作用,特别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候,没有做好转化,中国乡村的集体经济分纵横两条线,纵向的即从乡镇到国家层级型的供销合作系统,横向的即以乡村或乡镇为单位的社区型集体经济组织,如果让供销合作社下沉到村,就可以打通纵横两条线,盘活乡村集体经济。
第五个就是变革知识链。今天我们的农民面临的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要读三本大书。从阅读史上看,人类农业文明时代就是读天地之书,工业文明时代就是读文字之书,今天信息化时代就是读视频之书。从事其他职业今天只要读两本书,文字之书、视频之书就行了。只有农民还需要三本大书一起读,不了解自然,不掌握自然变化规律,就没法种庄稼,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么简单,有个手机在城里指挥就可以种田了。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全科农民,全科农民什么都要懂,不懂的话肯定当不好农民。
再一个,还需要遵循三大规律,一个是市场规律,一个是自然规律,还有一个是社会需求规律。所谓自然规律,春种夏管,秋收冬藏,这就是自然规律,农作物超越不了这个规律。所谓市场规律,那就要赚钱,不赚钱种地没法再延续。所谓社会需求规律,不论赚钱不赚钱,都需要种,这是社会的刚性需求。同时,今天的农民还需要“士农工商”一肩挑。“士”的角色就是要熟悉、理解和掌握各级各类涉农方针政策,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每年都出台一个三农方面的文件,仅一号文件就出台了23个,中央各涉农部门又出台同样的配套文件,各级又出台相应的文件,这40多年以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策体系。领导干部对这些政策的把握要了解,当农民也得知道,不知道每年的政策变化,就会吃亏。“农”就不要说了,是农民本身的职责。“工”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工就是农产品加工,过去农民卖农产品有一个很幽默的顺口溜,“披头散发”(不加整理),“赤身裸体”(没有包装),“没名没姓”(没有牌子),“来历不明”(不知产地),现在还用这种方法卖农产品肯定不行。今天需要至少粗加工,精深加工更好。第二个工就是要打工,光种地收入跟不上,所以要有多项技术。再一个就是“商”,应该懂线上线下怎么销售,你要不会这东西就得吃亏。郎咸平曾经做过这个计算,农产品的整个价值生产端只占10%,剩下90%都在后续环节。比如像设计、包装、加工、储藏、运输、销售这些环节,利润比生产环节高得多。今天不变革知识链,农民就要吃大亏。
第六个就是变革价值链。每一个环节都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让它增值。这里我特别要说的就是一个县一个乡,应该想方设法培养一个产业的价值链链主,一个龙头企业它具有左右调控整个产业链的能力,我们叫做价值链链主,每个环节怎么增值,全产业链怎么增值,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这是产业变革必须做好的功课。
第七个就是变革动力链。人类农业从人动时代到畜动时代,那就是驯养家畜,驯养牛、驯养马,让它来作为动力。到后来的蒸汽机发明之后,到了机动时代,今天又进入智动时代。智能机器人在农业领域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像无人机,在喷洒农药化肥、施肥、调查农作物产量、病虫害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有些山区丘陵地方的小型机器人,耕种收都在发挥作用,新的这个智动时代,应该加快进入我们的农业领域。当然我们在农机研制上差距还很大,农机专家认为我们的农机和发达国家可能还要差30年的距离,这个肯定需要一个过程,国家正在加大力度研发新型的智能化农机具。
第八就是变革食物链,我们今天要保障粮食安全,更要保障大食物安全。今天我们应该有一个大食物观念,不光要向耕地要粮食,还应该向江河湖海、草原沙漠要食物。现在不仅要主食安全还要副食安全,肉蛋奶、蔬菜水果,包括薯类,品种越来越多。不仅要保障人的口粮安全,还要保障畜禽饲料安全;不仅向动物植物要食物,还要向微生物要食物,比如食用菌,这都是大食物观提出的要求。
第九个链就是变革思维链,农业的思维方式经历了六个层面,第一个就是温饱思维,温饱思维探索的是品类,那是为了吃饱肚子。在那个时期就是尝试植物和动物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当然这个现象一直到现在还在继续,在原始森林里的那些民族,他们还在探索。第二个阶段就是小康思维,这个阶段追求的是优化品种,今天我们已经实现全面小康。所谓优化品种,现在探索出来植物大概有2000多种可以吃,3000多种可以作为药用,总量就是这么一个总量,但是要优化品种,什么样的东西容易种植、产量又高、营养又好,把这样的品种优化出来。现在我们的主粮就是小麦、大米,再加点玉米,这就是优化品种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丰裕思维,东西多了看品牌,这个阶段就是崇尚品牌,不是那个牌子,消费者就不买。第四个阶段叫健康思维,不是光看牌子,主要强调品质,并且它已经扩展到生产的日期、周期、产地、时令、鲜度等等,这些都是消费者考虑的,只有这样的东西追求健康的人才会消费。第五个阶段就是味道思维,主要是欣赏品味,味道不好,他不吃。现在有些企业在做三原农业的文章,叫原种、原法、原味。原种那就是过去的土种,我们今天吃黄瓜不是黄瓜味,西红柿不是西红柿味,菠菜不是菠菜味,通过改良味道变了,有些企业就正在找原来的那个土种,用传统的办法生产,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只有这样生产出的东西才具有原味。最后一个就是生态思维,生态思维追求的是品行,要求生产者必须是品正行端,要树立生态道德的理念,不能弄虚作假,说是有机的就要用有机肥把它生产出来,不能偷偷上农药化肥。
(作者系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