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 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时间:2022-02-14 10:22:5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刘正海 字号:【

  乡村振兴是我国广袤土地最深沉的梦想,是亿万农民最殷切的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2019年8月以来,云南省昆明市与中国农业大学开展乡村振兴合作共建,在全国首创提出并实施“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先行先试,创新突破,打造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取得积极成效。

  先进理念引领,优化完善推进路径

  践行“人民乡村人民建,人民乡村为人民”的要求,树立和坚持城乡命运共同体、乡村功能价值实现等先进理念,结合昆明大城市、大农村兼具的市情实际,在中国农大专家团队指导下,建立“昆明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边探索、边总结、边提升,不断完善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的工作思路、创建目标和推进路径,指导乡村建设深入发展。

  形成“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培育形成都市带动力、乡村内生力、城乡融合力三力协同动力机制,着力激活乡村发展所需的人才、资金、土地、数据等四大要素,畅通生产、消费、流通、供需、城乡五大循环,争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实验区和典型项目,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明确“三村五美”建设目标。采取重点实验、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方式,选择一批实验村先行先试,创建人居环境样板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先行村,推进产业美、生态美、人文美、治理美、生活美,实现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开展“八大机制”实验探索。结合乡村建设实际,积极探索产业增值收益留村哺农、乡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村政服务体系和乡村善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处置盘活、新农人新乡贤新村民培育、到村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等八大机制,破解村庄建设中的难点、痛点和堵点。

  实施“一五十百千”行动计划。选取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等6个不同类型村庄进行“1+5”创新实验,开展“十镇百村”特色建设,抓好10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00个美丽宜居特色村示范创建,实施“千村治理、全域提升”,推进乡村建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通过三年左右实践探索、经验总结、理论提升,努力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及典型案例,为各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城乡动能转换,着力加强实践探索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都市驱动作为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重大项目和特色品牌,通过党建引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聚力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努力探索城乡动能转换新路子。

  党建统领,建立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工作新机制。省市高度重视与中国农大开展的村庄实验,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充分肯定都市驱动发展方向。省委办公厅、省农业农村厅等省级部门加强指导,采取派员挂职、项目帮扶等方式给予支持帮助。市委市政府将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作为重点工作安排部署,市级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批示。制定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出台工作方案及实验计划等系列文件,明确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建设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市级成立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指挥部,实验村所在县区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安排市属国有公司一村一企开展村企共建,市县乡三级选派18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驻村开展工作,形成领导挂帅指挥、部门挂钩指导、专家智力支持、企业帮扶共建、专班具体实施、村镇主体推进的指挥体系和工作机制。强化督导激励,将实验区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项目化管理、包保制推进,市县分别召开动员部署会、推进督导会,镇村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定期分析通报进展,研究解决问题。

  智库支持,拓展柔性引才服务乡村振兴新渠道。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分别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签署政校合作共建协议,引入高端智库,服务指导乡村振兴。聘请中国农大李小云教授为昆明市乡村振兴特别顾问,在市委党校成立“温铁军工作室”,为乡村振兴把脉问诊、出谋划策。中国农大组建教授专家团队,先后20余次深入昆明10余个村庄,开展理论研究、智力支持、宣传推广、工作培训等乡建工作服务指导,受到基层一线充分肯定和欢迎。发挥高校人才智力优势,组织策划县委书记谈乡村振兴、公益组织乡村行、知行合“益”乡村振兴赋能研学、多多农园、乡村星巴克等活动和项目,汇聚更多力量关注支持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

  资源整合,加快形成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新格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吸引金融机构、社会组织投资三农,鼓励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投资参与乡村建设。自2019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2亿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市县分别按500万元/村激励奖补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建设。截至目前,实验区建设累计投入9144.5万元,其中财政投入4033万元,整合各类资金3028.5万元,合作社及村民入股100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935万元,社会组织投入148万元。制定昆明市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全市各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惠耕惠烟、金果金蒜等“惠”系列、“金”系列及乡村振兴创业贷、民宿贷等信贷产品,保障和支持乡村振兴。截至2020年底,全市涉农贷款余额3670.6亿元,占全省32.6%。市农信社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开展乡村振兴整村授信,6个实验村授信金额1.42亿元,发放贷款564笔、6606万元,去年市农信社涉农信贷投放310.64亿元,不断满足乡村振兴多元化、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制度创新,内外结合培育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出台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工作方案,优化简化到村到镇项目审批和建设方式,通过以工代赈、工匠承建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村集体和农民自主组织实施或参与乡村振兴中小型项目。制定乡村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内培外引聘请10余名优秀青年人才担任“乡村CEO”,吸引40余名专家学者、返乡干部成为实验村“新村民”,着力破解乡村振兴人才瓶颈。加快推进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村政服务、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等改革探索,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活力。6个实验村收储闲置宅基地和农房13410平方米,改造“滇中一颗印”乡村特色民宿23栋69间。宜良县“七彩麦地冲”今年6月正式营运以来,仅2个多月时间创收20余万元,进一步激发村集体和村民创业创新的热情。安宁市雁塔村组建餐饮服务社、花巷雁塔工匠队、乡土文艺宣传队、物业管理服务站、外出务工服务站、产业发展服务站“一社两队三站”,提升村民组织化程度,具体承办村内建设管理各项工作。引入现代企业机制,各实验村由村内能人领办旅游开发公司,作为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社的子公司,探索市场化、职业化方式经营管理集体经营性资产。成立“社会组织参与昆明乡村振兴联盟”,一期引入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广东绿芽基金会、云南省国际民间促进会等17家公益组织,开展传统民居修复改造、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12个公益服务项目,鼓励、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促进相关活动。

  农民主体,汇聚民智民力打造乡村建设新样板。坚持人民导向、服务导向,通过民情恳谈、入户走访、村民大会等多种方式,充分挖掘各村文化内涵,着力打造“万溪梨园”“福安六坊”“雁塔花巷”“七彩梦乡”“康旅石桥”“彝青人家”等乡建品牌,加快实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建立健全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项目库,积极培育发展富民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积极推进以工代赈方式组织实施村级项目,及时足额发放劳务报酬,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宜良县麦地冲村全村动员发展乡村旅游,2019年接待游客30.21万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富民县石桥村动员村民投资入股成立南西桥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休闲康养和乡村研学。2020年营业额超500万元,今年预计超800万元。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各实验村共计实施各类项目122个,村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持续创新突破,深化拓展都市驱动

  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种路径,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在理论、政策、实践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需要深化的问题。例如,如何培育形成和充分发挥都市驱动的动力机制,精准推进城乡之间资源和需求的有效对接,乡村的传统和都市的现代二者之间如何达到有机结合等。要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中不断显现的一些问题,持续加大实践探索和改革力度,着力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深入持续发展。

  推进“五美”协同建设。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示范城市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为目标,探索不同区域就地就近城镇化及逆城镇化实现路径,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统筹协同“美丽城市、美丽县城、美丽乡镇、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做到建设标准、资金项目、考核体系一体化设计推进,把城乡打造成为命运共同体,构建“城乡共享社会”。

  推动城乡产业全链发展。遵循城乡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增强城乡产业之间的关联性、互补性,把县域经济大发展作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点,积极探索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子。注重建链、补链、延链,一村一策推动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网红打卡、直播带货、乡村民宿、美丽经济等乡村产业全链发展,形成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促进人才进村就业创业。建立健全人才“上山下乡”激励机制,进一步畅通市民下乡进村渠道,内培外引发展壮大新农人、新村民、新乡贤、新农商等乡村振兴“新四军”。有序引导工商资本入乡发展,创新完善技术人才、科研人员下乡兼职和离岗创业等制度,探索专业人员技术入股、兼职兼薪、周末工程师、社会组织参与等服务乡村机制,汇聚八方英才共推乡村振兴。

  拓展“两山”转化路径。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乡村功能价值,不断建立健全生态资源及其产品价值转化机制,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找准抓实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突破口。积极建设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不断完善包山拾菌、生态认养、城乡结合开发农村闲置宅基地等创新实践,持续提升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综合应用民情恳谈、村务协商、投工投劳、以工代赈、积分奖励等民主形式或激励手段,充分相信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来建设和管理村庄,构建村庄村建、村事村管新机制。还权赋能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政企银”“补改股”等多种形式,让广大农民合理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作者系云南省昆明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