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城镇化探析——以贵州榕江县为例
时间:2022-02-14 10:23:41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盘应福 字号:【

  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能够较快改变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状况的方式之一,被广泛推行。易地扶贫实现人口城镇化,会面临“搬进来、稳得住”,以及心理、经济、文化适应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调研了贵州省榕江县易地扶贫搬迁相关情况,以期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城镇化现状

  “十三五”期间,榕江县共识别符合搬迁对象的贫困户为5978户25346人。其中,县内安置5721户24128人,跨区域搬迁至凯里安置257户1218人。在县域内,共建成5个移民安置点,安置房共6239套。榕江县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精心研究和部署。

  榕江县对易地搬迁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实施方案,不断提升社区和安置点的服务水平。目前,基本在各个移民小区建成了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中心、便民超市、农贸市场、幼儿园、小学等,截至2020年10月,搬迁贫困群众参保率、参合率均达100%。在各个移民安置社区设立警务室,建立起党组织,为移民社区的治理,提供了坚强力量。

  为了解决搬迁群众的就业和增加家庭收入,榕江县分别在各个移民小区都设立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窗口),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就业信息咨询等服务,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搬迁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人口1.37万人中已实现就业1.24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城镇化存在的问题

  榕江县现阶段的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城镇化主要是依靠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扶持,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一些社会问题。

  一是搬迁人口的社会关系问题。农村社会一般是具有一定的血缘性和地缘性的“熟人社会”。然而,易地扶贫搬迁后脱离了他们原来生活的村庄,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关系网络,搬迁人口虽然所居住的环境比原来有较大的改善,但他们不得不面临社会关系的重建问题。榕江县属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这些要素都是在历史进程中传承下来的。搬迁后面临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等得不到较好的传承,甚至可能会逐渐消失,并可能造成搬迁人口的心理障碍等问题。如果未能解决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关系重建问题,就可能造成部分搬迁人口难以融入新的环境。

  二是家庭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改变问题。农村贫困人口家庭搬迁至城镇后,远离村庄的自然资源,生产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需重新考虑家庭的生计问题。榕江县城及周边乡镇(社区)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相对有限,部分搬迁人口中的中青年劳动力仍选择外出务工,这就会导致老人和孩子成为留守。同时搬迁人口的生活成本比原来有所提高,日常所需的食物和生活用品等,都需花费一定的资金购置,一定程度上会制约搬迁人口的生活水平。

  三是部分搬迁贫困家庭存在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问题。有部分移民家庭收入较低,长期依靠国家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或社会救助等方式度日,自身缺乏一技之长,难以实现再就业,属于城镇化适应能力最弱的群体之一。如无法提高其自身的造血功能,这部分搬迁人口就更容易出现返贫的现象。

  对策建议

  合理开发榕江县自然资源,形成扶贫多元化机制。榕江县城中心毗邻的近万亩坝区,是发展优质农产品的最佳产业基地。因长期以来榕江县的农产品较为缺乏知名度,暂未形成品牌效应,难以打开国际、国内市场。而现今榕江县的交通较为便利,可利用这一区位优势,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实现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农业产业的发展,势必会给搬迁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家庭收入,为他们融入城镇生活提供可靠的经济保障。坝区农业经营模式,可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移民”或“公司+移民”等模式联合经营,政府可对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的龙头企业在政策上给予足够支持和鼓励,可建立专项奖补资金,促进这些企业在榕江投资兴业。企业除了吸纳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还应对移民劳动力人口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使搬迁人口真正享受企业带来的红利,解决搬迁人口家庭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经济的不适应等问题。

  大力拓宽移民就业、创业渠道,为移民家庭增收致富。社区服务中心要根据搬迁群体的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年龄段等因素,对搬迁人口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培训。通过就业培训,除了能适应本地的就业岗位外,还需要与省外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需求相衔接,为搬迁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榕江县的少数民族蜡染业,是较为独特的产业,目前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政府可以通过优惠创业政策,鼓励群众自主创业。随着本地域民族特色产业的发展,搬迁人口中的少数民族妇女可就近就业,是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问题和易地扶贫搬迁家庭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

  进一步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榕江县的贫困人口搬迁至安置区后,基础设施比搬迁前的农村有了较大的改善,但部分基础设施暂未完善,例如图书馆、大型书店、艺术中心等,使搬迁群众的文化提升和文化交流受到一定的制约。搬迁群众大都来自不同乡镇,都有着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展现,也是他们民族自信的一面,而公共文化资源应是较好的载体。因为公共文化资源属搬迁群众文化的交流平台之一,可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因此,政府可联合社会帮扶力量,对安置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作进一步完善,确实提高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文化交流及心理适应等问题,为他们融入城镇生活圈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党校榕江分校)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