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三治积分”打造基层治理实践示范地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徐晓叶 张芹 沈跃顺 字号:【

  近年来,浙江省桐乡市深耕三治融合发源地,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由河山镇起步,以家庭户为单位,创新“三治积分”管理模式,通过积分的形式,鼓励村(居)民加强自我管理、参与公共事务、强化邻里互助,获取积分后兑换物品和服务、获得“三治信用贷”授信等。通过推广三治积分制,运用正向反向双重评价、物质精神双重奖励,积极探索城乡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三治积分”管理实施以来,全市211个村(社区)实现积分管理线上线下全覆盖,497家积分超市投入使用,其中线下超市299家,已为2.2万户兑换2.9万次积分。

  从“微”处入手,以“微治理”构建“大格局”

  一是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按照区域性、整体性、适度性的原则,划分“镇(街道)-村(社区)-网格-微网格-户”五级治理体系,建立以党员干部带头垂范,道德评判团、百姓议事会成员和“微网格长”为评分骨干,群众共同参与的“三治积分”评判格局,推进党建、综治、民情“三网融合”,形成覆盖到户的党建引领网格化“三治积分”评判、宣传体系。目前,全市11个镇(街道)划分930个网格、9474个微网格,共有3万多名党员志愿者,实现村(社区)道德评判团、百姓议事会全覆盖。

  二是赋分进行清单化管理。制定由村(社区)为主体的积分管理清单,分正反双向清单。各村(社区)围绕市级设立的自治德治法治框架的18项基础清单,发挥“一约两会三团”治理载体作用,将积分管理写入村规民约,融入村(居)民自治、环境整治、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在提交村(居)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形成以村(社区)为主体的个性化“微清单”,真正把群众“小事”当作“大事”来做。如河山镇堰头村制定26项加分清单、25项减分清单,并就突发事件、重大活动开设特别积分项。

  三是数据实行平台化管理。坚持“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理念,开发并使用集服务居民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为一体的微信小程序如微嘉园、河山三治等,创新推出“三治积分榜”和“三治积分兑换”等板块,鼓励村民通过自主申报、参与活动、考核赋分等方式参与积分和兑换,推动三治融合与“智治”支撑有机结合。如石门镇春丽桥村在微嘉园平台建立“稻禾商城”模块,以“一户一卡一码”的形式,构建起“精准化、精细化、数字化、现代化”的积分治理模式。目前,全市微嘉园累计注册用户达到29.7万人,参与“三治积分”家庭户达到6万余户。

  从“分”处发力,以“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一是评积分。根据“三治积分”规则,建立“一户一档”,推行“六个一”积分管理流程,即一日一巡查、一周一反馈、一月一赋分、一季一排名、一年一评比、一票否决制,“一票否决制”是指在一个积分周期内,积分对象发生违纪违法行为,或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取消当年积分资格,积分清零。积分评定由网格内微网格员开展每日巡查记录,并由网格化评分队伍进行积分评定。同时,注重“三治积分”管理体系与垃圾分类、一编三定等工作体系的同频共振,结合每月平安建设指数考评,实现派出所、综治办、应急办、法庭等部门相关数据同频共享,打造“三治积分”评比“一网通”。

  二是核积分。以引导村(居)民积极向上为主旋律,推行网格捆绑式考核,建立户、网格、红黑榜“三榜”线上线下公开曝光机制。如河山镇开发的“河山三治”微信小程序,设置18个功能模块,村民可使用微信号扫码登入,线上查询本户的积分情况和组内排名,让村民更加方便、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组建以村(社区)干部、道德评判团、乡贤为主的正向激励团队,对排名靠后的村(居)民进行正向赋能。以公平公正为主基调,实行两会三团全程民主监督,让村(居)民成为决策主体、执行主体、监督主体。目前,红黑榜已在全市211个村(社区)实现全覆盖。

  三是享积分。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开通生活、特色、服务、荣誉四个积分兑换通道。积分既可以用于兑换米面、酵素等生活用品;亦可兑换本地农产品、吉祥物等特色产品;还可以兑换志愿代办、社保费用减免、文化礼堂租借等社会化服务。还包括“最美”系列、模范“系列”、先进评选等精神激励,以及金融惠民等激励政策享受。建立线上线下双线兑换“超市”,打造积分兑换“一次不用跑”。村民可通过手机在“微嘉园”等线上积分商城随时进行积分兑换,也可定期到线下“积分超市”兑换。创新推出“天猫式”兑换服务,建立网格化志愿代送服务体系。兑换资金由政府财政、集体经济收益、商会、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募集,多渠道保障积分兑换项目实施。积分制管理实施以来,共计投入资金699.61万元,其中社会力量资助11.41万元。

  从“变”处着眼,以“小量变”推动“大变革”

  一是实现“即时监管”变“长效管理”。通过积分制管理,将工作纳入积分清单进行长期量化考核,有效破解了各类专项行动容易“一阵风”的缺陷,如在石门镇将积分管理运用到乡村优美庭院季度考核中,利用“3+3”模式清查整顿。对于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者,直接给予积分奖励;对存在乱堆放等问题的农户,发放告知书并给予三天时间整改,三日后整改到位者亦可获同等积分奖励。此后,农户只需维持现状,不乱搭、排、放,每季度都能获得等值的积分奖励,村民各扫“门前雪”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整治不再“挤牙膏”。

  二是实现“你要整治”变“我要整治”。在积分制管理中,充分运用群众的日常舆论和从众心理以及未来的切身利益,通过对不参与积分治理的群众进行正向包围,拓宽评比、各项福利、金融贷款等挂钩渠道,以柔克刚,群众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变得空前高涨,在全社会营造了人人崇尚正能量、个个争当“发光体”的浓厚氛围。如石门镇春丽桥村利用积分奖励,对不参与积分的群众形成积分兑换“包围圈”,如今全村村民积分参与率达到100%。

  三是实现“单一试点”变“领域推广”。桐乡市积极探索“三治积分”管理在全领域、多行业实践,拓宽“三治积分”运用范围和群众参与面,推进“三治积分”进企业、进学校、进市场。如河山镇创新“三治小微贷”,在企业开展细化、量化的积分管理,建立小微企业综合评价体系,让企业以信用换贷款,截至目前,已向76家企业授信1.88亿元;高桥新区学校、河山中心小学将德育教育进行量化考评,让学生用“美德换积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自治的积极性;专业商品市场、农贸市场通过积分评比产生星级商户。积分制的推行,不仅让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积”发了先锋模范力,还让村(居)民争相攒分,引导群众把“身边事”变成“自己事”,“积”发了基层治理内生力,为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了支撑和动力。

  (作者单位:徐晓叶 浙江省桐乡市政法委;张芹、沈跃顺 浙江省桐乡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