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紧盯“两个要害” 插上科技翅膀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琦琪 字号:【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强调,要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问题,坚决打好种业翻身仗,持续提升耕地质量,支撑国家粮食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近日,作为“农业科研国家队”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连开三场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介绍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的现状,发布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粮食种子安全吗?

  ——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6%以上;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水稻、小麦两大口粮作物品种已实现完全自给。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已超过45%。据中国农科院党组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孔明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良种覆盖率有望达到97%以上。

  “目前我国水稻亩产为470公斤左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到1.7倍。我国水稻品种培育已由以往单一的追求单产的提升向品质和营养的改良方向转变。优质和高产并重是目前水稻育种的主攻方向,而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

  中国的水稻和小麦可以保证绝对安全。但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粮食消费不断升级。从中长期看,中国确保粮食安全的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从需求形势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均口粮消费将稳中略降,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继续增加,粮食消费总量仍呈现刚性增长趋势。

  ——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

  “种质资源指携带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且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种质资源有两个属性必须满足,一是遗传信息载体,二是有价值。这个载体包括种子、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类型包括野生种、地方品种等,要求发芽率必须在85%以上。”作科所作物种质资源中心主任李立会说。

  中国农科院已建成完善了由1座长期库、1座复份库、10座中期库、43个种质圃、205个原生境保护点以及种质资源信息中心组成的国家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成立了农业农村部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2019年1月正式动工建设保存容量达150万份的新国家作物种质库,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我国种质资源保护能力。

  ——主粮新品种选育工作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杂粮的优质、抗逆、宜机收等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突破。

  小麦共审定新品种49个(不含引种),其中中麦895灌浆速率和耐热性居黄淮麦区南片首位,2020年推广面积为全国第三位。与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合作选育的鲁原502在黄淮麦区北片年推广面积超1500万亩。

  水稻共审定新品种74个,其中“华浙优261”是香型优质高产高效广适性新品种,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一级,在2020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中获得籼稻组金奖。优质专用早稻品种中嘉早17长期位居南方籼稻推广面积首位,2010-2019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500万亩。

  玉米育成中单123、中单685、中玉303和中单111等高产抗逆宜机收新品种10个,这些品种普遍具有早熟优质抗倒宜机收的特点。新品种中单111在内蒙古表现早熟抗倒、籽粒含水量低(22.4%)、产量高(969.2公斤/亩)、落粒损失率低(0.92%),在新疆奇台创亩产超过1570公斤。以中单808、中单909等为代表的老牌优势中单系列玉米品种累计推广超过3000万亩以上。

  大豆共审定新品种40个,其中中黄37蛋白质含量高,籽粒大,外观商品性好,已成为黄淮海地区主栽品种之一,年推广100万亩以上,累计推广700万亩;中黄901早熟高产,抗大豆灰斑病,适宜东北北部大豆核心主产区种植,2020年推广面积近100万亩。

  “‘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将在种质资源、基础研究、核心技术、重大产品等方面部署工作,加快建成现代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国家作物种质库,缩小我国种业自主科技创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不足。”中国农科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说。

  “肉蛋奶”的种源多数依赖进口吗?

  ——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多个品种打破国外垄断。

  良种作为畜牧业的源头,决定了产业链的质量和效率,是我国现代畜牧业建设中的关键环节。目前,我国畜禽种业自主创新水平和种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主要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超过75%。

  一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能力逐步增强,形成较为完善的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体系,建成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基因库199个,省级场、区、库458个,保护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二是自主创新水平大幅提升,培育出100多个畜禽新品种(配套系),黄羽肉鸡全部是自主培育品种,京红、京粉系列蛋鸡配套系打破了国外公司的种源垄断,中畜草原白羽肉鸭、中新白羽肉鸭配套系填补了我国瘦肉型白羽肉鸭原种的空白。三是商业化育种体系初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逐步建立,一批集种畜禽选育生产、商品畜禽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由于部分发达国家发展现代畜禽养殖时间早,已经形成了优质的品种群体、积累了丰富的基础数据、形成了完善的推广体系,而我国发展现代畜禽养殖只有短短数十年,在育种效率上确实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刘现武说,“为了赶超世界先进,从国外引进种源必不可少。但是,说我国畜禽品种种源全部受制于人是不对的,像猪、蛋鸡、肉鸭等主要品种均可实现基本自给。”

  ——我国畜禽育种效率不断提升、成果不断涌现。

  我国是世界上畜禽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2021年版)》收录畜禽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引入品种及配套系共948个。中国农科院联合科研院校和种业企业,建设和完善了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服务平台网络,实现了777个畜禽品种资源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共享;以冷冻精液、冷冻胚胎和体细胞等形式长期保存了300多个地方畜禽品种种质资源,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畜禽种质资源保存的多样性。

  近年来,农科院创建了肉鸡节粮优质抗病选育技术和基因组育种体系,研发了国内首款鸡55K基因芯片“京芯一号”;开发构建了肉牛重要经济性状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建立了我国最大的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的全基因组选择资源群体。在此基础上,培育了一批畜禽新品种(配套系):以北京油鸡为素材,培育出“栗园油鸡蛋鸡” 和“京星黄鸡103”肉鸡配套系,在保持北京油鸡肉、蛋品质风味基础上,产蛋量、繁殖力和饲料转化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以北京鸭为素材,培育了“中畜草原白羽肉鸭”和“中新白羽肉鸭”两个适合加工的瘦肉型肉鸭配套系,两个配套系均具有胸腿肉率高、皮脂率低的优良特性,2020年两个配套系推广量达到12亿只,占全国市场的36.5%。

  “动物尤其是大动物育种是一项长期工作。为了确保种群的优良性状可以稳定遗传给下一代,禽类要4~5年、肉牛至少要经过16~20年,才能育成一个新品种。”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秦玉昌说,“新品种并不是育成后就可以不管了。要持续不断的做工作,不然品种就会逐渐退化。因此,我们也将会继续努力,让基于我国本土优良性状的猪鸡牛羊发展壮大。”

  “十四五”期间,中国农科院要推进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建设,力争将资源库建成全球保存畜禽种质资源总量最多、品种最全、体系最完整、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国家畜禽种质资源库”。进一步加强畜禽生物育种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研究,加快培育资源高效、环境友好、优质多元的畜禽品种,加强科企融合,推动畜禽育种产业化,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畜禽种业品牌。

  怎样保护“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让“耕地中的大熊猫”更健康。

  我国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长期集约化经营下耕地退化严重。据《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我国高产田占耕地面积的31.24%,中产田占46.81%,低产田占21.95%,障碍退化耕地占比高达40%。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简称资源区划所)在保护改良东北黑土、南方红黄壤、北方旱地这“三块地”上做了很多创新,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土区耕地面积2.78亿亩,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4。自上世纪50年代开垦以来,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由8%~10%下降到2.5%~3.5%。

  针对黑土区耕层厚度减少,有机质含量下降等问题,资源区划所组织联合攻关,明确了东北黑土地过去30年的有机质演变特征,探明了有机物料长期利用效率平均为16.3%,实现了土壤有机质培育目标的定量化。通过地力提升、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及种植制度优化等技术,使黑土土壤有机质提高12%~16%。

  “东北地区种植结构的变化,如大量的旱改水、湿地变耕地,都对黑土质量有重要影响。除了在土壤微观层面进行改良,我国正在研究种植模式等宏观布局上的创新,从而降低黑土地的利用强度。我国已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列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年农业领域重点专项之一。”资源区划所副所长吴文斌说。

  除了发力黑土地保护,资源区划所在盐碱地、低产水稻土和红黄壤治理上也成果颇丰。“下一步面向高标准农田建设,我们将全力推进农田监测、评价、管理的数字化改造,加快实现全国所有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一张图’、新增农田建设项目统计‘一张表’、农田建设全过程监测评价‘一张网’。”资源区划所所长杨鹏说。

  ——多学科综合发力“藏粮于地”。

  种子、化肥农药、土地等都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环节,再好的种子碰到贫瘠的土地,也长不出丰硕的果实。在“一控两减三基本”的战略下,化肥农药正在经历由追求高产向环境友好平衡。经过十余年攻关,资源区划所科研团队创建了基于产量反应和农学效率的施肥新方法,集成了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模式。在粮食主产区近三年共推广应用7990万亩,平均增产5%~10%,增收节支122亿元。

  “曾经农民施肥存在‘一炮轰’的现象,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破坏环境。”资源区划所副所长周卫介绍,“我们发明‘4R施肥法’,就是按照土地状况和农作物需求,对肥料种类、数量、施肥时间和施肥位置进行精准计算,这样可以提高施肥效率,减轻土地负担。”

  此外,中国农科院历经21年,首创覆盖我国全域高精度“数字土壤”,这是我国迄今最完整和精细的土壤资源和土壤质量数据。该成果已得到国家和31个省级行政管理部门、60余家专业科研机构的广泛应用,在土地整治、耕地地力调查、基本农田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向‘十四五’,中国农科院将围绕东北黑土、南方红黄壤、北方旱地‘三块地’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建设覆盖我国全部土壤类型、服务全域耕地管理的国家级耕地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中心,强化耕地保护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助力‘藏粮于地’目标早日实现。”中国农科院科技管理局局长任天志表示。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