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命根子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魏龙飞 字号:【

  因为疫情,今年春节没能回老家。“五一”假期回老家待了两三天,时间虽不长,但总有一些故事,让人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和变化。

  老家位于太行山南麓,村里地貌以丘陵为主,用“缺水少地”来形容不算过分。乡亲们大都边打工边务农,壮劳力在外打工,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家种地。对于种地,大家不是特别热衷,就生计而言,老乡们似乎对种地没有寄予太大期望。回家后亲历的三件事,让我有了新的认知和感受。

  父亲让我和姑父、二爷一起去地里干活。该地块位于我们村和邻村交界处,之前用于国营选矿厂排渣。选矿厂没落后,由于石头太多,土地无人问津,父亲便将其承包下来,收拾一下准备种玉米。

  我回去时地块已经平整好,大概有三十亩。散落的石块也被姑父拣在一起。我们的任务是将成堆的石头运到田埂边。

  我看了下,虽然前期已经将石头整成堆,但是地里的小石头依然很多。

  “这些小石头我看没个完。”姑父的腰扭伤了,他坐在铲车上回答:“我跟你姐姐、姐夫、三个外甥整了半个月,才整成这样。起码得两三年,这地才能正常用,现在就凑合使吧,比荒了强。”

  因为没戴手套,干了一会儿,手上就磨出两个泡。不但如此,一些非常难“啃”的大石头埋在地里,用铲车费半天劲才从地里挖出来。

  拣石头的时候,我就琢磨,从小时候起,父亲几乎从不关心地里的事,甚至很少去地里,他总是在外打工,忙自己的事。之前总看不上种地的他,为啥突然这样干?难道是因为年龄的原因,想整几亩薄地养老?我没想明白。不过姑父那句话不是没道理,确实“比荒了强”。因为临时有事,我干了两个小时有幸“逃脱”了,怀着复杂的心情把剩下的活儿抛给两位长辈。

  吃饭之余,母亲说的一件事引起我的兴趣:近几年,村里有人流转土地种玉米,多则五六百亩,少则百十亩。他们以此为生,收益还不错,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在这十几户的引领下,村里的地成了“香饽饽”。

  有人竟因为种地产生了矛盾。

  本家一个叔叔承包了魏永庆两亩地,村东头一户人家因为和魏永庆住得近,想要“虎口夺粮”抢过来。本家叔叔当然不想轻易认输,推脱说“地已经犁了,马上准备种,来年再说吧”。这让魏永庆左右为难。

  最后,村委会出面:“凡事得讲究先来后到,不能乱了规矩”,才得以平息。

  要说事情本身并不大,但反映的问题耐人寻味:家乡的土地现在是“洛阳纸贵”,吃香得很。这件事引起了村民的热议,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的土地身价涨了……”

  “抢地就像城里人抢着买房子,这些大户跟打了鸡血一样。”

  我这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闲暇之余,马路对面的一个场景让我眼前一亮,想起儿时的时光。一位老大爷赶着骡子,手拽着缰绳,站在其后的耙子上扭动前行。我已经十几年没见到这种较为传统的耕作方式了,有种久违的亲切。

  “现在不是都有机器吗,您怎么还这样耙地呀?多费事!”我忍不住跑到马路对面,才看清是二根旺。

  他扯着嗓子说:“机器快是快,但是整得没这个细致。别看它快,有人还真不用他。”二根旺的话语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一天整多少地?”

  “每天大概弄10亩吧,平均1小时整1亩。”二根旺回答。

  他现在专门用骡子给人种地,机器犁地100元/亩,他开价150元/亩。因为村里现在养骡子的很少了,二根旺在村里形成了垄断之势。虽然价钱贵,可是生意还挺好。

  种粮大户一般都是用机器,但是对于小块田地,大型农业机械没有办法进入田间耕作,这时候牲口就派上用场了,都得找二根旺。还有不少农户,虽然种得不多,但是喜欢深耕细作,也用牲口犁地耙地。

  短短几年时间,家乡的变化不小:闲置的土地被盘活,土地成为“香饽饽”;原本不看好种地的村民,现在精耕细作,让传统的耕作方式焕发生机、成为时尚。

  乡亲们对土地新的认知和情愫,让我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