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农民“云端”致富路——武陵山国家农民培训基地“直播带货”培训见闻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见习记者 李梦迪 字号:【

  “希望这里能成为三地交流互促的平台,进一步成为地域性的农民大学。”武陵山国家农民培训基地负责人向辉说。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是鄂湘渝两省一市交界的“窗口县”,武陵山国家农民培训基地坐落于此。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日前,中央农广校把“直播带货”培训班办到了武陵山区,办进了基地,通过这个接地气的教学平台,有利于提高家庭农场经营者创业创新和产业致富带富能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拓宽农民“云端”致富路。

  课程“量身定制”,解决销售难题

  “我们种植的冰糖橙、脐橙具有良好的生长条件,是城里人喜欢的富硒农产品。冰糖橙在2004年农博会获得过金奖,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目前仅在本地销售,外地销路打不开。”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红梅家庭农场农场主段红梅说。在当地像她这样的家庭农场主不在少数。

  “很多家庭农场主都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农产品线上销售的重要性,但缺少具体方法指导他们如何去做。”向辉说。

  学员的需求就是基地最大的关切。武陵山基地通过与中央农广校对接协商,将本次农业农村主体人才和支撑人才培训的主题定位于农产品直播带货。

  中央农广校副校长张丹梅在开班式上强调:“农产品电子商务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贫困群众,一头连着数以亿计的市场消费者,对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提高我国农业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我们的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作为拥有“第一手”货源的农民,如何将手中的资源“变现”?

  本次培训班针对农产品知名度不足、销售渠道有限等问题,邀请湖北、湖南、重庆三地50余名家庭农场主参加,精心策划安排直播带货的相关课程,在“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模式的基础上,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现场教学、经验传授相结合,帮助学员转变观念、打开思维,解决销售中的实际问题。

  “快来快来!”傍晚时分记者刚到达基地,便被几个热情的学员拉进了跳舞的队伍。只见大家整齐地排列,两两一组,在领舞的带领下跳起了土家族特有的摆手舞,顺拐、屈膝、颤动、下沉,动作一气呵成,配合着音乐,好不热闹。

  班主任告诉我们,这是培训班早饭前和晚饭后的“必备项目”,简单动感的舞蹈不仅让学员们愉悦了身心,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除了创新锻炼形式,基地还组织开展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心得和见解。上午刚刚上完《乡村振兴视域下如何做好现代农业大文章》这堂课,晚上便围绕这个主题分组讨论,学员将自己的看法逐条罗列,逻辑清晰,想必是对之前的课程有所思考。讲课教师的惊喜现身更是给学员们进行“加餐”,“我们对这个主题很感兴趣,有很多看法想与老师探讨,本来以为没有机会了,真是没想到老师会来!”几位学员十分激动地说。通过与老师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学员们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使理论课程充满互动性,不再冰冷乏味。

  “研讨活动很好地帮助我们对课程进行总结和进一步提升。”田海峰说,这种交流不仅拓宽思路,还让我们交流了彼此的产业,建立起新的连结。

  选好老师,培育一批“带货达人”

  做好培训的头一件事就是要选好老师。

  基地在选择老师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首先与中央农广校进行对接,依托农广校体系的全国共享师资,对本次培训进行理论课程指导,其次是选择与基地多次合作,具有丰富电商直播经验的专家讲师,以实操课程带领学员们更好地体验直播带货流程,最后是基地负责人也是农广校首批农业经理人培训全国共享师资,亲自上阵,用自身经历鼓励学员们积极投身电商的浪潮之中。这样一来,不管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探索都可以很好地兼顾。

  “我们的课程,就是教大家如何利用手机,足不出户在家数钱的。”拥有多年电商运营经验的李维老师的开场白令学员们都兴奋不已。近年来,随着直播的不断风靡,很多短视频网站也逐渐成为新型电商平台。李维老师表示,利用好这些电商平台,我们的农产品就能出户出村,销往大城市。

  直播电商概论、手机摄影和抖音矩阵营销、直播带货实践……培训班上,老师为学员们带来的满满干货,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操经验和优秀个案,让学员们如沐甘霖、受益匪浅。

  “真是收获很大。”湖南省怀化市麻阳县蛮寨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田海峰表示,之前抖音、快手等平台只不过是自己平时消遣用的软件,从未想过可以用这种方式来销售农产品,更没有想过直播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回去之后将努力摸索,将学习到的直播小技巧运用到自己的直播带货中,成为真正的“带货达人”。

  做好延伸服务,“扶上马送一程”

  培训结束后,班主任组织学员们对课程进行反馈,以了解培训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基地对课程进行改进和完善。对于本次培训,大家普遍有着很高的评价:“老师教学水平高,课堂纪律严明,真的有上学的感觉。”“特别喜欢后几天的实操课,自己做导演、摄影,看到拍出来的小视频成品别提多有成就感了。还有老师给我们做一对一指导,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

  课程虽然告一段落,但基地对于学员的延伸服务远没有结束。

  “这些家庭农场主虽然经过了几天系统学习,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变成电商人才,因此对学员的持续关注,做好跟踪服务,是我们后续的重点。我希望基地的培训不仅仅停留在短短的一周,而是长久地为学员搭建发展平台,通过这个学习平台,延伸到政策平台、销售平台,帮助学员持续培育产业。”向辉如是说。

  重庆市黔江区长八栏农业股份合作社理事长孙小华就是延伸服务的受益者。“我的合作社有抖音号,也发过一些视频,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他说,通过这次培训,掌握了不少直播电商带货技巧,回来以后就立马组织了合作社社员一起进行拍摄,基地的指导老师还做了线上指导,视频吸引力有了很大提升。

  基地的后续服务也给学员们吃了“定心丸”,让他们能放心地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培训给了我很多新思路,下一步我将加大对直播设备的投入和直播人才的培育,整合本地优质农产品,通过直播的形式销售出去,让更多的农产品能够走出大山。同时我要与基地保持好联系,多参加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定期给自己‘充充电’。”谈及未来发展,湖北长阳廪君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婧源信心满满。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