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 “四三三”模式激发产业扶贫新动能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广东省梅州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创新开展村村联动、农光互补、农旅结合、粤菜师傅工程“四模式”,产业园区、龙头企业、致富能人“三带动”,技术链、利益链、销售链“三打通”的联农益贫减贫“四三三”模式,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相结合,带动15570户贫困户脱贫。省定贫困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45元,比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2315元。

  创新帮扶推扶贫。一是实施“村村联动”。如兴宁“梅一客”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体验+O2O”模式,联结带动5个镇13个村,发展种植朝天椒、板栗南瓜等十多个蔬菜品种,建设农耕体验园带动乡村旅游。全市共617个村参与了43个产业联动项目,实现贫困村全覆盖。二是实施“农光互补”。如广州市天河区与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6000平方米的养鸽产业扶贫车间,利用鸽棚顶建设光伏电站,带动15个省定贫困村贫困户参与肉鸽养殖及光伏发电产业,有劳力贫困户平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目前共发展农光互补项目21个,带动贫困户1908户。三是实施农旅结合整县推进产业扶贫。如丰顺县的茶山旅游扶贫项目,从2017年起分三批共投入扶贫资金7700多万元用于发展旅游产业,每年按照固定分红的形式获取收益,带动全县17个镇(场)有劳力的2166户8141名贫困人口参与,户均增收2840元。四是实施“粤菜(客家菜)师傅”工程。全市已建成6个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11个市级和6个县级粤菜(客家菜)师傅培训基地、77个食材供应基地。梅县区玉水村获评全省首个“广东厨师之乡”称号。

  激活主体带扶贫。一是产业园区带动。通过“园区+基地+贫困村+贫困户”模式,发展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其中国家级1个),数量居全省前列,带动贫困户10625户。110个贫困村以资金入股广梅产业园,按照固定收益率分红,每年可获收益400多万元。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全市共有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46家(数量居全省第一),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09家,带动有劳力贫困户15382户41960人。三是致富能人带动。健全完善致富带头人与贫困户联结机制,培育发展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1386名,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打通链条促脱贫。一是打通技术链。组织52名农业专家建立8个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小组对接8个县(市、区),通过实用技能培训、产业巡回指导、微信平台讲解等不同形式,提供技术服务。二是打通销售链。依托互联网商城等平台,推动批发市场、电商企业、大型超市等市场主体与扶贫产业基地、相对贫困村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实现贫困村农产品进市场、进商超。借助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和21个生产基地,开展以购代捐和消费扶贫“五进”等活动。建成7个县域电子商务运营中心、865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省定贫困村全覆盖。5个县(市)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