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为了谁?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牛震 字号:【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和乡村建设。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多听取农民意见。

  为了农民,就要尊重农民意愿,有历史耐心。

  尊重农民意愿,是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同时也是领导干部带领农民群众推进乡村建设的前提条件。

  推进乡村建设事多面广,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对于同一件事,不同老百姓会有不一样看法。同时,老百姓认识的改变也需要一个过程。这种情况下,尊重农民的意愿就需要我们真正躬身倾听,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借力于民,真正践行“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的“唯一工作标准”,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把好事办成、办实、办好。

  实践一再证明,没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任何乡村建设活动,即使初衷再好注定最终都会“烂尾”。推进乡村建设须笃实干事,不能急躁冒进,不可急于求成,切忌再干类似强迫农民上楼的蠢事,决不能搞成“好心办坏事”。

  为了农民,就要因地制宜,不搞大拆大建。

  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也是我们推进乡村建设必须遵守的一条原则。中国乡村广博,情况万殊,条件相异,建设不能盲目跟风、草率行事,需要立足地方资源禀赋,突出特色,找准路子。

  曾几何时,一些地方贪大求洋,“闭上眼睛”大拆大建,一个模子盖到头,一种颜色刷到底,导致“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最终老百姓怨声载道。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因地制宜,宜修则修、宜拆则拆、宜建则建、宜并则并。千村千面,也要做到科学规划有的放矢,瞄准以往民生“痛点”发力,以疏通“堵点”、攻克“难点”为目的,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久久为功,做到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比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后,要着力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农村生活用电问题基本解决后,要提高供电稳定性,尤其是解决生产用电问题。乡村建设只有稳扎稳打,农民才能收获“稳稳的幸福”。

  为了农民,就要杜绝形式主义,绝不搞“一刀切”。

  “形式主义害死人”。以往的形式主义,不但让不少基层干部吃足苦头,而且伤透了老百姓的心。推进乡村建设,不能“堆材料”“凑数据”“造盆景”般流于形式,毕竟为农民而建不是纸面上漂亮的“PPT”,而是终究要让农民享受到实实在在好处的务实举措。

  乡村振兴任重而道远,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应该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认真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绝不能搞“一刀切”。譬如,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就要不折不扣地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就要针对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要尽快建立健全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只有农村建得“美美的”,农民心里才会“美美的”。乡村建设行动要牢牢把握“为农民而建”的大方向,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