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1年度470万亩高标准农田、5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已分解落实到市县,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规格召开现场会议,全国精神贯彻落实快。全国现场会和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四川省委、省政府迅速贯彻落实,及时召开了全省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组织开展现场参观、经验交流。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彭清华书记对农田建设专门作出强调,要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真正确保“良田粮用”、旱涝保收、宜机作业、高质高产。省委、省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合力、鼓足了干劲,迅速掀起高标准农田建设新热潮。
扎实开展“百日会战”,工程建设进度质量优。按照农业农村部要求,抓进度、保质量,持续用力打赢“百日会战”。出台文件发出“动员令”。以省指挥部办公室名义下发通知,安排了两轮“百日会战”,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各地抢抓冬春农田建设施工黄金期,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培训练强“基本功”。先后两次组织相关市县分管领导和业务骨干开展灾毁农田修复项目座谈培训,就项目方案编制、资金筹措、项目管理等进行业务指导,明确任务完成时间节点,确保修复任务如期完成。专题指导吹响“冲锋号”。在“1+5”调研指导基础上,组成调研指导工作组,多次赴县(市、区)开展“百日会战”调研指导,抓好项目建设全过程质量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强化风险防控,督促问题整改。
强化耕地保护利用,“良田粮用”管控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重要论述精神,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把耕地保护利用贯穿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全过程。强化考核监管。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纳入对市(州)政府的绩效考评指标,开展耕地保护监督检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等专项工作,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强化调查监测。近两年,省级财政累计安排13052万元用于耕地质量调查监测和等级评价,建成耕地质量监测点1010个、调查点10000个,耕地质量较上年提高0.2个等级。创新保护利用。在4县10乡镇开展“鱼米之乡”示范创建,在丘陵山区开展良种、良法、良制、良田、良机“五良”融合示范,推广“粮经”“粮经饲”复合发展模式,实现既稳粮又增收。
健全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资金保障到位实。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努力构建高标准农田建设多元投入机制。落实地方财政投入。2020年立项项目财政投入116.5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37.91亿元、省级财政17.1亿元,省级层面切块下达抗疫特别国债18.83亿元,市县其他财政投入42.73亿元,不折不扣落实省委省政府亩均财政补助不低于3000元的要求。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创新投融资模式,2020年专项债券发行保障项目入库38个项目、金额56亿元,目前已成功发行14.74亿元用于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银行贷款3182万元。整合涉农资金投入。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平台,整合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等涉农项目资金30亿元,实现缺口互补、共同发展。
创新考核评价机制,农田建设成效好。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充分调动全省各地真抓实干积极性。制发《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工作方案》,严格组织县级初验、市级竣工验收、省级抽查和备案工作,坚决把好工程质量验收关。创新考评方式,组织市(州)、省直部门和第三方专家,开展省级交叉抽查和考核评价,推动各地加强交流互鉴、学习提升。
(本组稿件由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供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