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绿起来 牧业强起来 牧民富起来——草原补奖政策助推牧区稳定增收
时间:2022-02-14 13:46:24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王加亭 智荣 字号:【

  七月的草原,微风卷绿浪,远远望去,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尽收眼底。鲜嫩的绿草,肥硕的牛羊,勤劳的牧民骑马放牧,远处还时常传来悠扬的歌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画卷,洋溢着新时期草原牧区发展的新气象。如何让草原绿起来,牧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是我国广大草原牧区牧民所期盼的“草美畜壮人富”绿色草原梦,饱含了对牧区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的美好憧憬。

  作为牧区投入资金规模最大、政策覆盖面最广、农牧民受益最直接的一项强牧惠民政策——草原补奖政策,实施近十年,已在实现我国牧区“草美畜壮人富”这一绿色草原梦之路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正逐步转型,牧民收入水平正稳步提高,全国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忆草原往昔旧光景

  我国拥有2.6亿公顷的草地资源,占据了国土面积的27.6%,已成为我国北疆绿色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了数千万草原儿女的梦想。过去几十年里,我国草原的总体状况处于相对脆弱的阶段,由于过度开垦和超载过牧,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日益突出;牧区畜牧业生产方式依然落后,以家庭为经营单位的规模小、管理粗放和经济效益低下的生产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还比较落后,贫穷是牧区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大美草原何时见。过去,每当提及草原,首先想到的不是绿草和牛羊,而是草原退化。草原“三化”现象已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草原退化主要受到气候和人为两方面因素的双重影响。全球气候变暖、风沙活动加强、降雨减少等是造成退化的主要气候因素。而更重要的是,随着牧区人口的增加,人草畜矛盾日益突出,超载过牧、过度开垦和其他不合理的利用方式等成为草原退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本世纪初,全国约90%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产草量较上世纪下降明显。如何让我国大美草原绿起来,困惑我们多年。

  产业方式何时转。童年记忆中,牧民都是骑马放牧、逐水而居,过着传统游牧生活。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形势,这主要表现在基础设施差、舍饲圈养比例低、冬季饲草料短缺、抗灾保畜能力弱、牲畜退化严重、出栏率低和产业化程度不高等等,牧区牛羊常常陷入“夏饱秋肥冬瘦春死”的怪圈。过去几十年的生产实践告诉我们,这种低产出的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不仅造成天然草原长期超载过牧,草原生态环境恶化,而且经济效益低下。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羊畜产品需求量与日俱增,已远远不能满足新时期下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需要,亟需转型升级。

  牧民收入何时增。广袤无边的草原孕育了千万勤劳朴实的草原儿女,草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深切关注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由于牧区多处“老少边穷”四重叠加地区,资源禀赋极差,加之长期经济基础薄弱和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草原牧区历来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经济最落后的地区。全国268个牧区半牧区县中,152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占牧区半牧区县总数的57%。2020年初,全国52个未摘帽贫困县中,牧区仍占35个,这些县绝大部分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牧民贫穷、生活艰苦成为草原牧区实现脱贫的重点难点。牧民收入、牧业生产与现代农区的差距越来越明显,亟需补上草牧业现代化短板,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

  看草原今朝新气象

  草原是山水林田湖草沙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和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让“草原绿起来,牧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这一饱含广大草原儿女“绿色草原梦”的实现,迫切需要出台兼顾草原生态、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的政策措施。2010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以下简称“草原补奖政策”)。截至2020年,政策已实施十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补奖资金1701.64亿元,其中禁牧和草畜平衡等到户资金1474.61亿元,绩效奖励资金227.03亿元,惠及1200多万户农牧民。

  补奖政策实施10年以来,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加强顶层设计,保持政策目标、实施范围、补助标准、补助对象“四稳定”,坚持“四到省”,即目标到省、任务到省、责任到省、资金到省,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充分发挥畜牧兽医部门技术支撑体系服务能力,政策实施后,全国畜牧总站研发“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国家、省、地、县、乡、村六级信息填报与审核,对1200多万补奖牧户的人、草、畜和资金等信息进行监控,上下联动,及时掌握政策落实情况,确保政策精准落地。

  ——喜看方式逐步转。

  “自从补奖政策实施以来,我们这里每家每户牲畜的数量减少了。一开始我们还不理解,牲畜减少了,收入不就减少了,经过这么多年,我们发现自己的收入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以前要来回转场,一走就是几个月,现在好了,自己种草,棚圈、储草棚都建起来了,岁数大了,不用再为牲畜安全越冬东奔西走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新疆调研中一位老牧民向我们娓娓道来。老牧民的一番话,让我们再次想到了“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政策目标的提出。“禁牧”禁的是天然草原放牧,而“不禁养”是鼓励牧民们进行舍饲半舍饲圈养。“减畜”减的是天然草原放牧牲畜的数量,“不减肉”实际上是通过增加舍饲半舍饲的饲养量,达到不减少牛羊肉的产量,而“不减收”正是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提高牧民脱贫增收的能力。

  各省区在落实补奖政策过程中,一方面不断加大牲畜棚圈、打贮草基地、牲畜改良点、标准化种养基地等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改善了草原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在加快牲畜出栏、改善畜群结构、提升良种化水平和推进舍饲半舍饲圈养等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一大批家庭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各地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下,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逐步成为牧区草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2020年,13省区新建人工饲草地5768万亩;肉牛、肉羊出栏率达47.4%、94.4%,分别较2015年提高1.2个、8.1个百分点;牛、羊肉产量达445.9万吨和341.2万吨,分别较2015年增长9.5%和12.6%,为保障牛羊肉市场供给作出了积极贡献。政策实施还推进了牧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部分牧民将草场和家畜等以租赁、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专业化养殖水平持续提升,带动了草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喜看牧民钱包鼓。

  “我们家2个老人,4个孩子,加上我,一共7口人。3个孩子都在念书,没有多余的劳动力,家里就这2头牦牛,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大儿子暑期打工和每年补奖发的钱,要是没有国家发的钱,我们一家人不知道该怎么维持生活。”四川省甘孜州炉霍县的一位母亲在谈及补奖政策时深情地说。

  补奖政策成为草原牧区脱贫攻坚的强力助推剂,2020年,13省区畜牧业产值达1.77万亿元,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36%,较2015年增长46.3%。牧区县和半农半牧区县牧民人均牧业收入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62.3%和49.5%。近90%的补奖资金直补到户,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增加了牧区贫困人口转移性收入。享受政策的农牧民每年人均补奖政策性收入近700元,户均增加政策性收入近1500元。尤其是每年在“三区三州”134个深度贫困县投入补奖资金73.62亿元,惠及158.62万户牧民,每年户均政策性收入4600多元,是全国户均政策性收入的近3倍。此外,补奖政策的实施,增加了草原管护员生态公益性就业岗位数,各地将贫困户、兜底户轮流安排草原管护员,带动了牧区贫困人口稳定增收。2020年,新疆从南疆四地州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5000名草原管护员,让能胜任岗位的贫困人口参加草原生态管护工作,实现家门口脱贫。

  ——喜看草原绿草生。

  “草原的变化肉眼就能看出来,前几年,草场退化很严重,牛羊也没什么草可吃,有时候白天风沙大屋里就要点灯了。现在不一样了,补奖政策实施了几年,明显看到草场在恢复,就说眼前这块草地,前几年光秃秃的,现在夏季雨水好的时候,远远望去一片绿绿的,空气都好闻了……”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一位牧民欣喜地说到。

  补奖政策落实以来,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禁牧与草畜平衡制度的有力推进和农牧民转产就业能力的逐步提升,“三管齐下”让天然草原的放牧压力大大缓解,在助推全国“草原绿起来”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监测结果表明,2020年全国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56.1%,较2015年提高2.1个百分点;全国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11.13亿吨,连续9年保持在10亿吨以上;全国草原牲畜承载能力达27139万羊单位,较2015年提高8.8%。实践表明,“草原绿起来”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盼草原未来大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牧区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十四五”期间,国家继续在相关牧区省份实施第三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印发了《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指导意见》,助力牧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草原更绿、牧业更强、牧民更富”这一绿色草原梦的全面实现,需要继续依托草原补奖政策深入实施,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的同时,立足于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找准牧区扶贫薄弱环节,提出关键措施,引导处理好牧民与草原的关系,推进草牧业生产科学转型发展,促进牧民可持续增收。

  建立草原补奖政策长效机制。我国草原牧区属于本身发展能力弱的特殊区域,资源瘠薄,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基础差,农牧民生存技能少,既要承担草原生态保护、守土戍边的重任,又要肩负牛羊肉稳产保供的任务,增收很困难。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中,种植业和渔业有专门的财政补贴政策,农民和渔民可通过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渔业生产油价补贴获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收入,但牧民一直没有专门的产业补贴政策。目前,牧区正处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应继续延续和完善政策,建立补奖政策长效机制。特别是“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更需要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在保证补奖资金及时足额向农牧民发放的同时,进一步健全草原贫困区的医疗卫生、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加大牧区新型经营主体带贫能力。加快草牧业发展是推进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实现农牧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实现草牧业的转型升级,要不断加大对家庭牧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的能力。通过引导贫困人口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规模化经营发展,吸纳更多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鼓励支持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开展对接,带动贫困户发展地区产业,在地区形成稳定的发展动力,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助推乡村振兴。

  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产业扶贫是解决地区贫困现状的重要手段,地区扶贫产业发展要与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各省区应充分发挥草原补奖政策优势和引导扶持作用,健全生态产业与草原生态保护衔接机制,在草原生态保护的基础上,立足草原牧区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合理统筹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生态旅游、特色种养业等产业,推进“现代畜牧业+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草原牧区贫困人口参与度,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作者单位:王加亭,全国畜牧总站;智荣,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