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有梦 撒向天涯都是爱
时间:2022-02-14 11:10:22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赵炳然 字号:【

  我叫赵炳然,1987年从四川大学毕业后,来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三十多年来,一直跟随袁隆平老师开展南繁科研工作。

  5月22日,我们最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袁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作为身边工作人员,作为他的学生,我一直守候在灵堂前,锥心之痛无法言表。

  23日一大早,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家,步履蹒跚地来到灵堂前,深深鞠躬后,一下子匍匐在地上嚎啕大哭,边哭边念叨:“袁老师啊,我们舍不得您走啊。”

  这位白发老人,就是海南南红农场技术员冯克珊,今年78岁了,早在1970年,他就和袁老师一起在南红农场开展科研育种工作,那株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雄性不育野生稻,就是我们常说的“野败”,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灯塔。

  故事还要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说起,当时袁老师在杂交水稻研究中发现了不育材料,但在近缘品种间,怎么也找不到匹配的“保持系”。袁老师想去海南、云南、广西等地,寻找野生稻,创制新的不育材料。

  1968年2月,袁老师在第二个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就急匆匆地去了海南,临行前他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了又亲。他深情地对妻子说:“我要去找我科研上的孩子了,你就支持我吧,谅解我吧。”在南红农场的一块试验田里,袁老师开启了水稻南繁育种的先河,这一次,他在海南一待就是大半年。

  南繁初期,袁老师白天下田,手把手教授跟班学员杂交技术,晚上讲授杂交水稻、水稻的雄性不育,以及野生稻的特性,冯克珊听了袁老师的讲课,就特别留意常见的野生稻。1970年11月23日上午,他在南红农场的一个水塘边,发现一片正在开花的野生稻,就喊袁老师的助手李必湖一起去查看。他们在稻群中仔细观察,把一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连泥挖起,放在铁桶里,用牛车拉回基地,移栽在试验田里。

  正在北京参加会议的袁老师,收到李必湖、冯克珊他们发来的电报,连夜坐火车赶到海南,在显微镜下,反复观察小花花粉形状、染色情况等,确认这就是“野生稻雄性不育株”,将其命名为“野败”。袁老师第一时间把这株宝贝及其后代,分享给来自全国的种业同行,使得“三系法”杂交水稻很快取得成功,并在全国大面积应用。当时江西萍乡农科所技术员颜龙安,现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利用“野败”与珍汕97杂交,育成了著名的杂交水稻不育系珍汕97A,在全国推广面积达到18.8亿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袁老师和助手们南繁育种,住的是黎族农民家的茅草房,床铺自己搭、菜自己种、还要砍柴烧饭。助手黎垣庆和袁老师曾搭配一组煮饭做菜。袁老师负责炒菜,黎垣庆负责生火。有一次因为放进灶内的油棕杆,没有晒干,导致生火不旺,冒出大量黑烟,把袁老师呛得直咳嗽。这事成为日后袁老师常讲的一个笑话——“黎老总”不会生火,被黑烟熏得灰头土脸。

  后来工作条件逐年有所改善,还在三亚试验基地,建设了一栋专家楼,袁老师住二楼东头两间,里面一间一个床铺、一张桌子;外间配有一个沙发、一个茶几,算是办公室兼接待室了。本来市里宾馆有较好的住宿条件,但离科研稻田比较远,为了方便下田,他一直坚持住在基地,吃住都和我们在一起,直到今年3月突然摔倒,我们给他送到海南301医院抢救,这是他最后一次到我们南繁基地。

  最近这两年,由于年事已高,加之身体生病,上下楼不方便,我们准备为他装个电梯,但他坚决反对,不愿多花国家一分钱。他生活简朴,每天都是粗茶淡饭,穿的就是几十块钱的海南“岛服”。全国各地的水稻专家们,来拜访袁老师的络绎不绝,他也就是在基地的房间里,热情地接待大家,他总是客气地说:“我这里条件差一点,你们别介意,但我的田里有‘核武器’,你们去多看看。”

  袁老师每天都要到田里去转转,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您可能不知道,他从骑自行车下田、骑摩托车下田、自己开小轿车下田,到我们开车搀扶着他老人家下田。在他一生的科学实践中,始终要求自己亲自掌握详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他也要求我们所有科研人员必须下田,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电脑里长不出水稻”。

  南繁季节,搞育种的都要去海南,而搞栽培的就不一定都有积极性。袁老师总是要求大家都去。“不懂品种特性,怎么能够搞好栽培?”为了调动栽培专家们的积极性,他亲自确定攻关田块、试验品种、攻关目标,进行高产攻关比武。每一季结束时,他都会自己拿出钱来,对表现优秀的专家进行奖励。

  袁老师对杂交水稻事业的执着追求,令人敬仰,他对同事、对学生、对农民的关心关爱,更是感人肺腑。

  2016年11月,已经86岁的袁老师,像往年一样到三亚参加南繁试验。基地有一个工作人员叫李佳,是从部队复员到我们单位的,主要工作是给袁老师等专家们搞后勤服务。当天晚上7点,袁老师飞抵三亚,走出机场时,一看到李佳,第一句就问:“李佳,你不是要回去考试吗?怎么还没走啊?”“接完您了,我晚班飞机回长沙。”“时间这么紧还来接我干嘛,这样吧,我先去超市买点东西,9点钟回来,我让司机罗师傅送你去机场,回去一定要考好啊!”晚上8点59分,外面汽车喇叭就响了。袁老师去世后,李佳逢人就讲:“袁老师这么大的科学家,这么关心我这个基层的工人,每次见到我,都要我学习,要我进步,我这辈子怎么能够忘得了啊!”

  袁老师一辈子怀揣梦想,总是想着如何让人们远离饥饿。湖南郴州有一个农民,名字叫曹宏球,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是粮食紧缺的年代。他做梦都想吃饱饭。十六七岁时,从广播里听说有人在搞杂交水稻创高产,便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袁隆平。他到长沙拜访袁老师,要求学习杂交水稻技术,袁老师鼓励他科学种田,还送了他几斤良种,在袁老师的鼓励下,他通过科学种田多打粮食,科学养蜂有了甜蜜的生活。2003年,曹宏球的女儿到长沙读书,袁老师安排她就近住到身边工作人员的家里,并送给她一台学习机,勉励她好好学习。2008年,曹宏球的蜜蜂大棚受到暴雨冲击,50多箱蜜蜂被冲毁。袁老师得知消息后,直接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进行资助,使蜂场得以重生。他非常感激袁老师的帮助,购买了大理石想要为袁老师塑像,袁老师得知后说:“农民兄弟能够吃饱饭了,我心里高兴,但要为我塑像,不行!”尽管袁老师再三拒绝,但那个朴实的农民曹宏球,还是为他塑了一尊像。有人问袁老师见过那个雕像吗?他笑着回答:“我不好意思去看。”

  2020年底,袁老师的病情已经非常严重了。而他12月20号还在海南育种基地,亲自组织“2021年水稻高产攻关工作会”,召集来自长江流域、华南稻区12省的专家参加会议,部署攻关方案,往年开会,他总是直奔主题、三言两语就结束了,可这次,他足足讲了半个多小时,反复强调,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中稻亩产1200公斤、双季稻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又要到南繁的季节了,往年这个时候,我们总是把袁老师的房间打扫干净、开窗通风,盼望着他老人家的到来。今年再也等不到袁老师了,但我们一定会传承好、学习好袁老师的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创新开拓,谱写新时代杂交水稻新篇章。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