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
时间:2022-02-14 12:28:08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作者:杨圆华 王鹏翀 戴世勋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有城市现代化,也要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率先突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接续实施统筹城乡系列工程,持续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差距,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进入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党中央赋予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使命。这对浙江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促进农业农村共同富裕。

  立足发展新阶段,深刻把握新形势新变化

  全面建成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后,浙江的发展阶段、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宏观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2020年,全省人均GDP达到1.46万美元,城镇化率达到72.1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1930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96。针对这些变化,要全面分析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思路和新任务。

  立足“三大新形势”。从工业化后期、城市化后期、老龄化加速期等新的视角,分析城乡人口结构、发展空间、产业融合等新变化。认真分析新发展格局下,如何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等问题,推动更多资源要素向乡村倾斜。着眼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构建进度滞后于农民群众期盼热度、农民掌握新技术新业态深度滞后于区域产业链提升速度等问题,重新审视发展遇到的新难点、新痛点、新堵点。

  把握“三个新态势”。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工农城乡关系的改善,三农内部发展分化态势明显。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科技引领对于农业结构调整的凸显,城乡之间、三次产业之间加速融合,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但传统种养业、加工服务业利润偏低,受土地、劳动力等成本制约明显,乡村产业之间分化加剧,优胜劣汰、结构性调整更加明显。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庄建设加快,示范村、精品村、风景线层出不穷、争相斗艳,但还有一些村落发展滞后、甚至萎缩消亡,村庄之间分化加剧,整体空间布局更加优化。在现代农民培育过程中,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导向,呈现出乡村人口规模减少、农业人口减量和乡村老年人口增加、乡村外来人口增加的“两减两增”态势,农村居民之间分化加剧,流进流出、阶层性重构更加明显。

  紧盯“三个新要求”。第一,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的深入落实,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速构建。第二,共同富裕的全面推进,既要在现有城乡制度加速并轨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城乡全方位、系统性融合,加快消除城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差距;也要及时洞察新的城乡差距,如数字化差距、发展机遇差距、资源资产增值差距等。第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将会涌现更多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方面的突破性举措,形成一批城乡融合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紧扣四化同步,优化新目标新要求

  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要紧盯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总目标,以建立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方向,推动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城乡生态保护一体化、城乡同步实现现代化,着力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在推进过程中,重点强化三项驱动。

  强化改革突破驱动。坚持集成改革和单项突破并进,以“三位一体”农合联改革为重点,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大国小农国情。以农村“三块地”改革为重点,推动城乡要素流动,打通关键堵点、取得标志突破,基本构建制度体系。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抢抓“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发展机遇,引导和吸引优质要素流向乡村。抢抓数字化改革机遇,加快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数字化变革。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聚力主攻现代农业生物、绿色智慧高效生产、农产品质量与生命健康。实施三农新基建,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

  强化绿色发展驱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巩固绿色生产方式转型成果,推进农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深化“三大革命”,倡导生态伦理,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健全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培育发展区域性主导产业,形成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坚持系统集成,协同落实系列新举措

  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

  健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机制。协同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和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由外出就业向安居乐业转变。完善“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体系,资金、土地等要素向人口集聚地倾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实现产权交易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扩大宅基地“三权分置”试点,探索开展有期限的使用权出让租赁试点,分批推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畅通城市优质要素资源“上山下乡”通道,增强乡村人才、智力、要素支撑。

  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建管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扩容提标,基本实现自然村通等级公路和有条件行政村通双车道、乡村稳定可靠供电和快递网点服务全覆盖,推动城市天然气配气管网向乡镇和城郊村、中心村延伸。大力开展农村5G网络、冷链物流和自动化仓库物流、智能化产销市场、智慧农业等新基建,打通农产品进城和商贸品下乡高速通路。强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政府投入和主导责任,加快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机制。

  健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实施清单化推进、标准化建设、制度化落实,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质量趋同。支持在有条件地区,先行开展12年免费基础教育、农村养老保险提标等试点。

  健全开放包容的合作体系。依托大湾区、大花园等建设,打通区域间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市场链,促进乡村之间开展更紧密合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跳出乡村发展乡村,积极开展更为广泛的对外合作交流。

  (作者系浙江省委党校中青一班三支部学员)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