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发力端稳百姓“肉盘子”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陶琎 字号:【

  2018年,国内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直接的冲击。坚持疫病防控与恢复生产两手抓、应对当前与谋划长远两手硬,是全力推进生猪稳产保供的重要任务。

  当前生猪生产供应面临的形势

  受非洲猪瘟疫情及生猪产业周期性波动等影响,2018年年底以来,全国生猪生产量明显下降,截至2019年年末,国内生猪养殖加工外调大省的生猪存栏、出栏同比下降三四成。2020年全国生猪生产持续恢复,超出预期,但截至2021年春节仍未达到正常水平,主要面临以下形势。

  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不容乐观。非洲猪瘟病毒在我国污染面较大,随着恢复生猪生产进程不断推进,市场上对种猪和仔猪的交易、调运越发频繁,同时违法行为隐蔽性强、手法升级,很难全面禁止,导致非洲猪瘟疫情偶有发生,甚至出现扩散和蔓延。

  生猪恢复生产基础整体较为薄弱。从主观上看,全国各地生猪养殖户和销售商的场地条件有限,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管理能力参差不齐;从客观上看,地方有关职能部门往往缺乏专业人员,且条件保障不充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猪生产的恢复进度。

  影响恢复的因素仍然存在。一方面,地方用地往往比较紧张,大规模养殖短期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场地,无法达到快速生产状态;另一方面,生猪价格波动频繁,群众消费能力下降,而养殖成本在逐期增高,生产者与经营者对预期收益充满了担忧。

  恢复生产进度不一。一般而言,国内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生猪调出大省,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推进生猪生产的进度整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能够如期完成,但也有个别地区受多种因素影响进度较慢。

  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结构需不断调整优化。现代生猪养殖产业缺乏完善的工作体系,各个区域内的新态势、新模式、新形势未能紧密融合,无法实现一体化发展。同时,中小规模养殖户发展滞后,还需大型养殖户加大带动力度。

  恢复生猪生产供应的主要任务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的关键时期,生猪稳产保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根基。努力克服非洲猪瘟影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不断强化五方面工作,改善五方面现状,切实推动生猪生产恢复常年水平。

  强化非洲猪瘟疫情防控,推动改善“不敢养”的现状。积极联合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养殖主体三方建立非洲猪瘟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强化职责分工;赋予地方、企业、第三方机构更多检测权限,切实提高整体检测能力;落实好屠宰环节非洲猪瘟自检和官方兽医派驻两项重要举措,对不符合条件的生猪屠宰企业要及时关停;加强调运经办人和运输车辆的管理,省际间调运考虑增设检查站和专用通道等。通过以上措施,达到进一步稳定疫情、促进养殖主体重建信心的目的。

  强化技术指导宣贯,推动改善“不会养”的现状。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定点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大型养殖户的辐射作用,加强技术指导,加大非洲猪瘟防控技术指南和标准规范的宣贯力度、实用技术方案的推广力度,实现科学规范养殖;加强对生产、屠宰、交易、外调等信息的监测,及时分析预测,稳定生产预期,推动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强化政策激励帮扶,推动改善“无力养”的现状。养殖区域方面,需不断调整优化禁养区,对大型养殖项目可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对小规模养殖可实行备案制;养殖设施用地方面,可适当简化用地审批手续,不受耕地占补平衡的约束,减免土地复垦费;养殖成本方面,要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和各有关方面的投资支持,从根本上提高养殖能力。

  强化产销有效对接,推动改善“不畅养”的现状。生产上,聚焦增加生产供应,积极引导大型养殖和屠宰企业及时出栏,加大库存投放,保证市场需求;销售上,聚焦打造高端品牌,充分发挥技术平台和融资平台的优势,推动构建全产业链运行模式,提高竞争力;对接上,聚焦区域优先供应,鼓励各地市在各自区域内实现产销一体化发展,打通生产和销售之间的堵点,缩短产销周期。

  强化长效机制建设,推动改善“不续养”的现状。按照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积极构建并完善现代养殖、疫病防控、屠宰加工、市场流通、监管服务等五大体系,同步推进相关管理制度改革发展,精简工作机构、优化人员队伍、提高工作实效,在筑牢动物防疫屏障、夯实应急储备保障、创建非洲猪瘟无疫区等工作的基础上,实现生猪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做好恢复生猪生产的“后半篇文章”

  目前来看,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进,生猪产能逐渐恢复,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产品供应相对充足,为后期稳产保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一步,应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压实各方责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示范带动,加快提升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和疫病防控能力,推动转型升级,尽早实现“恢复正常”的目标。

  细化目标任务。把生猪稳产保供任务目标细化分解,纳入地方党委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考核体系中。研究制定奖惩办法,统筹资金,对工作力度大、恢复发展快的进行表彰奖励,对措施乏力、进展滞后的进行提醒约谈。对各省市生猪生产与非洲猪瘟防控进行督导检查,有关情况可予以通报。

  推动政策见效。加强监督检查,全力推进各项帮扶政策落地见效。强化恢复生猪生产的用地保障,加快审批进度,加大协调力度。鼓励各地充分调动金融机构的现有资源,积极落实贷款贴息政策,大胆探索扩大抵押贷款试点,大力推广好的经验模式。

  加强疫病防控。在强化养殖场户网格化监管的基础上,要把疫病常态化防控措施做实做细,并紧盯养殖调运、屠宰、无害化处理等环节,严厉查处生猪运输车辆和收购贩运管理中的非法调运行为,严格落实重大动物疫病排查抽检,严肃对待屠宰企业监督抽检和非洲猪瘟自检工作。

  创建示范引领。通过加快引进优良品种、不断优化高端设备、积极推广成熟技术等,在大型龙头企业、规模猪场中创建一批样板企业,并探索运用“企业+”、入股管理、租赁经营等方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中小养殖场户恢复生产,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实现转型升级。深化国务院《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和有关要求,加强保鲜仓储和配送站点的建设,加大线上销售和冷链配送的力度,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大数据分析,切实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监督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养、销一体化发展。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