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贵州贵阳市观山湖区金阳街道金元社区调研报告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毛德智 高小军 周向阳 字号:【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中心腹地的金元社区成立于2013年。成立之初,社区存在党员队伍老龄化、组织观念弱化等问题,面临流动人口多、矛盾纠纷多等挑战,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很低,获得感不强。面对治理中的这些难点、痛点,金元社区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用“支部+志愿服务队+党员”搭建党建网,“1个中心+3大节点”搭建民生网,“人眼+天眼”搭建平安网,形成“三网融合”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持续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元社区考察调研时指出,要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把城乡社区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好,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笔者近期赴金元社区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三网融合”的经验做法。

  “三网融合”的主要做法

  用“党建网”夯实为民基础。金元社区党总支现有在册党员86人、流动党员159人,按片区设立2个党支部、6个网格党小组,构建“社区党总支+片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志愿服务队”四级党建工作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党员积分管理机制,开展“每月小排位,年终大评比”活动,有效提升社区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是擦亮支部堡垒本色。金元社区党总支以“党群和融、治理和美、邻里和睦、爱心和暖、治安和顺”为主题,打造“金元社区居委会党群服务站”,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人民调解室、党员之家等功能室,让党群服务站成为感知群众安危冷暖,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的战斗堡垒。

  二是打造志愿服务队伍。金元社区党总支组建红满园宣讲队、小棉袄志愿服务队、手拉手法律咨询队、红袖标巡逻队、天行健太极拳队等8支志愿服务队,队长由党员担任,让党员志愿服务覆盖到居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是发挥党员旗帜作用。金元社区党总支树立“把业务能手、管理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业务能手、管理骨干”的工作思路,探索通过群众自荐、党员联名推荐、群团组织推荐,召开党员大会集体讨论的“三推一选”工作法,将思想素质高、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高、工作实绩高、群众评价高的“五高”优秀分子作为培养对象。金元社区党总支还建立党员个人“积分制管理”制度,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积极鼓励党员作表率、当先锋、走前列。

  用“民生网”搭建便民体系。金元社区的“民生网”由一个中心、三大节点,即居委会和社区网格员、物业楼管员、业委会楼栋长组成。在网格化管理下,金元社区聚焦民生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

  一是居委会负责总调度。社区居委会开设3个服务窗口,提供党务、政务、物业等3大类31个服务项目,负责把现场以及三大节点收集的居民需求进行落实。

  二是多途径对接民生需求。金元社区共有9名社区网格员、10多名物业楼管员,88个楼房单元均设有一名业委会楼栋长。三大节点工作者互为补充,成立“居民议事会”、召开“一家亲促膝会”,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广泛收集居民群众意见建议。

  三是广泛开展实践活动。天行健太极拳队、凤舞金元舞蹈队、翰墨书香老年书画队、西江月民乐队等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针对青少年设有亲子活动、一米菜园等,“公益四点半课堂”帮助解决学生放学后无人托管问题。“解铃工作室”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心理关怀,“爱心共享角”为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人员提供12项服务。目前,金元社区每天活动人数都在200人以上。

  用“平安网”拓展安民渠道。金元社区积极发挥社区居民作用,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雪亮工程”的“天眼”,巡逻队、网格员的“人眼”,织密“平安网”,建立群防群治的防控体系,为居民提供安全、放心的生活环境。

  一是推动智慧治理。小区重要位置都安装摄像头,每栋楼安装智能门禁,居民可通过110随时微信视频报警。发挥网格化数据案件处置QQ群和市“筑城微治”等信息联动平台作用,形成社情民意随时、随地、随发,社区党总支、居委会速收、速办、速反馈的“三随三速”高效工作模式。

  二是构建群防群治模式。吸纳辖区各方力量,组建“平安志愿服务队”。组建义务巡逻队,共同开展“星级平安居住小区”“零发案小区”“安全楼院”等创建活动。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驻地单位主动上报流动人口用工信息,共同开展“邻里守望”等活动。

  三是广泛提供法律服务。通过建立一个法治广场、开设一个法律图书角、建设一支专兼职人员相结合的义务宣传队、每月组织一次法治课的“四个一”工作模式,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和法律宣传服务。20余名党员法律志愿者加入了“顺顺吧调解站”,成功协调了商业街停车难、步行街路面维修等问题。

  “三网融合”的成效

  金元社区“党建、民生、平安”三个网络是党建引领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三网融合”,社区内各主体共享共建共治,有效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金元社区先后被评为贵阳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区”“五星级居委会”“五星级平安居住小区”。

  为民方面,社区工作者存在感增强,党员敢于亮身份,居民信任感满满。在“金元社区居委会党群服务站”党务窗口,我们看到政治宣传、文明创建示范、公益事业推动、困难群众帮扶、社区稳定维护、综合服务6大方面的“党员报道志愿服务岗位目录”,细分出25种岗位。党员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助力社区建设。

  便民方面,居委会党员和工作人员服务能力、服务意识强。金元社区通过居民现场反映、社情民意征求会、入户收集、老党员座谈会等方式,主动收集居民群众反映的小区路面破损、乱停乱放、绿化破坏、环境卫生差等大大小小问题500余件,均一一进行了处理和回复。

  安民方面,近三年来小区刑事案发率为零,社区矛盾及时化解,居民氛围和谐。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社区干部职工和党员志愿者走遍每户家庭,全力当好居民的“守门人”,筑起了情暖意暖的社区防线。

  “三网融合”的经验

  金元社区“三网融合”的治理方式,充分体现了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要求,是社区治理有效的生动实践。归结起来,其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

  建强基层党组织。社区工作千头万绪,抓好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关键。金元社区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构建“社区党总支+片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志愿服务队”四级党建工作网,进一步严密组织体系,将“主动聆听、主动对接、主动服务”贯穿到社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积极探索党员积分管理机制,始终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凝聚社区治理的强大正能量。

  聚焦为民服务。当前,人们对居住、安全等公共服务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金元社区以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围绕居民服务需求,通过“文化活动中心”“公益四点半课堂”“解铃工作室”等个性化服务,实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居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

  下沉治理重心。社区是党和政府直接联系、直接服务居民群众的平台,要把更多的资源、服务下沉到社区,将适合社区代办或承接的工作事项交给社区,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金元社区整合资源,统筹建设社区党群服务站,提供党务、政务、物业服务等综合服务项目,提高社区治理的效能。

  发挥多元主体作用。通过“三网融合”,金元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治理网络,以党建带群建,构建社会组织协同机制和人民群众参与机制。社区与驻区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以及社会组织、个体工商户共同组建“一家亲共治委员会”,充分发挥8支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治理共同体,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加强数字化治理。社区治理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新治理方式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社区”治理模式,加快互联网与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金元社区发挥网格化管理、大数据信息化平台作用,实现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事、办成事。

  “三网融合”对乡村治理的启示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可因地制宜学习吸收金元社区的治理经验,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坚持党对乡村治理的领导。发扬党管农村的传统优势,激活党在乡村治理的“末梢神经”。不断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强化战斗堡垒作用,构建覆盖面广、层级合理、密切联系群众的党建网络。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村党组织对农村各类组织的领导。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党员冲锋在前的进取精神,在关系群众利益的事务上,主动承担责任,发挥“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作用。创新党员管理和监督的方式,推广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加大对优秀党员的表彰和宣传,形成比拼赶超、创优争先的氛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在解决群众的民生问题上落细落小,把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抓手。重点关注农民群众需求变化,畅通社情民意,动态了解群众所急所需,探索建立农民群众需求清单调查登记制度。积极应对群众需求的多元化、分层化的趋势,及时填补农村基层服务的空白领域,开展村级代办代理服务,打造反应迅速、高效优质的便民服务圈,提高治理精确度和治理效率。

  坚持共建共治共享。扎实落实群众路线,把党对乡村治理的工作要求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树立村民为共同家园作贡献的导向。探索多种方式,加强与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的联动,引导农村基层社会不同治理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发挥党员带动群众参加志愿服务的作用,通过党员担任志愿服务队长、村民小组长、网格员等具体工作,加强与群众联系沟通。通过组织召开“村民议事会”等,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同解决乡村治理的难点问题。弘扬现代法律精神,强化公民法治意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学法、懂法、守法、尊法,倡导在法律框架下处理基层社会矛盾纠纷。

  坚持发扬传统优秀文化。弘扬崇德向善、邻里友爱、团结互助等传统美德,培育淳朴民风,以“情”促邻里,以“帮”促邻里,以“享”促邻里,为乡风注入正能量。定期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增强农民群众的互联互动关系和凝聚力,激发农民群众心系村集体、热心村内公益事务活动、关爱邻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广泛组织开展选树评比活动,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用典型事迹引领农民群众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正确舆论导向,用道德力量规劝和约束农民群众不良习俗。

  坚持创新治理方式。推进各类资源向乡村基层下沉,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夯实推进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探索购买服务等方式,拓展服务农民群众的功能,丰富服务内容,改进服务质量,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加强党员引领、群众参与的网格员工作队伍建设,提高网格化管理水平,织密乡村安全网。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科技对乡村治理的支撑作用,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治理系统,提高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