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集体经济,助力脱贫攻坚——山西忻州整市试点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裴峰 字号:【

  忻州市位于山西中北部,现辖191个乡镇(办事处)、4886个行政村,总人口316.7万,行政村数量占全省的17.4%,是山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大的主战场。作为山西唯一横跨燕山-太行山、吕梁山两个集中连片贫困区的贫困大市,11个国定贫困县中有3个深度贫困县;2222个贫困村中有797个深度贫困村;47.5万贫困人口中有5.6万深度贫困人口,是山西省脱贫攻坚最大的主战场。

  面对市情实际,忻州市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和巩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列为全市深化改革的“一号工程”,以200人以下贫困村实施整村搬迁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和集体资产治理体系,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制度支撑。2018年被列入中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以来,4886个村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等规定动作全部完成,成立村(组)集体经济组织4880个(股份经济合作社4823个、经济合作社57个),797个深度贫困村完成整村搬迁并成立了集体经济组织,村(组)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初步走出一条贫困地区整村搬迁与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相融合的新路子。

  创新思路,稳步推进改革

  “如何改”,忻州市结合实际,创造性实施了“4438”工作思路,即强化四个意识、打好“四个一”组合拳、完善三个体系、扭住八个环节,高位推动、扎实推进。

  强化四个意识。一是强化交账交卷意识。把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列为全市2019年一号改革工程和“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高位部署推动。市县乡村层层压实责任,筑牢交账交卷意识,形成了强大的攻坚合力。二是强化试点意识。立足实际,坚持先行一步,积极探索改革路径,努力为全国铺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走出试点、趟出路子。三是强化整市推进意识。坚持相关工作服务于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理念,树牢全市一盘棋思想,形成了上下联动、干群一心、团结协作的良好局面。四是强化时效意识。严格对照中央精神和省里部署,科学制定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逐项对标、逐月推动、逐条落实。

  打好“四个一”组合拳。一是坚持“一把手”主抓。严格落实四级书记抓试点的领导责任制度,市县乡村均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高位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坚持“一盘棋”统筹。坚持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与整村搬迁改革结合起来,与农村集体经济“破零”行动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充分发挥改革带动效应。三是坚持“一竿子”到户。通过印制相关文件,把改革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召开专题培训会议,使各级干部都能成为推动改革工作的行家里手,确保中央和省的政策在基层贯彻不跑偏、不走样。四是守住“一条底线”。严守“农村改革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一底线,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群众主体、农民自愿,严格标准、程序公开,确保改革经得住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完善三个体系。一是政策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忻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忻州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办法》《忻州市农村集体经济股权管理办法》三个试行办法,配套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为推进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二是工作体系。忻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领导组建立了市县乡村由下而上的信息报送和问题汇集机制,对各级各部门工作进度实行每月通报,及时掌握改革进展,营造对标赶超氛围。同时,市、县两级均建立了领导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及时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梳理细化工作任务、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研究制定推进措施。三是责任体系。市县乡逐级压实责任,层层推动落实。同时,严格实行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责任制度,力量下沉、重心下移,坚持在一线发现、解决问题。

  扭住八个环节。一是把好政策宣传关,做到政策氛围“浓”。充分利用媒体和信息简报等渠道广泛宣传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让农民深刻了解改革的初衷,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二是把好清产核资关,做到集体家底“清”。重点是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全面搞清这些资产的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的情况,做到账证相符、账实相符。及时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台账制度。保证资金的规范管理,资产的保值增值,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把好成员身份确认关,做到成员身份“准”。按照“以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以村规民约为参照、以民主决策兜底”的办法,统筹考虑户籍关系、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履行村民义务等因素,合理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四是把好资产量化关,做到量化确权“实”。将农村集体资产以股份的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让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受益者。五是把好张榜公式关,做到工作程序“严”。该公开的公开,该公示的公示,该签字的签字,一个环节不能少,一个程序不能缺。六是把好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确定关,选出的经营、监督人员“强”。七是把好登记关,做到赋码发证“快”。八是把好流转交易关,做到交易市场“活”。建立县、乡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及时、规范搞好交易服务。

  先行先试,破解改革难题

  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及股权设置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头戏。忻州市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有效破解了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及股权设置等方面的四大难题。

  破解整村搬迁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难题。整村搬迁中,大多数村要撤村销号,搬到异地去。根据现行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二轮承包期到2027年左右,到期后土地还要延包30年,而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求赋码登记,必须与所在地行政区划相统一。为了既符合国家政策,又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原集体资源性资产具有所有权的要求,对整村搬迁后如何建立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确立了三类模式:第一类为“小组式”,即多个村搬到另外一个村,按原村分别成立村民小组,以小组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各组资源性资产分别对应原各村资源性资产;第二类为“合并式”,即多个村搬迁合并为一个移民新村,以移民新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原资源性资产共同所有;第三类为“分散式”,对搬迁到其他地方的少数群众,遵照村民意愿,根据土地承包关系、户籍关系等,确认其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合理确定之后,一些难点问题迎刃而解。

  破解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构成的难题。通过总结部分县市的试点经验,归纳出重点把握三个关键点。第一是综合多种因素统筹界定。重点聚焦拥有本村户籍,参加第一轮或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正常婚姻、嫁娶、生育情况,合法收养,政府组织移民,本村在读大中专学生和现役士兵等因素,寻求农民群众公认的“最大公约数”。第二是坚持民主协商讨论决定。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重大事项由农民群众民主讨论决定,通过户籍调查、人员核对、公示确认等程序进行成员资格确认。第三是注重保护弱势群众利益。在改革中注重保护妇女等弱势群体的权益。一些从偏远地区嫁入本村,但户籍没有转入的妇女,经群众民主协商给予集体成员资格。在此基础上,出台了《忻州市村联合社、乡镇联合总社集体经济组织选举工作的指导意见》。

  破解股权管理的难题。股权管理可分为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两种模式。静态管理是股权量化到成员后,不随人口的变动而调整;动态管理是量化到成员的股权,经过一定时期后,可以随人口的变动而调整。经过探索实践,广大群众普遍认为实行静态管理比较好。所以,目前忻州市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暂时实行静态管理模式。

  破解经营性资产较少或为零的集体经济组织股份量化的难题。产权改革就是为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集体有收益可分配、成员按份额比例分配。经过实践探索,出台了《忻州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资源性资产折股量化的指导意见》。对于边远农村缺乏集体经营性资产且有条件的地方,对集体所有且能产生经营效益的资源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全体成员。股权设置以成员股为主,是否设置集体股及集体股占总股本的比例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或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并在集体经济组织章程中明确集体股的设立及用途。成员股中以设置人口股为主,是否设置其他股及其比例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讨论决定。

  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

  在“怎样发展”上,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对村集体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索出三种模式。

  盘活集体资源型。整村搬迁村集体经济组织以集体土地、林地等资源性资产经营权和房屋、建筑物、基础设施等连同建设用地的经营性资产使用权,通过出租、入股等方式,获得资产收益。岢岚县大涧乡3个整村搬迁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种植黄芪3053.46亩、柴胡302.51亩等中药材,每年每亩分红200元,受益人口132户310人。岢岚县神堂坪乡大营盘村整村搬迁的5个自然村将土地全部流转给海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发展旅游,流转总面积6264亩,每亩每年收益50元,惠及159户364人。

  股份合作型。整村搬迁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用资源性资产经营权、集体积累资金、政府帮扶资金等,通过入股或参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和其他经济组织,或共同出资成立新主体,开展股份合作。河曲县田巨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借助驻地企业带动发展的契机,通过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耕地林地、建设用地、荒山荒坡等“三块地”资源,形成多途径壮大集体经济、带动社员致富的格局。一是将村集体林地资源流转给合作社。将152.6亩浅山丘陵区特色经济林统一流转给乾龙马玉米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下套种红葱,股份经济合作社获得流转金1.5万元,社员人均收益263元;二是将村集体荒地资源流转给企业或合作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20亩荒山荒坡流转给双角平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肉羊300只、土鸡1万只,每年获取流转金5000元,户均受益161元,人均收益81元。三是“社社联合”模式。股份经济合作社与驻地企业签订农产品供应协议,委托双角平养殖专业合作社和乾龙马玉米专业合作社采取“社社联合”模式,为上榆泉煤矿提供部分农产品,两个专业合作社成员预期每人每年至少收益7000元。

  开发现代农业型。整村搬迁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农户委托统一组织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可依法收取适量管理费用。集体经济组织将受托家庭承包地、未承包地等通过以出租、入股等方式进行流转。一是鼓励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创办领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统一投资改造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依靠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品牌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大力打造区域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靠近城郊的整村搬迁村,可依据地理优势,重点建设蔬菜、瓜果、花卉等特色种养基地;山区周边的整村搬迁村可利用野生资源,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林、杂粮杂豆绿色产业;条件允许的整村搬迁村,可开发风能、光伏产业,拓宽集体经济收入渠道。二是鼓励利用闲置资产与企业合作兴办加工企业和服务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等经营项目。三是鼓励具有民俗文化、田园风光和自然景观资源的整村搬迁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办创办乡村旅游经济实体,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拓展农林多种功能,开发农家乐、采摘园等乡村旅游项目,或引进社会资本开发乡村旅游业。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拓展配套业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偏关县高家上石会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本村果树种植大户通过“村集体+农户+公司”模式,成立果树种植有限公司,搭建采摘园,开办农家乐,形成水果销售、田园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特色乡村;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商务对接专员负责招商引资,并积极对接乡村金融服务机构吸引资本市场资金,更好地发展壮大集体产业,带动全体社员发家致富。2018年村集体收益25万元左右。

  (作者系山西忻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