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具的大变迁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苏小敏 字号:【

  2018年中秋节,我回到了家乡——位于鲁北平原的一个小村庄。正值金秋农忙时节,放眼望去,硕果累累,一片片玉米田收获已过半,到处是瓜果飘香五谷丰登的景象。

  作为在小麦玉米主产区鲁北农村土生土长的我,对这样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田野依然生机勃勃美不胜收;陌生的是,在这“三秋”农忙时节,田里竟再也见不到儿时记忆里人欢马叫、男女老少齐上阵的热闹景象,取而代之的只有两台联合收割机在田里不紧不慢地工作着。收割机就像魔术师,所到之处,玉米秆瞬间被铲倒粉碎,并均匀地撒到田里,而一个个金灿灿的玉米棒被飞快地收集起来,顺势被倒入旁边随行的农用三轮车。由于经常有粮食经纪人在地头收购,村民们除了留下一部分自用,其余都在地头卖掉,只拿着一沓人民币回家。这便捷流畅的秋收作业颠覆了我的认知!

  本家的二叔79岁了,我去的时候他正在院子里打磨一把生锈的锄头。看我进来说:“现今收棒子这么快,我知道这锄头也用不着了,但看它生锈也怪心疼的。”我理解老人家干了一辈子农活对农具的感情。

  说起农具,老人家打开了话匣子,对于新中国成立前农民的生产收获方式仍然记忆犹新:“那时候哪有什么机械,都是‘半截木头半截铁’,种那么几亩地,就算整天‘长’在地里,一家人还是吃不饱。”“靠天吃饭”,好的年景一亩地也只有一百多斤,但收麦子费的力气和工夫却不少。二叔说:“那时候家里五亩多地,开春和秋后翻地都是父亲一人用铁锨完成。地翻完了,鞋也磨坏了三双。”最难的还是收麦子,从准备阶段的碾场一直到收割、运输、打场、扬场、晒干装囤,全靠人力完成。收割时全家齐上阵,用镰刀割甚至直接用手拔,大人还好些,手上的老茧让他们不觉得疼,但小孩子每到这时候手上总要磨出几个血泡。打场也是个力气活,人要拉着200多斤的碌碡来回碾压,才能把麦糠分离出去。“人扛牛拉,农民的日子那叫一个苦。”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机研发,我们村的牲口多起来了,干活轻省了不少。到六十年代后期,村里陆续添置了抽水机、脱粒机,人们更轻松了,粮食产量也提高了。1975年,我们村购买了第一台东方红牌拖拉机。当时崭新的拖拉机闪着红光,系着大红绸,村里男女老少像过节一样兴高采烈,都来看新鲜,感觉就像是买了个宝贝回来,恨不得把它“供起来”。

  改革开放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我们村也实行了大包干,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了牛,不仅节省了人力,而且还增加了肥料。后来人们合伙或单独购买小型播种机、收割机、脱粒机等,从耕种到收获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人力得到了空前解放,更多人把目光投向了外出打工及做生意,收入也随之成倍增加。

  进入21世纪,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村的农机又来了一次“革命”。几年来,村里先后有四户人家享受国家补贴购买了大型联合收割机,成立了“农机合作社”,麦收秋收时就在本村及周边村庄进行收割作业,自己赚钱的同时也方便了村民。用二叔的话就是:“现在收庄稼都不用出家门,一个电话和开收割机的师傅约好了,咱在家等着收粮食就行。共产党就是好啊,现在咱庄稼人有福,赶上了好时代。”

  从简陋的农具,到先进的农机;从全家种地还吃不饱,到一人种地全家吃饭尚有大批余粮。农机具的变迁,正是乡亲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见证。现在村里的田地平时大都由大爷大妈照料,或流转给他人,青壮年在附近各工厂上班或自己做生意,大都开上了小汽车,住进了小楼房。

  傍晚,微风送爽花香阵阵,村里健身广场上的音乐声又如期响了起来,“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明天又是好日子,赶上了盛世咱享太平……”是啊,时代不断变迁,科技不断进步,以后咱们庄稼人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