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安徽凤台县杨村镇作为淮河岸边的一个农业乡镇,如何抓好粮食生产,如何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外出务工大乡,所有耕地“零抛荒”。凤台县杨村镇俗称淮南市的“西伯利亚”,与阜阳、亳州两市交界,有“鸡鸣狗叫听三市”之说。全镇15个村、3.6万人、5万余亩耕地,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全镇青壮劳力陆续背起行囊,远赴他乡,加入了外出务工“大军”。杨树镇既没有区域优势,也没有交通优势,更失去劳力优势,然而多年来,土地不但没有抛荒一分一厘,而且粮食生产一年一个台阶,耕地“零抛荒”,并且成了粮食生产先进乡镇。
1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2个,市级示范社11个,省级家庭农场2个。镇党委书记陈锐说:“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粮食问题,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作为农业乡镇就是要把粮食生产落到实处。”
一任接着一任干,黄土地里有钱赚。制定规划,全程服务,让没劳力的家庭也能种粮食。杨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边远小镇,因为狠抓粮食生产,特别是土地全程化服务的创新做法,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肯定。
土地全程托管,种粮人有了“田保姆”。今年55岁的孙贵芹是杨村镇孙庄村的一名农村妇女,几年来,她流转本村村民的60亩土地,走上了致富路。“这几十亩地光靠俺一个人种肯定不行,多亏了镇里的‘田保姆’。”指着远方正在麦田里进行小麦赤霉病防治的统防统治队员,孙贵芹一脸的喜悦。
孙贵芹说的“田保姆”,指的是杨村镇土地托管中心。早在2010年,杨村镇以店集村为试点,将村民手中现有的拖拉机、旋耕机、开沟机、收割机等10多种机械有效地整合起来,并有针对性地添置新的机械,成立沿淝糯米专业合作社,主推农业机械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率先推行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采取“农户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服务自选”的原则,根据当地一稻一麦的种植模式,由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从种到管、从技术服务到物资供应,“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保姆式”服务,同时成立粮油工贸公司,专门负责对农民生产出来的粮食进行加工和销售,有效解决了村民种地难、收入低的问题。
店集村村民吴明辉算了一笔账,承包土地通过托管,1亩水田每年可以从合作社得到1000元,1亩旱田可以得到500元收入。如果自己耕种,辛辛苦苦一年,只能多挣个两三百块钱。这样一来,村里的农民基本上都愿意加入托管,自己在外打工也能够安心。
一些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也回到家乡,研究如何规模种粮。短短几年时间,店集村就涌现出了50多个种粮大户和3个种植类微型家庭农场。务工返乡人员、家庭农场主米万明说:“我现在在家创办家庭农场,比外出打工要好得多,村里很支持,收入也不少,老人孩子也都能得到照顾。”
搞加工创品牌,农民走向大市场。2018年6月,“中国糯米粉行业十大品牌评选”揭晓,由杨村镇种植的糯稻生产加工的“徐桥”牌糯米粉,以其洁白细腻、口感滑润、味蕴性粘等特点,名列十大品牌榜首。
杨村镇的糯米品质好是因为杨村人在种植上下了真功夫。过去,因为缺劳力、图省事,大面积推广旱直播,产出的糯稻不仅产量低,质量和价格也上不去。而杨村镇创推的“十二统一”种植模式,控制用水量,减少化肥、农药,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基本得到资源化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收获时间统一,实现了高质量、高增收的“双高”目标。
既要保证粮食安全,又要保证农民赚到钱,多年来,杨村镇一门心思主打小麦、糯米的高质量,力求土地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糯稻成为五粮液、古井等酿酒企业的首选原料,糯米常年供应给五芳斋、娃哈哈等企业。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委宣传部)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