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把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传统、要求、政策等细化成具体规定,并以党内法规形式确定下来,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提供了基本遵循。宁德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地”之一,不仅肩负着摆脱贫困的历史重任,还承载着“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嘱托。因此,近年来,我们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认真落实《条例》精神,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推动全市“三农”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提升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贯彻落实《条例》,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政治意识、政治自觉、政治担当的直接检验。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着重做到“三个贯通”:一是与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三农”工作实践贯通起来。宁德是习总书记早期开展“三农”工作的重要“实践地”之一。在宁德工作期间,总书记就针对闽东山海资源丰富但又积贫积弱的客观实际,以摆脱贫困为主线,提出了“闽东主要靠农业吃饭,我们穷在‘农’上,也只能富在‘农’上”“发展大农业是闽东坚定不渝的方向,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所在”等重要论述,引领30年宁德农村环境面貌、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群众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还实现了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脱贫。我们坚持把传承弘扬习总书记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与贯彻《条例》精神结合起来,通过学习《习近平在宁德》、组织“理论轻骑兵”到农村进田间开展宣讲等,引导全市上下从理论源头和实践起点上,深刻领会把握总书记当年在宁德的系列探索实践,确保宁德新时代“三农”工作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坚定前行。二是与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贯通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就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也是贯穿《条例》的鲜明主线。我们坚持把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作为学习贯彻《条例》精神的根本指引,自觉用我们党的理论创新重要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奋力推动宁德“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与总书记对福建、对宁德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贯通起来。习总书记对福建、对宁德“三农”工作高度重视、牵挂于心。2014年回闽视察时,就提出“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要求;在2015年1月对宁德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批示、2016年2月与福鼎赤溪村干部群众视频连线之后,2019年8月又专门给下党乡亲们回信,勉励我们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也正因如此,在贯彻《条例》精神、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上,我们始终带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用心用情感悟领会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自觉从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奋力谱写新时代宁德“三农”工作的新篇章。
聚焦产业支撑,增强乡村发展活力
《条例》将“加强党对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导”摆在主要任务的首要位置,并强调“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些都充分彰显了农业的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作为地方党委,贯彻《条例》要求,重点是落实好优先发展战略,切实把农业放到区域产业体系中进行统筹谋划,作为“三农”工作的“头号工程”进行部署安排,着力打造富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一是找准“特色”。习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强调“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就是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发展路子。近年来,我们在稳定粮播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基础上,立足各县(市、区)资源和产业基础,重点抓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畜牧业、渔业、林竹花卉和乡村旅游“8+1”特色产业,构建起了“一县一业”的农业特色产业格局。各县(市、区)也有针对性地培育几个特色产业,如福安重点抓葡萄、水蜜桃等水果产业,福鼎重点抓白茶产业,古田重点抓食用菌产业等。二是做足“优势”。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后,关键是理清发展思路,落实扶持措施,切实把优势做优、特色做特。具体到宁德,我们重点就是抓“五化”:规模化,就是引导生产要素向“8+1”特色产业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标准化,就是围绕各个细分产业,积极推广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确保农产品产出全环节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就是着力打造一批叫得响、过得硬、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特色品牌;信息化,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产品生产管理、经营销售、市场流通和用户消费全过程;企业化,就是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小农户发展,实现“建一企牵万户”。2019年,八大特色产业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93.5%,到2022年全市可培育形成4个超200亿、3个超百亿、2个近百亿的全产业链,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突破2000亿元。三是深化“融合”。特色产业形成一定规模效应后,应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条框束缚,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推动“大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对此,我们也作了些探索实践:如积极探索“文创+旅游”“摄影+旅游”“康养+旅游”等模式,涌现出霞浦东壁、屏南龙潭、周宁陈峭等一批典型。又如借助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网络平台,帮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一季度全市网络电商农产品销售同比增长12%。特别是近期以来,各地党政领导通过直播带货,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代言,有效拓宽了农产品市场销售渠道。2019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680元、增长9.5%。
突出生态宜居,积极建设美好家园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和美好期盼,也是我们抓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应有之义。《条例》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强调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我们建设新农村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当然,各地情况不同,不可能“依葫芦画瓢”,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重点是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真正让农村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一是夯实美的“底子”。宁德山川秀美,自然景观好,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相对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现象也十分突出。去年,习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期间,还提起当年寿宁“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的交通状况。近年来,我们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着力弥合城乡之间差距。三年来,全市建成农村公路里程1005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基本完成了农村电网低压网格综合服务全覆盖、农村安全饮用水全覆盖,以及乡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和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现如今,就连下党乡也实现了“天堑变通途、旧貌换新颜”。二是擦亮美的“底色”。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由来已久,这一问题不根治,美丽乡村就无从谈起。近年来,我们通过实施“一革命四行动”,全面完成104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2137个行政村户厕改造和污水处理,覆盖全市76.9%农民群众,今年年底可实现全覆盖。去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现场会在宁德召开。同时,还实现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培育打造了柏洋、上金贝等一批国家和省级美丽乡村试点示范村。特别是针对传统养殖给沿海乡村带来的系列环境问题,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进行综合整治,今年上半年可全面升级改造成新型环保塑胶养殖设施,实现养殖效益、生态景观“双提升”,整治经验成为全国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三是提升美的“底蕴”。“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总书记曾把闽东的锦绣河山和灿烂文化形象地概括为“闽东之光”,并倡导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传承与发展并举,加大对文化遗产、文化古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大力宣传畲族文化、红色文化、廊桥文化、信俗文化,真正保护了乡村风貌、传承了乡村文脉、留住了乡村记忆。
强化底线思维,确保“一个都不能少”
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都要落实“全面”二字。《条例》围绕这一总目标,就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推动新时代“三农”工作,提出了“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推动这些任务落实,要注重“抓两头带中间”,既突出试点先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盆景”变成“全景”;又聚焦最困难的地方、最薄弱的环节、最艰巨的任务,补齐短板弱项,真正做到 “一个都不能少”。就当前宁德而言,我们重点聚焦“三大领域”:一是脱贫不稳定对象。“摆脱贫困”是习总书记写在闽东大地上的四个大字。这些年,我们认真落实精准方略,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础上,精准开展“一户一增收”行动,帮助贫困户选好最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并做到“缺什么帮什么”。缺资金,就落实信贷支持;缺技术,就加强技能培训、安排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缺市场,就帮助打通销售渠道;同时全力解决义务教育、看病就医、住房安全等问题。目前,全市现行标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面脱贫,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已全部“摘帽”。眼下,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临近,我们正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对象,重点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持续下足“绣花”功夫,确保如期实现这一目标。二是产业薄弱乡村。缺少产业支撑的农村,发展很难有后劲、有潜力。从我们去年排查的306个产业薄弱村来看,这些村立地条件都比较差、基础设施也相对薄弱、人才技术更是缺乏,如果没有帮一把、扶一下,是难以靠自身发展起来的。对此,我们严格落实产业薄弱村市县领导挂钩、科技特派员派驻全覆盖,并创新推行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从市、县选派第一批226名临近退休并且有乡村情怀、丰富经验的领导干部,脱产回原籍或工作生活过的村,点对点、常态化帮扶发展。如福安穆云畲族乡科后村原本是个产业空白村,通过帮扶目前已开荒300多亩土地,发展茶叶、水果等经济作物,年收益可达500多万元。三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社会问题。习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就强调“要注意增强乡村两级集体经济实力”。前几年调查摸底发现,全市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仅25.8%,5万元以下的却达63.1%。对此,我们通过实施“进五争十”三年行动,已全面消除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10万元以上的占比55.6%。今年,我们还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闽东时代乡村经济发展基金项目,主要投向锂电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项目,并将每年不低于出资额10%比例的收益,作为900多个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力求所有村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都达10万元以上。
坚持党的领导,汇聚强大工作合力
抓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条例》对如何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责任等都作了明确规定,特别还制定了详细的保障措施和考核监督办法,关键是抓执行、抓落实。一是党委“管起来”。《条例》明确市级党委要“做好上下衔接、域内协调、督促检查工作,发挥好以市带县作用”。按着这一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把“三农”工作扛在肩上,专门召开市委全会,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出台“一决定五方案”,对统筹推进“五个振兴”进行全面部署,并充分发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各项任务落细落实。同时,深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率先在全省试行市对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定期编发《闽东乡村振兴》内情通报,并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纳入干部一线跟踪考察范畴,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在此基础上,市领导全员挂村包户,结合每月“四下基层”活动,采取“基层出题、领导答题”方式,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破解难题,带动全市广大干部重心下移,积极投身“三农”工作主战场。二是组织“强起来”。“支部强不强,还看领头羊”。这几年,着眼建强班子,我们全面实施党建“领航聚力”工程,开展基层党组织“全面体检”,抓好“达标创星、晋位升级”,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等工作,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着眼选好带头人,我们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住乡联村干部,并通过提高村“两委”报酬、畅通村干部进入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通道等,引导更多致富带头人和大学生进入村“两委”班子。三是群众“干起来”。农民群众是“三农”工作的主体,只有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激活内生动力。这方面,我们以创建国家普惠金融试验区为契机,复制推广“两权”抵押贷款、“民富中心”及农村金融改革等经验做法,加大对高素质农民培训,为各类群体返乡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同时,鼓励农户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与企业、合作社建立紧密对接,让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增值收益。如依托福鼎白茶企业,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指导农民按照公司统一标准生产,并签订保护价收购茶叶合同,实现了茶农稳定增收,极大提升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