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二者是我国“三农”工作在不同阶段的总抓手,对于实现我们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兰考在全国第一批实现“率先脱贫”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把《条例》作为重要遵循,坚持以乡村振兴引领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助推乡村振兴,“三农”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条主线统揽全局
《条例》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县一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现阶段必须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做好持续帮扶工作,循序渐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定脱贫后应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全局。一是在思想认识上统揽。实践证明,脱贫攻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农”领域制度设计最精准、工作抓手最完善、考核机制最严格、社会认同度最高的一项历史工程。必须坚定不移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动摇,牢固树立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就是为乡村振兴开好头起好步的思想共识,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提高脱贫质量,有效减少返贫和防止新致贫,确保“不落一户、不掉一人”全面脱贫。二是在组织力量上统揽。统揽全局要体现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上。强化“书记县长负总责,四大班子齐上阵”的工作机制,完善帮扶组织架构,加强行业扶贫部门和乡镇专职扶贫力量,进一步明晰行业部门、乡镇(街道)和村级职责,确保组织力量不但不减,而且更强。三是在发展实践上统揽。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调研时指出县域治理“要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县域治理“三起来”是指导县一级科学发展和有效治理的根本遵循和方法论。做好巩固脱贫“后半篇文章”,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强链补链增强产业带动能力,以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城乡面貌大改观提振群众信心和精气神。
两个重点夯实基础
总书记强调,农民增收是全面小康的基本要求。提高贫困群众收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奔小康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是发展产业和充分就业。一是选准做优带贫产业。兰考针对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构建了“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兄弟干中间,普惠金融惠全链”的产业带贫模式,重点发展兰考蜜瓜、优质红薯、民族乐器等特色扶贫产业,使建档立卡户有两项以上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二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兰考搭建5种就业模式,覆盖所有有就业能力、就业条件、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为解除外出务工贫困群众的后顾之忧,开展“每月一次饺子宴(为留守老人过生日)、为留守儿童辅导学习、协调机械帮助夏秋两季有偿收割”三项服务,提高贫困群众满意度。
三个落实稳定脱贫
总书记强调,贫困县摘帽后,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条例》强调“集中精力做好脱贫攻坚、防贫减贫工作”。兰考在具体工作中,一是分层明责促责任落实。在实践中,兰考县明确科级以上干部侧重重点帮扶,责任组、工作队、村“两委”成员侧重日常帮扶,双管齐下,确保帮扶到位。二是对标整改促政策落实。针对有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有的拔高标准的问题,要结合中央巡视整改和年度考核反馈意见,举一反三,对标整改,在严格落实中央、省级扶贫政策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县级政策,重点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三是建章立制促工作落实。兰考县把“支部连支部”活动作为推动脱贫攻坚以及基层基础工作的组织架构和总抓手,持续开展“支部连支部、干部联到户”、领导干部“百日驻村”活动,集中攻坚解决问题,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建成县级贫困监测系统,对贫困人口、脱贫人口、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管理,筑牢防返贫和新致贫防线。
四个强化提升本领
乡村振兴是一个全新课题,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照搬,在脱贫攻坚战中暴露出的本领不足问题必须补齐提升。
一是强化基层基础,提升政治领导本领。《条例》强调“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几年来,兰考县在提升基层组织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完善乡村两级治理机制,围绕聚焦主责主业,完善乡镇(街道)运行架构,党政正职牵头抓总,副书记主抓脱贫攻坚,其他班子成员各司其职、术业专攻;坚持抓基层、抓支部,以“支部连支部”为组织架构,开展“5+N”主题党日、“农村党员看兰考”等系列活动,结对党支部互助共建、共同发展;建立争先创优机制,“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好干部”,脱贫攻坚、基层党建、乡风文明、美丽村庄“四面红旗村”,扶贫工作标兵,“以劳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等激发干群内生动力。
二是强化人才培育,提升学习本领。《条例》强调“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基本要求,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实现人才振兴,引进人才重要,培养人才更重要,要普遍提升学习本领,吸引培育各类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兰考在加强乡土人才培育和吸引外出人才返乡创业的同时,在全国率先筹建了“兰考三农学院”,开发实用课程,探索开展“一懂两爱”干部培训和新时代职业农民专项培训,创建兰考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品牌。
三是强化谋划规划,提升科学发展本领。《条例》强调“发挥乡村规划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导向作用”。农业农村工作点多面广,系统谋划思考不够、科学制定规划不足是制约最后攻坚和乡村振兴的突出短板,造成重复投资、质量缺失甚至浪费,财富形不成有效积累。要严格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脱贫目标走、目标跟着扶持对象走”的原则,重点实施产业扶贫、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等项目,解决短板问题;要科学制定规划,强化“多规合一”理念,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开展精品示范村规划设计和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有效指导实施;要严格执行规划,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强化规划落实。
四是强化要素激活,提升改革创新本领。《条例》强调“发挥改革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推动作用”。要按照总书记“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的要求,用改革的思维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创新的举措应对遇到的新问题,整合各类要素,为最后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支撑。要提升资产运营能力,调整资产结构,盘活存量,分类管理,做好市场化经营;盘活农村资源要素,积极推进农村耕地改革、乡村建设用地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增强金融服务能力,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乡村发展的金融产品,支持涉农银行、保险机构在乡镇(街道)设立网点,完善村级金融服务站功能。
五个衔接深入推进
《条例》强调“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兰考在工作实践中,着眼脱贫之后的持续发展问题,对照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方针,进一步提质扩面、做实做细,在五个方面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是从培育特色产业向产业兴旺推进。脱贫攻坚中的产业扶贫,解决的是没有产业、没有收益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扶贫模式相对单一、产业链短、附加值较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重心则在产业强不强,应着眼于优化一产,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实践中,兰考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本地优势,招大引强、延链强链,引进了恒大、正大、光大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了品牌家居制造、绿色畜牧、循环经济三个特色产业体系,城乡统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同时,健全农业社会化、电子商务进农村、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围绕“三品一标”打造名优品牌,培育一批本地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强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从基础设施提升向生态宜居推进。脱贫攻坚中,重点是在贫困村修路搭桥、通电架网,解决的是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问题。乡村振兴中的生态宜居则要以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为重点,健全农村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在实践中,兰考持续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户貌整治,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计划,稳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既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又转变农民陈旧的思想观念,群众的环境和卫生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三是从激发内生动力向乡风文明推进。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在精神层面的直观表现,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推进脱贫致富与文化小康的衔接,以乡风文明诠释乡村振兴,以新乡贤文化推动乡村文明跃升,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推进、一体建设。为加快乡风文明建设,兰考探索开展了“四级文明创建活动”,以“兰考文明户”评选为载体,促进群众两个文明齐头并进,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争做文明人、争当文明户,推动形成乡村文明新风尚。
四是从依靠各级帮扶向治理有效推进。在整个治理体系中,乡村是最基本的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乡村治理有效了,社会治理就有了坚实基础,这也是乡村振兴要实现治理有效的实质意义所在。在实践中,兰考围绕“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一中心四平台”县乡治理体系,深化“一约四会”推进村民自治,实施“一警一堂一中心”建设法治乡村,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五是从“两不愁三保障”向生活富裕推进。脱贫攻坚解决的是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生活富裕是要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两者都是群众综合满意度指标体现。兰考通过产业、就业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农村学校“改薄”工程,新招聘的教师全部安排到乡村,新建改建乡镇敬老院让老人养老有了好去处,对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改造,让农村群众的生活质量有效提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们取得了人类减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要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新发展理念,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向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阔步前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