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两周左右,千万学子又迎来一年一度的高考。
就在这个当口,日前曝出“农家女被顶替上大学”一事,山东省冠县高三学生陈春秀2004年高考后被人冒名顶替上了大学;更有甚者,媒体披露,近两年内山东省内高校排查出242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身份入学。
还有媒体报道,17年前被人顶替上大学的王娜娜经过三年专科学习,从洛阳理工学院毕业,已经37岁的她超过了河南教师编制考试的年龄条件,索赔13元至今未开庭。
……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些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关注,始作俑者遭到了公众挞伐。相关部门也启动了调查追责。
还有多少类似事件,我们不得而知。每次此类事件被揭出,都是对社会教育公平正义的一次伤害,都是对我们付出艰苦努力而构建起神圣高考的一次信用透支,都会深深刺痛人们的良知良心。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倡导对各类人平等看待、施以教育。后世也得以在此基础上建构起社会阶层流动的通道,并成为平民子弟改写人生命运的最好途径。如今,国家更是将教育公平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努力保障每个人平等接受教育,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高考——以前是,现在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仍是——绝大多数人改变人生道路、实现自我价值极其重要的一座“桥”。尤其对我们农家子弟来说,这座“桥”具有唯一性。
高考神圣。因为高考,成千上万农家子弟有了靠自己努力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机会;也因为高考,我们国家得以人才涌现,才能在短短几十年实现跨越式发展。冒名顶替者、招生舞弊者,诸如此类,严重侵犯其他考生的合法权益,更触碰了高考制度“公平”底线。高考尊严不容侵犯,教育的公平底线需要我们去捍卫。
高考公平又是教育公平的关键。这些事件的曝光,使得确保教育公平、高考公平又一次成了社会热点。这些事再次让我们警醒: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确保高考公平,还有很多事要做。
这些事件暴露出我们在相关制度方面的一些漏洞,尽管是旧事,但不代表不值得、不需要重视。在网络查分、电子学籍已经普及的当下,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操作,可能不再像很多年前那么容易,但不排除还有一些漏洞存在。我们应有针对性地堵塞漏洞,强化各项制度的刚性运行,彻底补上涉及教育公平的制度“缺口”;我们应加强诚信建设,让讲诚信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我们应加强惩治力度,让那些冒名顶替者付出高昂代价,让那些可能的违规操作被消灭在萌芽中;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对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人追责,深挖背后利用权力造假、腐败链条,该查必查,该罚必罚,给公众一个彻彻底底的交代!
教育公平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守护好高考这座“桥”,补齐农村教育短板,就是攥住农家子弟拥有出彩人生的唯一机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