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在哪里,我们的团队就到哪里”——中国农科院黑龙江桦川科技扶贫采访记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琦琪 字号:【

  中国农科院通过推广“田间课堂”,让科研创新团队发挥所长,推动农业科研和农村扶贫事业的不断发展,将更多成果播撒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八月的一个清晨,种植大户孙晓江开着三轮车,赶到新峰科技示范基地。“听说今天‘田间课堂’来的都是北京的大专家,我正好有几个下肥的问题想请教一下。”而示范基地此时已经开课,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研究员董志强正站在地头,和农民交流夏季追肥的几个注意事项。

  孙晓江说的“田间课堂”,是中国农科院创新科技扶贫的重要载体。桦川县,一个位于黑龙江三江平原的国家级贫困县,通过与中国农科院的战略合作,把“田间课堂”这个技术培训的新模式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家门口,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农民尝到了甜头。如今,“桦川模式”已在全国多个贫困县实施,中国农科院正在全力开展面上推动,助力脱贫事业。

  没有想到,“包办婚姻”也能如此恩爱

  张卫建是作科所作物耕作与生态创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也是团队的党支部书记。曾经,他一心低头做事、不善言辞,做实验、写论文就是工作的全部。2019年4月,一纸通知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他所在的支部被中国农科院党组安排,与桦川县双兴村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合共建。这是个贫困村,联什么,怎么建,“扶贫好似一头牛,怎样牵着往前走”?那时的他一头雾水。

  他结对的双兴村87%的耕地种植水稻。真正来到双兴村的田埂上,跟着村党支部书记杨玉森兜了一大圈,村里人的态度“不冷不热”。看完稻田,他凭着多年学术研究经验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土质良好、水肥充足,水稻产量不高的原因,出在田间管理上。他还发现,农户依然是施肥老三样、收割看天气,这怎么能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他决定,牢牢抓住水稻种植这个“牛鼻子”,用支部共建这根“绳”,一步步帮助农民提高科学种田水平,提升水稻品质。他带领团队一头扎进村里,研究出改变施肥种类、肥料定位深施、延迟三天收获的办法,第一年水稻产量就提高了14.7%,生产成本不但没有上涨,反而因为减少施肥量而下降了。种植大户李玉成眼见张卫建的水稻种得好,他放下心里的嘀咕,成了张卫建的忠实“粉丝”。在张卫建的指导下,他种的水稻比别家的产量更高、卖相更好,“一亩地能多挣个千把块钱”。

  从此,张卫建去村里的趟数更多了,同村支书杨玉森以及农民兄弟们打交道的过程中,他自己很受感动,和农民说话也多了,性格也比原先开朗了不少,一有空就想往村里跑。即便是新冠肺炎还很严重的今年4月,他还戴着护目镜、口罩,穿着防护服,乘飞机赶到双兴村指导水稻育秧。

  2019年以来,中国农科院创新建立科技帮扶“3+N”模式,由一个院领导、一个院直属机关、一个研究所,加上多个科研创新团队组成。吴孔明院士是中国农科院的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也是本次支部共建的“院领导”。据他介绍,目前帮扶桦川的“N”涉及中国农科院8个研究所和黑龙江省4个地方科研单位,共有14支专家团队形成技术推广的“联合舰队”,通过支部共建团结农民,集中火力对一个村进行整体帮扶。“通过共建,我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生产一线获得大量数据,撰写了4篇高水平文章,实现团队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有机融合,技术服务也更加接地气了。”张卫建说。

  “没有想到,‘包办婚姻’也能如此恩爱!”个头不高的杨玉森搂着张卫建的肩膀,脸上笑开了花。

  面对农民,不能“饺子装在茶壶里”

  在桦川,玉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旱田作物。李少昆是作科所作物栽培与生理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玉米栽培研究。从2019年起,他带着团队奔赴桦川县新胜村,搞起了栽培技术推广。

  品种老化、肥料配比欠佳、种植密度偏低……这么多的问题让他感到很棘手。正当他带着团队想要一展所学时,却遇到了一个不曾想到的难题:农民对他们的要求并不买账,各敲各的锣,谁也说服不了谁。“他们认为几十年就是这么种的,通过密植能增产,父辈们早就干了。而我们的培训内容也是饺子盛在茶壶里,有嘴倒不出。”怎么办?

  “技术管不管用,农民说了算。”李少昆决定将推广培训由教室搬到田间,将科学种植的过程和结果做给农民看。这片从新胜村流转来的示范基地就是李少昆的试验田,在这里他带领团队设计了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不同肥量的10组地块,并将种植过程中产生的详细数据及时通过村委会展示公布。一年下来,李少昆的玉米栽培技术试验结果,让新胜村种植大户打心眼里服了。

  “没文化,真不行。”村民王大江参观完基地后深有感慨。王大江种了1500多亩黏玉米,虽然产品在市场上很抢手,但单产却一直上不去。李少昆带领团队去王大江的玉米地里现场问诊,他开出的方子是:种植密度不够,品种也需要更新。王大江听了专家的话,将种植密度提高了30%,又试种了新品种,当年产量就提高了近一半。“不谦虚地说,我家的玉米地现在是全县最好的。”

  “只要能给农民带来更多收益,这样的技术就能不推自广。”李少昆的示范基地逐渐在桦川成为玉米种植“网红地”,最多一次来培训的农民坐满了两辆大巴车。在桦川,中国农科院建立的示范基地已有万亩之多,两年来,先后试验新品种60多个,推广绿色生产技术20多项,实现作物平均增产10%~15%,节本增效大约5000万元,通过示范基地组织农民培训40多次,累计2万多人参加。这些示范基地是品种筛选、栽培关键技术的试验田,更是“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重要场所。

  去年5月,桦川县正式宣布脱贫摘帽。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季明说:“中国农科院开展科技帮扶两年来,我县农业科技水平显著提升。这支‘不走的科技队伍’对我们这个产粮大县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田间课堂,是农民科学种田的“练兵场”

  李少昆说,在一次培训的地头上,农民自发拉起了“中国农科院玉米种植示范田间课堂”的横幅。“田间课堂”这个品牌,是农民用口碑竖起来的。以王大江为代表的种植大户,不仅自己学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更是将自家的田地变成了示范田,让乡亲们在这里感受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练就科学种田的本领。李少昆不在的时候,他就主动解答农民的问题,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形成了“专家带大户,大户带农民”的示范效应。

  寒冷的气候,温暖的人心。从农民对技术“不知道”“不需要”,到成为科技人员的“铁杆粉丝”,再到自发成为技术推广员,形成农业科技推广的指数效应。中国农科院在桦川开展帮扶两年来,已经形成了以田间大课堂为代表的科技扶贫“桦川模式”。

  展望未来的帮扶计划,除了品种筛选和种植技术指导外,农科院将继续发挥优势,有针对性地助力桦川农产品走出桦川,走向全国:让“桦川大米”“星火大米”在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亮相,推动参与“稻香节”品牌推介;农产品加工所大力开展水稻深加工技术研究,在延伸粮食产业链上积极作为;面对食用豇豆市场不景气的现状,众多专家奔走在科普宣传一线……

  今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中国农科院建院63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科技扶贫史。众多科研人员前赴后继,奔向农业现代化建设主战场,行走在阡陌水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表示,下一步,农科院将加快推广“田间课堂”,让每个科研创新团队发挥所长,推动农业科技研究和农村扶贫事业的不断发展,将更多成果播撒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